《2020屆高三物理一輪復習 第五章 第2講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課時作業(yè)(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屆高三物理一輪復習 第五章 第2講 動能定理及其應用課時作業(yè)(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動能定理及其應用
一、單項選擇題
1.A、B兩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別在相同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通過相同的位移l.若A的質(zhì)量大于B的質(zhì)量,則在這一過程中( )
A.A獲得動能較大
B.B獲得動能較大
C.A、B獲得動能一樣大
D.無法比較A、B獲得動能大小
解析:由動能定理可知恒力F做功W=Fl=mv2-0,因為F、l相同,所以A、B獲得的動能一樣大,C正確.
答案:C
2.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互成60°角的大小相等的兩個水平恒力作用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物體獲得的速度為v,在力的方向上獲得的速度分別為v1、v2,如圖所示,那么在這段時間內(nèi),其中
2、一個力做的功為( )
A.mv2 B.mv2
C.mv2 D.mv2
解析:在合力F的方向上,由動能定理得W=Fl=mv2,某個分力做的功為W1=F1lcos 30°=lcos 30°=Fl=mv2,B正確.
答案:B
3.用水平力F拉一物體,使物體在水平地面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1時刻撤去拉力F,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t2時刻停止,其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且α>β.若拉力F做的功為W1,在0~t1時間內(nèi)拉力F的平均功率為P1;0~t2時間內(nèi)物體克服摩擦阻力Ff做的功為W2,克服摩擦力的平均功率為P2,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W1>
3、W2,F(xiàn)=2Ff
B.W1=W2,F(xiàn)>2Ff
C.P12Ff
D.P1=P2,F(xiàn)=2Ff
解析:對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可得W1-W2=0,解得W1=W2.由圖象可知,勻加速過程加速度大小a1大于勻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2,即>,F(xiàn)>2Ff,選項A、D錯誤,B正確;由于摩擦阻力作用時間大于水平力F作用時間,所以P1>P2,選項C錯誤.
答案:B
4.(2018·高考江蘇卷)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一只小球,小球運動一段時間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氣阻力,該過程中小球的動能Ek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是( )
解析:本題考查動能的概念和Ek-t圖象,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小
4、球做豎直上拋運動時,速度v=v0-gt,根據(jù)動能Ek=mv2得Ek=m(v0-gt)2,故圖象A正確.
答案:A
5.如圖所示,光滑斜面的頂端固定一彈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沖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設小球在斜面最低點A的速度為v,壓縮彈簧至C點時彈簧最短,C點距地面高度為h,則小球從A到C的過程中彈簧彈力做功是( )
A.mgh-mv2 B.mv2-mgh
C.-mgh D.-(mgh+mv2)
解析:小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重力和彈簧的彈力對小球做負功,由于支持力與位移始終垂直,則支持力對小球不做功,由動能定理,可得WG+WF=0-mv2,重力做的功為WG=-mgh,
5、則彈簧的彈力對小球做的功為WF=mgh-mv2,所以正確選項為A.
答案:A
二、多項選擇題
6.如圖,一固定容器的內(nèi)壁是半徑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徑的一端有一質(zhì)量為m的質(zhì)點P.它沿容器內(nèi)壁由靜止下滑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設質(zhì)點P在最低點時,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為a,容器對它的支持力大小為N,則( )
A.a(chǎn)= B.a(chǎn)=
C.N= D.N=
解析:質(zhì)點P下滑到最低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mgR-W=mv2,則速度v=,最低點的向心加速度a==,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在最低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N-mg=ma,N=,選項C正確,選項
6、D錯誤.
答案:AC
7.(2019·遼寧五校聯(lián)考)在某一粗糙的水平面上,一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運動一段時間后,拉力逐漸減小,且當拉力減小到零時,物體剛好停止運動,圖中給出了拉力隨位移變化的關系圖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據(jù)以上信息能精確得出或估算得出的物理量有( )
A.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B.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C.物體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
D.物體運動的時間
解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F與滑動摩擦力Ff相等,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35,A正確;減速過程由動能定理得WF+Wf=0-mv2
7、,根據(jù)Fs圖象中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可以估算力F做的功WF,而Wf=-μmgs,由此可求得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及物體做勻速運動時的速度v,B、C正確;因為物體做變加速運動,所以運動時間無法求出,D錯誤.
答案:ABC
8.如圖所示為某中學科技小組制作的利用太陽能驅(qū)動小車的裝置.當太陽光照射到小車上方的光電板時,光電板中產(chǎn)生的電流經(jīng)電動機作用帶動小車前進.若質(zhì)量為m的小車在平直的水泥路上從靜止開始沿直線加速行駛,經(jīng)過時間t前進的距離為x,且速度達到最大值vm.設這一過程中電動機的功率恒為P,小車所受阻力恒為Ff,那么這段時間內(nèi)( )
A.小車做勻加速運動
B.小車受到的牽引力逐
8、漸減小
C.小車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為Pt
D.小車受到的牽引力做的功為Ffx+mvm2
解析:小車在運動方向上受牽引力F和阻力Ff,因為v增大,P不變,由P=Fv,F(xiàn)-Ff=ma,得出F逐漸減小,a也逐漸減小,當v=vm時,a=0,故A錯誤,B正確;合外力做的功W外=Pt-Ffx,由動能定理得Pt-Ffx=mvm2,則牽引力做的功WF=Pt=Ffx+mvm2,故C錯誤,D正確.
答案:BD
[能力題組]
一、選擇題
9.(2019·湖北名校聯(lián)考)如圖所示,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滑塊從高H=12 m處的A點由靜止沿光滑的軌道AB滑下,進入半徑為r=4 m的豎直圓環(huán),圓環(huán)內(nèi)軌道與滑塊
9、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處處相同,當滑塊到達圓環(huán)頂點C時,滑塊對軌道的壓力恰好為零,滑塊繼續(xù)沿CFB滑下,進入光滑軌道BD,且到達高度為h的D點時速度為零,則h的值可能為(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 )
A.8 m B.9 m
C.10 m D.11 m
解析:滑塊到達圓環(huán)頂點C時對軌道壓力為零,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m,得速度vC=,設滑塊在BEC段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W1,由動能定理得mg(H-2r)-W1=mvC2,則W1=mg(H-2r)-mvC2=mg(H-r),滑塊在CFB段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滿足0
10、vC2,代入得8 m
11、段牽引力增大,所以汽車在BC段的加速度逐漸增大
C.由題給條件不能求出汽車在BC段前進的距離
D.由題所給條件可以求出汽車在8 m/s時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P=Ffv1=2 000×10 W=2×104 W,選項A錯誤;由題圖(b)可知汽車在BC段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選項B錯誤;根據(jù)P=Ff′v2可求解汽車在BC段上所受的阻力大小,根據(jù)動能定理Pt-Ff′xBC=mv22-mv12,可求解汽車在BC段前進的距離,選項C錯誤;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a==,可以求出汽車在8 m/s時加速度的大小,選項D正確.
答案:D
11.(多選)如圖所示為一滑草場.某條滑道由上下兩段高
12、均為h,與水平面傾角分別為45°和37°的滑道組成,滑草車與草地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質(zhì)量為m的載人滑草車從坡頂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經(jīng)過上、下兩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靜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計滑草車在兩段滑道交接處的能量損失,sin 37°=0.6,cos 37°=0.8).則( )
A.動摩擦因數(shù)μ=
B.載人滑草車最大速度為
C.載人滑草車克服摩擦力做功為mgh
D.載人滑草車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g
解析:對滑草車從坡頂由靜止滑下,到底端靜止的全過程,得mg·2h-μmgcos 45°·-μmgcos 37°·=0,解得μ=,選項A正確;對經(jīng)過上段滑道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13、,mgh-μmgcos 45°·=mv2,解得v=,選項B正確;載人滑草車克服摩擦力做功為2mgh,選項C錯誤;載人滑草車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為a==-g,選項D錯誤.
答案:AB
二、非選擇題
12.(2017·高考全國卷Ⅱ)為提高冰球運動員的加速能力,教練員在冰面上與起跑線相距s0和s1(s1
14、運動,冰球到達擋板時的速度為v1.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冰球與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滿足訓練要求的運動員的最小加速度.
解析:(1)設冰球的質(zhì)量為m,冰球與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由動能定理得
-μmgs0=mv12-mv02①
解得μ=②
(2)冰球到達擋板時,滿足訓練要求的運動員中,剛好到達小旗處的運動員的加速度最?。O這種情況下,冰球和運動員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和a2,所用的時間為t.由運動學公式得v02-v12=2a1s0③
v0-v1=a1t④
s1=a2t2⑤
聯(lián)立③④⑤式得
a2=⑥
答案:(1) (2)
13.(2019·黑龍江牡
15、丹江一中模擬)如圖,半徑為R的光滑半圓形軌道ABC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且與水平軌道CD相切于C 點,D端有一被鎖定的輕質(zhì)壓縮彈簧,彈簧左端連接在固定的擋板上,彈簧右端Q到C點的距離為2R.質(zhì)量為m的滑塊(視為質(zhì)點)從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滑下,剛好能運動到Q點,并能觸發(fā)彈簧解除鎖定,然后滑塊被彈回,且剛好能通過圓軌道的最高點A.已知∠POC=60°,求:
(1)滑塊第一次滑至圓形軌道最低點C時所受軌道支持力;
(2)滑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3)彈簧被鎖定時具有的彈性勢能.
解析:(1)設滑塊第一次滑至C點時的速度為vC,圓軌道C點對滑塊的支持力為FN
P→C過程:mgR(1-cos 60°)=mvC2
C點:FN-mg=m
解得FN=2mg,方向豎直向上.
(2)對P→C→Q過程:mgR(1-cos 60°)-μmg·2R=0
解得μ=0.25.
(3)A點:mg=m
Q→C→A過程:Ep=mvA2+mg·2R+μmg·2R
解得彈性勢能Ep=3mgR.
答案:(1)2mg,方向豎直向上 (2)0.25 (3)3mgR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