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黃金押題 專題05 古代詩詞鑒賞(含解析)
《2019年高考語文黃金押題 專題05 古代詩詞鑒賞(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語文黃金押題 專題05 古代詩詞鑒賞(含解析)(4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專題05 古代詩詞鑒賞 【高考考綱】 1.詩歌取材范圍主要以唐宋作品為主,主要是為了突出唐宋詩歌的“霸主”地位,而宋代詩歌備受高考命題者的青睞。因此在備考中全面涉獵各朝代的各題材詩歌作品的同時,仍要加大對唐宋詩歌備考的力度。 2.對形象、思想情感、表達技巧的考查是詩歌鑒賞命題的重點,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會涉及,因此在依據考綱考點備考的過程中,要側重對這幾個考點的備考。 3.分題材對詩歌鑒賞進行備考,明確各題材的主題內容和情感方向,規(guī)范各考點答題思路和答題模式。 【真題感悟】 例1、 (2017·高考全國卷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送子由使契丹 蘇軾
2、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偾褰夯蕦m。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 【名師點睛】 步驟1,理形象,明特點 “那因遠適更沾巾”,面對“遠適”,作者“那因……更沾巾”,即不“沾巾”,由此可以看出詩人的曠達之情。 步驟2
3、,找手法,細賞析 “云海相望”運用夸張手法,強調兄弟天各一方,“遠適”是指蘇轍將遠赴契丹。 步驟3,聯情感,深探究 作者這樣寫,意在表達對兄弟的擔憂以及詩人曠達的性格。 【答案】表現了詩人曠達的性格。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
4、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 【名師點睛】鑒賞詩歌的形象和情感 詩歌創(chuàng)作的目的在于抒情,而詩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詩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現出來的。因此,鑒賞古詩詞,首先必須把握古詩詞的形象。所謂形象是主觀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結晶,是浸潤著作者濃郁主觀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三大類。 一、巧審題 常考 題型 設問方式 審題方向 人物 形象 (1)這首詩(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加以分析。 (2)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試加以概括。 (1)題干中有“形象”“性格”字樣,包含詩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性格)。 (2)概括或分析的人物形象
5、特點或性格特點。 事物 形象 (1)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事物形象?(某聯描寫了某物的什么特點?)有何作用? (2)這首詩中描寫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1)分析詩歌的事物形象一般出現在托物言志類詩歌中,題目中一般含有“××”事物。 (2)詩歌或正面或側面有對事物具體刻畫的語句。 景物 形象 (1)這首詩第二聯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象? (3)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1)題干中有“畫面”“景象”“意境”等字樣; (2)題干中有兩問時,第一個問題是關于“畫面”的,第二個問題是關于“情感”的。 二、
6、準解答 (一)鑒賞形象“三步驟” 步驟1:理形象,明特點 結合注釋和作者,弄清詩詞中具體形象的表面意義并分析形象自身的特點,如果有象征意義則闡釋其象征意義,如是人物形象就要體會其性格特點及其所傳達出的氣質品格。 步驟2:找手法,細賞析 指出作者塑造詩歌形象所使用的手法并進行具體賞析。塑造形象常用的手法有烘托渲染、對比襯托、細節(jié)刻畫等。 步驟3:聯情感,深探究 從詩歌“景”“情”“理”的角度進行深度探究,體會形象中詩人所寄托的思想情感和哲理內涵。 (二)形象題常考四大角度解題提醒 分析人物 形象類 抓住人物的動作、肖像、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體悟感情,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7、 分析事物 形象類 應抓住詩中對物象及其所處環(huán)境的描述,概括物象的外在特點,挖掘其內在品格,再由物及人,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描繪圖景 畫面類 要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再現畫面。描述時,在忠于原詩的基礎上運用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描摹景物不可直譯,要把景物特點概括出來。 分析詩歌 意境類 要抓住三方面內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情感。 【變式探究】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春晚書山家屋壁 貫 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注]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
8、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xī chì):水鳥名。 本詩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 【解析】解答此題,首先描述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要抓典型意象。接著從內容、結構和情感角度答題。 【答案】景象:前三句寫池塘里蒲草森森,傳來陣陣清香,水鳥悠閑嬉戲,如家禽一樣,一點也不怕人,桑樹和柘樹到處都是,顯得翠色蔥蘢,描繪了山村晚
9、春景色秀美、物產豐富的景象。 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靜謐安恬的氛圍。②為下文描寫和諧安寧的山村生活作了鋪墊。③寄托了作者對寧靜美好、民風淳樸的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之情。 例2、 (2018·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寄和州劉使君① 張籍 別離已久猶為郡,閑向春風倒酒瓶。 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 到此詩情應更遠,醉中高詠有誰聽? 【注】?、賱⑹咕柑拼娙藙⒂礤a,時任和州刺史。詩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6分) 【滿分策略】 這道題考查詩人含蓄、復雜的思想感情,“尾聯”指明了思考的
10、方向,“什么樣”從分值來看應為三點。解答此題,要抓住分析情感“四途徑”,從整體出發(fā)來規(guī)范答案。 抓角度 巧分析,找出應答要點 從時間角度 “別離已久猶為郡”中一個“久”字,表達出作者對劉禹錫目前“猶為郡”這種境況的同情之感。 從關鍵詞 角度 尾聯中的“更”字既能看出劉禹錫“詩情”勃發(fā)的才華,也能體現出作者對他的敬佩之情。 從描述對象 角度 從詩中所寫的“劉使君”來看,把酒當春,繞道送客,常去賞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長期得不到升遷,懷才不遇,因而常常縱情于山水。從作者的角度來看,“醉中高詠有誰聽”,表達出對自己能感知對方心意的寬慰。 從意象角度 作者在頸聯選取“江氣”“山
11、光”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江邊山城秀麗的自然風光,為尾聯展現劉禹錫的才華作鋪墊。 【答案】①對劉禹錫詩歌藝術的欽佩之情;②對劉禹錫目前境況的同情之感;③對自己能感知對方心意的知音之許。 【名師點睛】鑒賞詩歌的思想情感 思想感情是詩歌的靈魂。準確把握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鑒賞古代詩歌的目的和前提。此
12、類試題的考查已經不只停留在情感的表面上、類型上,而是越來越深入到詩人情感的更深層。 一、巧審題 設問方式 審題方向 (1)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3)某一句(某一聯)表現了詩人怎樣的人生追求? (4)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 題干中有“情感”“人生情趣”“人生追求”等字樣。 二、準解答 (一)鑒賞情感“三步驟” 第一步,初斷題材知傾向 人們常把古代詩歌分成若干題材,同類題材詩歌的思想內容大致相同??蓪徸x詩歌的題目、詩中的典型意象、注釋中的典故,來確定詩歌題材,初步斷定詩歌的思想情感傾向。 第二步,再看背景定基調 知人論世
13、是了解詩歌思想情感的捷徑??醋髡?,看時代,看創(chuàng)作緣由,這些背景信息能暗示詩人的創(chuàng)作動機或詩歌的思想情感的基調。 第三步,析語句明情感 根據詩歌中的有關詩句來具體分析,進一步明確詩歌的思想情感,并用一兩個詞語準確概括。 (二)分析情感“四途徑” 【變式探究】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9分) 感 舊① 陸 游 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云氣吐虹。 十丈戰(zhàn)塵孤壯志,一簪華發(fā)醉秋風。 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 奇士久埋巴硤骨,燈前慷慨與誰同? 【注】?、僦戈懹卧诎褪窠Y識的好友獨孤策,此時已故去十年。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頷
14、聯在形式上對仗工整,體現了律詩典型的音韻之美;在內容上對比鮮明,收到了很好的表達效果。 B.頸聯中詩人寫自己在夢中回到昔年縱橫馳騁的邊塞,借夢寄情,表達了對戎馬生涯和塞外奇絕風光的深情懷念。 C.尾聯使用反問的手法,表達了內心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感知到慷慨豪邁、卓爾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詩整體風格蒼涼悲壯,這種風格的形成與全詩所表達的沉痛情感有關,也與詩人所選取的典型意象相關。 【解析】選B。頸聯沒有表達對“塞外奇絕風光”的懷念,而是表達了對當年抗金生活的回憶。 ★2.作品中的詩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 答:
15、 【解析】從詩歌中“當年”的志向和現在“一簪華發(fā)醉秋風”,可見壯志未酬;從“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可見詩人的不得志和年老遲暮之感;從“奇士久埋巴硤骨,燈前慷慨與誰同”可見對友人的懷念和自己孤獨寂寞之情。 【答案】①壯志難酬。詩人年輕時豪邁灑脫,如今仍渴望建功報國,卻無奈在“桑村麥野中”老去。②遲暮悲傷。頷聯以“一簪華發(fā)醉秋風”描寫白發(fā)蕭疏的垂垂老態(tài),寫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獨寂寞。尾聯直接抒 例2、(
16、2018·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②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江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注】 ①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jiān)察等事務。②繡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④銅鞮陌:代指襄陽。 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特色說:“龍吟虎嘯之
17、中,卻有多少和緩。”請談談你對上述評論的理解,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述。(6分) 【滿分策略】 第一步,明特色 題干要求中已經明確這首詞的語言風格為“龍吟虎嘯”“和緩”,只須通讀這首詞,弄清楚其實這正是指詞人用典的大氣與情感的細膩。 第二步,列例證 這首詞上闋“東北看驚諸葛表”,運用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有《出師表》上蜀漢后主之事;而“西南更草相如檄”則選用司馬相如作《喻巴蜀檄》,有安撫巴蜀百姓之意。兩則典故的運用,大氣磅礴。詞中的“中年多病”“兒女淚”更是感慨自身老病交加、懷才不遇,令人不勝感懷。 第三步,析效果 對于用典,作者主要表達對友人的祝愿和期許,而言說自身“中年多病”“須
18、相憶”既有對自身遭遇的傷感,同時也表達出對友人遠行的不舍之情。 【答案】“龍吟虎嘯”與“和緩”相對,分別指詞人用典的大氣與情感的細膩,詩人通過“諸葛表”和“相如檄”等典故,表達出對友人的祝愿和期許,給人以“龍吟虎嘯”之感;又通過“中年多病”“兒女淚”“須相憶”等幾句感懷自身老病交加,懷才不遇,
19、同時抒發(fā)了對友人遠行的不舍之情,為此“和緩”。 例3、(2017·高考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滿分策略】 第一步,明大意 這首詩寫出作者主持禮部考試時,見到考場中英才濟濟,考試場面寂靜、肅穆而充滿生氣,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悅。第四句緊承前句“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 整句話意思是:舉子們緊張肅穆地戰(zhàn)斗,如同銜枚
20、疾走的士兵,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 第二步,明特色,析意蘊 本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先點出其修辭手法——比喻,將考生們寫字的聲音比作春蠶嚼桑葉的聲音;再表述這樣寫的作用和表達效果,即生動地寫出考生們應考的情形,以聲音襯托考場的寂靜、莊嚴;最后,點出這樣寫所表現出的詩人的情感——看到才華橫溢的考生們內心流露出的喜悅之情。
21、 【答案】①用春蠶食葉描摹考場內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表現手法)生動貼切;(作用)②動中見靜,(表現手法)越發(fā)見出考場的莊嚴寂靜;(作用)③強化作者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作用) 【變式探究】鑒賞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 一、鑒賞詩歌的語言 從歷年的高考試題看,對詩歌語言的鑒賞包括:品味關鍵詞(煉字)、賞析詩眼、賞析關鍵句(煉句)和賞析語言風格。一、巧審題 ??? 題型 設問方式 審題方向 煉字 (1)詩中的某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 (2)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3)詩中的“詩眼”是哪一個?為什么? (
22、1)題干中有明確的“××”字(詞)字樣; (2)題干中有“詩眼”或“關鍵”字樣。 煉句 (1)分析某一詩句的含意。 (2)請簡要賞析這首詩的首句(或承上啟下句或結句)。 (3)請對這首詩的第幾聯進行賞析。 (4)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某一詩句的妙處。 句子賞析題是一種綜合性強、自由度大的題型。它可以規(guī)定賞析角度,也可以自選角度。題干一般會帶有“賞析”二字。 語言 風格 (1)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請簡要分析。 (2)請談談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3)有人說這首詩有某特點,請從語言角度分析。 題干中有“語言風格”“語言特色”“語言特點”等字樣。 二、準解答 (一)煉字題
23、答題三步驟 1.明觀點:你認為哪個字(詞)好。(直接鑒賞某字的,此步驟省略) 2.釋義明法:解釋該字(詞)的準確含義,并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若運用了手法,須點出所運用的手法。 3.說作用:點出該字(詞)在形象刻畫、意境營造和情感表達上有什么作用,產生怎樣的表達效果。 (二)煉句題答題兩步驟 1.明大意:理解詩句含意,描述詩句內容。 2.明特色,析意蘊:指明詩句在煉字、詞法、句法、章法上的特點,尤其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達效果。 (三)風格題答題三步驟 1.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概括語言特色。 2.列例證: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
24、析效果:指出這一特色在傳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 二、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巧審題 ??? 題型 設問方式 審題方向 修辭 手法 (1)這首詩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作用。 (2)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詩歌某一句的妙處。 (3)詩中某句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試簡析它的藝術效果。 (1)題干中一般有“修辭”二字; (2)題干
25、中一般有“詩句”“某句”“一句”等字眼,修辭是針對語句而言。 表達 方式 (1)某詩句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2)某詩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請加以賞析。 (3)從“情”與“景”的角度,賞析本詩(詞)是怎樣表達作者情感的。 (1)題干中有“表達方式”字樣; (2)題干中有“描寫”(描繪)“抒情”字樣。 表現 手法 (1)這首詩(詞)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 (2)試分析“×××”詩句運用的藝術手法。 (3)這首詩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詩人的情感的?請簡析。 (1)就整首詩而言,??嫉谋憩F手法是對比、反襯、象征等; (2)題干中一般有“表現手法”“表現
26、方式”等字眼。 結構 章法 (1)分析詩歌的結構方面的技巧。 (2)這首詩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分析。 (3)這首詩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試作簡要分析。 (1)題干中一般有“結構”“布局”“線索”等字樣; (2)題干中一般有“某句”“運用”“技巧”等字樣。 二、準解答 (一)修辭手法題答題三步驟 1.明技巧: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重點關注比喻、擬人、借代和夸張) 2.釋運用:結合詩句闡釋此種修辭手法在詩中是如何運用的。 3.析作用:指出運用此種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如對形象刻畫、意境營造、情感表達的作用) (二)表達方式題答題三步驟 1.明技巧:指出
27、詩歌所運用的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及特點。(重點關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視聽結合、白描等) 2.釋運用:結合詩句闡釋表達方式是如何運用的。 3.析作用:簡析該表達方式對塑造人物形象、營造意境和表達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三)表現手法題答題三步驟 1.明技巧:明確指出詩中使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重點關注對比、襯托、象征、托物言志、虛實結合) 2.釋運用:結合詩句說明詩中是如何使用這種表現手法的。 3.析作用:闡明此種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如對形象刻畫、意境營造和情感表達的作用) (四)結構章法題答題三步驟 1.明技巧:指明行文構思的技巧(鋪墊、照應、以景作結、先抑后揚、卒章顯
28、志) 2.釋運用:闡述內容的轉換,景情的關聯。 3.析作用:概述這種結構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變式探究】 【例1】 (修辭手法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霜天曉角·題采石蛾眉亭 [宋]韓元吉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注】 《宋史·孝宗本紀》載,隆興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動,醞釀向金求和。這就是作此詞的政治背景。 上闋寫景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指出其中兩種并結合詞句簡要賞析。(6分) 【滿分策略】 第一步,明技巧 這首詞
29、上闋中的“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寫絕壁陡峭、直插云霄,運用夸張手法;“天際兩蛾凝黛”運用比喻和擬人手法。 第二步,釋運用 開頭兩句,作者抬頭仰視,只覺峭壁插云,好似倚天挺立一般;低頭俯瞰,只覺懸崖千尺,直逼江渚。這開頭兩句,一仰一俯,一下一上,雄偉壯麗,極富立體感。接下來,作者騁目四望,由近及遠,又見東、西梁山(亦名天門山)似兩彎蛾眉,橫亙西南天際。 第三步,析作用 作者寫“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意在表達天地間山川的雄奇壯美之景;而寫“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則突出遠山的秀美,表達詞人內心的悲苦。
30、 【答案】①夸張,“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句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了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壯美之景;②擬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句運用擬人的手法,寫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帶恨,寄寓了詞人內心的愁苦;③比喻,“天際兩蛾凝黛”句將江天之外兩座夾江而立的遠山比作女子的蛾眉,突出了遠山的秀美。 【變式探究】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楚江懷古(其一
31、) 馬 戴[注]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注】 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書記的馬戴,因直言進諫而被貶為龍陽(今湖南漢壽)尉。 頸聯被認為是晚唐詩中的名句,除對仗外,本聯還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6分) 答: 【解析】對表現手法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虛實結
32、合”“動靜結合”“渲染”“襯托”“白描”等方面。結合題干提問角度,先答出手法,然后再結合具體內容來分析。 【答案】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皬V澤生明月”,廣闊的洞庭湖是靜的,“明月”本來也是靜的,但一個“生”字,賦予了明月以活潑的生命,寫出了其冉冉升起的動感,該句以動寫靜,表現出了洞庭湖的闊大與靜謐;“蒼山夾亂流”,“蒼山”是靜的,“亂流”是動的,該句動靜結合,寫出了青山的蒼茫,江流的喧鬧。兩句動靜結合,描繪出了一幅廣闊的楚江月夜山水圖,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黃金押題】 1.閱讀下面一首元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江邊晚望 劉秉忠① 沙白江青落照紅,滄波老樹動秋風。 天光與水渾相似,
33、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余事業(yè),一時曹孟謾英雄。 東南幾許繁華地,長在元戎指畫中②。 【注】?、賱⒈?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學家,曾隨忽必烈南征北討,這首詩歌應寫于長江邊。②元戎,指忽必烈,當時還未即位當皇帝。畫,通“劃”籌劃。 ★(1)(綜合選擇題)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首詩由晚望江景,引出對歷史和現實的評說,融寫景、議論、抒情于一體。 B.三、四兩句描寫天光、山形,由山如人面各不相同暗喻了英雄人物功業(yè)不同的感慨。 C.最后兩句寫如何攻打偏居東南的南宋,早就已經在忽必烈的準備和謀劃之中。 D.后四句,把千古公認的英雄與現實的
34、豪杰兩相對照,表達了對忽必烈的贊美之情。 (2)本詩首聯描寫景物富有特色,請賞析這一聯的精妙之處。 答: 【答案】(1)B B項,“暗喻了英雄人物功業(yè)不同的感慨”錯,三、四兩句描寫的是水天相接、山峰如人面的千般不同的山水之美。 (2)首句用“白”“青”“紅”等顏色詞,抓住景物特征,細致生動地描
35、繪了秋日傍晚景色的燦爛多姿;第二句用一動詞“動”,準確傳神地刻畫了老樹、滄波在秋風中的飄搖動蕩之態(tài),境界蒼茫雄壯。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水調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辛棄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1)(綜合選擇題)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歌上片重在寫景,在寫景中言情抒懷,前四句為情造文,描寫有我之景,情景很好地融為一體。 B
36、.詩中“鯨飲未吞?!本浠昧硕鸥Α帮嬋玳L鯨吸百川”,極度夸張,具有一種豪邁精神和陽剛之氣。 C.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華幽”三句在結構上承上啟下,緊承上片的寫景,引出后面敘事抒懷。 D.這首詞采用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行文波瀾起伏,寫景生動形象,議論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動人。 【解析】D項,采用的是欲抑先揚的手法。 【答案】D (2)詞中“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一句有怎樣的作用?請結合本詞內容進行分析。 答:
37、 【答案】①全詞的主旨句,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作者不由愁思滿懷。②全詞的基調也由前面的雄壯豪邁而變?yōu)楹蟀氩糠值陌霰瘋?。③作者憂心國事,雄心壯志,自然引出下文功業(yè)未建的感慨和無奈。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詠懷二首(其一)① 李賀 長卿②懷茂陵,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 惟留一簡書,金泥③泰山頂。 【注】?、俅嗽娛抢钯R因不得舉進士,賦閑在呂谷家中所作。②長卿,即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官場一直不得意,最終
38、棄官而去,與其妻卓文君一起閑居茂林家中。③金泥:水銀和金子攪拌用于涂封封口。此處指的是涂封封禪時用的封禪書。相如死后,他的《封禪書》被漢武帝奉為至寶。 ★(1)(綜合選擇題)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第二句寫修長的綠草從石井欄上披掛下來,靜靜地低垂著,這里遠離塵囂,雖安謐靜寂,但也蕭條荒涼。 B.頷聯寫司馬相如用琴聲向妻子卓文君傾訴心曲,望著她那在春風吹拂下微微晃動的美麗鬢影,陶然欲醉。 C.詩歌前四句描繪了司馬相如居住的茂陵的周邊環(huán)境,以及司馬相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D.頸聯寫梁王和武帝都沒有重用才氣縱橫的司馬相如,而是把他當成斷殘的草梗一樣棄置不用。
39、【解析】A項,“但也蕭條荒涼”說法錯誤,“綠草”一句勾勒出一幅形態(tài)逼真、情趣盎然的畫面。 【答案】A (2)本詩在抒發(fā)詩人的情感時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 答: 【答案】①借史抒懷。詩人借司馬相如不被重用的遭遇,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②欲抑先揚。本詩旨在抒發(fā)自己的怨憤之情,卻從
40、描寫司馬相如的閑適生活入手,前后表達的感情不同,先揚后抑。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題張氏隱居二首(其二) 杜甫 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鳣發(fā)發(fā)①,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②。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注】?、嬴@,即鳣鮪(zhān wěi),一種鯉魚。發(fā)發(fā)(bō bō),擬聲詞。②杜酒,即杜康酒。張梨,見《閑居賦》“張公大谷之梨”。 ★(1)(綜合選擇題)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池中鯉魚很多,游來游去;鹿吃著青草,呦呦鳴叫——頷聯化用詩句虛寫張氏居所景象,寓情于景。 B.“杜酒”一聯,幾乎口語體,偏又用典故來貼
41、切賓主的姓,含蓄蘊藉,又不失風趣、輕靈。 C.酒本是我們杜家的,卻要勞您來勸我;梨本是你們張府上的,自然在園中邊摘邊吃,極言主人的情重。 D.本詩雖是一首應酬之作,卻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與風趣。詩歌直說與用典雙管齊下,密合無間。 【解析】A項,頷聯化用前人詩句,實寫了張氏居所景象。 【答案】A (2)后人評鑒此詩時,認為最后一句“歸醉每無愁”應改為“歸醉每應愁”你怎么看?請簡要分析。 答:
42、 【答案】原詩句更勝一籌。①前村山路很險,詩人醉酒回家,“應愁”更符合現實,“無愁”雖非實感,卻能深刻地表現出主題——主人情重,客人致謝,賓主極歡。若改為“應”,則詩意全失。②結構上,“無愁”與首聯“邀人晚興留”遙相呼應,輕靈自然,渾然天成。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漁家傲 朱敦儒 誰轉琵琶彈側調,征塵萬里傷懷抱??蜕ⅫS昏庭院悄,燈相照,春寒燕子歸來早。 可惜韶光虛過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鶯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間何處尋芳草。 ★(1)(綜合選擇題)下列對本詞的
43、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的一、二句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敘寫了詞人聽到琵琶聲而引起的無限感慨。 B.“征塵萬里”點明了客居他鄉(xiāng)的處境,“傷懷抱”一詞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C.“客散黃昏庭院悄”寫出了客人聚會離開后庭院靜謐的情形,給人孤單落寞之感。 D.“只恐鶯啼春又老”句既點明時令,又在景物描寫中寄托著強烈的情感。 【解析】A項,“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分析錯誤,這里應是聽覺,并無視聽結合。 【答案】A (2)有人說詞的下片充滿了悲惋之情,請結合詞句分析。 答:
44、 【答案】①從“韶光虛過”“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鶯啼春又老”可看出詞人內心那份韶華已逝,年老體衰的無奈與憂愁;②從“知音少,人間何處尋芳草”可以看出詞人因人海茫茫,知音難找,無志同道合之人相伴相守,流露出的孤獨失意之感。 6.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月夜泛舟 劉著① 浮世渾如出岫云,南朝詞客北朝臣。 傳郵②擾擾無虛日,吏俗區(qū)區(qū)③老卻人。 入眼青山看不厭,傍船白鷺自相親。
45、 舉杯更欲邀明月,暫向堯封④作逸民。 【注】?、賱⒅喊不胀畛侨耍彼芜z民,后仕于金。②傳郵:上傳下達的文件、書牘。③區(qū)區(qū):庸庸碌碌。④堯封:相傳堯劃天下為十二州,每州表封一山,以作祭祀。后以“堯封”稱中國的疆域,或故國。 ★(1)(綜合選擇題)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句取陶淵明筆下“無心以出岫的云”的意象,寄寓作者遭逢宋金易代的感慨:世事變遷,人世浮沉就如白云蒼狗變幻無定。 B.第二句使用典故,以出使北朝被扣留,終生不能南歸的南朝詩人庾信自比,“南朝”“北朝”兩詞對比起到了強化情感的作用。 C.頷聯描述作者的公務活動狀況和內心感受,“擾擾”“區(qū)區(qū)”的使用
46、不僅有疊詞的音韻效果,更有描述真切、表意強烈之功。 D.頸聯由遠及近寫泛舟所見的優(yōu)美景象:兩岸青山綿延流轉,身側白鷺傍船翩飛。但從詩歌抒情的角度看,應是以樂景襯哀情。 【解析】A 項,陶淵明筆下的“出岫”云蘊含著無心無意、自然自在的意味,而本詩首句中“出岫云”則是無根無倚、漂浮不定的意象,寄寓作者對浮世變遷的感慨,二者大異其趣。 【答案】A (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
47、 【答案】①國家破亡,人世漂泊的悲痛。首聯寫祖國滅亡、異朝為臣的屈辱,悲嘆自身如孤云漂泊,無依無憑。②對公務煩冗、官場庸俗的厭煩。頷聯寫文書繁多終日碌碌,應對庸俗僚吏讓人心灰意懶。③暫得擺脫公務、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輕松愉悅。頸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繪了月光照耀的優(yōu)美山景,傍船飛掠的白鷺輕姿,表達了詩人暫時擺脫俗務的喜悅心情。④對故國的眷戀,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尾句“暫向堯封作逸民”,詩人特稱早已淪陷的中原為“堯封”之地,寧做故土的隱逸之民,而不愿仕宦金朝。 7.閱讀下面這首宋
48、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和范舍人①書懷 陸游 歲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楊柳已藏鴉。 客中常欠尊中酒,馬上時看檐上花。 末路凄涼老巴蜀,少年豪舉動京華。 天魔②久矣先成佛,多病維摩③尚在家。 【注】 ①范舍人:范成大,曾任中書舍人。②天魔:天子魔的簡稱,即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他有無數眷屬,時常障礙佛道。③維摩:維摩詰, 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薩。 (1)下列對本詩的內容的理解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以歲月如奔馬不可阻擋,而今楊柳已枝葉繁茂來寫出時光易逝,抒發(fā)時不我待的急切心理。 B.頷聯的“客中”“馬上”生動描繪了詩人為了實現抗金理想而到處奔波忙碌、鞍馬勞頓
49、的形象。 C.頸聯以巴蜀和京華對舉,初入仕途與貶謫遠荒,意氣風發(fā)與失意彷徨,通過地名抒發(fā)強烈情感。 D.當年是少年豪舉名動京華,現如今末路凄涼終老巴蜀,今昔形成鮮明對比,更顯得世事難料。 【解析】D項,“世事難料”說法錯誤,并非抒發(fā)世事難料的感慨,而是早歲不知世事艱難,豪氣干云,自許塞上長城,如今鬢已先斑的傷感與憤懣。 【答案】D ★(2)(賞析情感)此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聯系全詩簡要分析。 答:
50、 【答案】①時光飛逝、英雄老去的傷感?!皻q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楊柳已藏鴉” 寫出時光易逝,抒發(fā)時不我待的急切心理,以及英雄老去的傷感之情;②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懣?!澳┞菲鄾隼习褪?,少年豪舉動京華”抒發(fā)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懣之情。③不隨波逐流、堅守節(jié)操。“天魔久矣先成佛,多病維摩尚在家”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堅守節(jié)操的情懷。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①,隱幾蕭條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
51、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注】?、傩『常褐负车拇稳?,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傳說為楚隱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強飲”句不僅說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著漂泊中勉強過節(jié)的心情。這個起句為詩中寫景抒情安排了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開端。 B.“鹖冠”句運用典故,點明了詩人失去官職不為朝廷所用的身份,刻畫了舟中詩人的孤寂形象。 C.“天上坐”“霧中看”寫詩人舟中所見所感,非常切合年邁舟居觀景的實際,也讓我們感覺到作者復雜的心緒,筆觸細膩含蓄。 D.頸聯寫景,由遠及近,層次分明;運用疊詞,韻律優(yōu)
52、美,且語含比興,向尾聯作了十分自然的過渡。 【解析】D項,應為“由近及遠”。 【答案】D ★(2)(鑒賞意象)頸聯描寫舟中江上之景,詩人選取的蝶、鷗兩個意象具有怎樣的特點?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特點:往來自如或自在輕快。作用:以樂景襯哀情。像布幔閑卷,蝴蝶翩躚,穿空而過,片
53、片白鷗輕快地逐流飛翔,遠遠離去,詩人描繪了一幅蝶、鷗自由往來的美好畫面,反襯出詩人年老體衰,漂泊異地的困苦,如此情境下仍思慮朝廷,進一步表現了詩人困苦中心系國運安危,擔憂時局多難的悲憫情懷。 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暮步至江上① 呂本中 客事久輸鸚鵡杯,春愁如接鳳凰臺②。 樹陰不礙帆影過,雨氣卻隨潮信來。 山似故人堪對飲,花如遺恨不重開。 雪籬風榭年年事,辜負風光取次回。 【注】?、俦驹娛窃娙嗽缒甑淖髌贰1彼巍俺鐚廃h爭”興起,詩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黨爭。②鳳凰臺:源自《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54、 ) A. 詩的首聯“客事”與“春愁”點出人生經歷坎坷、前途暗淡無光的悲情。 B.第二句“鳳凰臺”化用李白詩句,抒發(fā)繁華依然、人事已非的強烈感慨。 C.第三句,“樹陰”是靜景,“帆影過”是動態(tài),動靜結合使江景圓活流動。 D.全詩包含有一種無法排遣的愁緒,詩人只能在無可奈何中“辜負風光”。 【解析】B項,“抒發(fā)繁華依然、人事已非的強烈感慨”錯,根據原典“鳳去臺空江自流”,應為“抒發(fā)繁華不再、往昔難久的強烈感慨”。 【答案】B ★(2)(鑒賞語言)本詩頸聯“山似故人堪對飲,花如遺恨不重開”非常精妙,請簡要賞析。 答:
55、 【答案】①頸聯以“山”喻“故人”,以“花”比遺恨,想象奇特,形象生動。②詩人只能與山對飲,說明身邊并無友人可供傾訴,未盡的心愿像不能重開的花,永遠無法實現。③此聯連用兩個比喻,表現了黨爭給詩人造成的心理壓力及寂寞蕭索的愁緒,委婉深沉。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春 思 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①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②臨漢苑,心
56、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③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④,何時返旆勒燕然。 【注】?、亳R邑:今山西朔縣,漢時曾與匈奴爭奪此城。②層城:因京城分內外兩層,故稱。③機中錦字:竇滔被貶龍沙,其妻蘇蕙能文,頗思滔,乃織錦為回文旋圖詩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縱橫顛倒,皆成文意。④元戎竇車騎:元戎,猶主將;竇車騎,后漢竇憲為車騎將軍,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銘,刻石而還。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寫一位出征軍人的妻子在春日對丈夫夢繞魂牽的思念,以及對反侵略戰(zhàn)爭早日勝利的盼望。 B.詩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華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宮奢靡的生活
57、,聯想到丈夫戍守在荒涼的邊疆,頓生憤懣之情。 C.第四句“心隨明月”與“我寄愁心與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達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對丈夫的思念寄托給明月的無奈。 D.尾聯寫女主人公問軍中主帥何時才能得勝班師,將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統一起來,賦予了本詩積極的社會意義。 【解析】B項,第三句只是承第二句“路幾千”而來,講述京城離邊關的遙遠,“皇宮奢靡的生活”和“憤懣之情”都是曲解。 【答案】B ★(2)(賞析手法)詩歌首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
58、 【答案】①擬人?!把嗾Z”賦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和平寧靜、親人團聚的場景。②對比?!苞L啼燕語”的春景與“路幾千”的邊關對比鮮明,使讀者感受到心靈的強烈震撼。③虛實結合。第一句是眼前實景,第二句是想象。 ④襯托(反襯、以樂景襯哀情)上句寫京城春天色彩濃麗,下句寫從征親人在遙遠的邊關,不能享受這寧靜,無法得到這溫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襯下,下句更顯得沉郁悲壯。 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59、其一)[注] 杜甫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注】 這首詩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的首句描寫月亮,“明鏡”寫出月光的明亮皎潔,“飛”字富有動態(tài)美。 B.“歸心折大刀”運用了典故,吳剛砍樹的大刀竟被折斷,可見其歸心之切。 C.“水路疑霜雪”把路上的霜露比喻成潔白的雪,營造出了清冷孤寂的氛圍。 D.本詩即景抒懷,詩人看到象征團圓的中秋之月,抒發(fā)郁結于心的苦悶愁情。 【解析】C項,不是把“霜露”比喻成“雪”,而是把“月光”比喻成“霜雪”。 【
60、答案】C ★(2)(鑒賞語言)請結合全詩,簡析“林棲見羽毛”和“直欲數秋毫”兩句的妙處。 答: 【答案】“林棲見羽毛”,走在林間路上能看清棲息的鳥兒的羽毛;“直欲數秋毫”,簡直想要數清兔子身上的細毛。烘托出了月光的皎潔,反襯自己內心愁情。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極言流離之苦和歸心之重。 12.閱
61、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客中聞雁 黃仲則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華。 獨上高樓慘無語,忽聞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帶月如聽絕漠笳。 我亦稻粱愁歲暮,年年星鬢為伊加。 (1)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第一句寫景,山因落日返照顯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襯下顯得明澈,營造了一幅明亮澄麗但又蕭瑟凄涼的畫面。 B.首聯第二句寫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節(jié)更替漸漸地由生機盎然走向枯萎凋謝,顯得空寂寥落。 C.頷聯寫作者登上高樓,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機,內心凄慘,這時偏偏又聽見孤獨的大雁發(fā)出凄涼的叫聲,讓作者頓起情思。 D.頸聯
62、第二句描寫大雁在月亮的伴隨下發(fā)出的凄鳴哀唱,就好像在一望無際渺無人煙的沙漠里傳來的悲涼的胡笳聲。 【解析】A項分析詩歌首聯第一句的景物描寫,分析意境,該句寫山因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為沙灘的映襯而明亮,尚無“蕭瑟凄涼”之感。 【答案】A ★(2)(賞析情感)本詩情感豐富,都表達了哪些思想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
63、 【答案】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蕭瑟的景象,頓生感慨。②思鄉(xiāng)之情,孤獨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③為生計而愁:歲末為溫飽奔波。④感慨年華老去:每年白發(fā)增加,越顯蒼老。 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鵲橋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歸浮梁① 辛棄疾 小窗風雨,從今便憶,中夜笑談清軟。啼鴉衰柳自無聊,更管②得、離人腸斷。 詩書事業(yè),青氈③猶在,頭上貂蟬④會見。莫貪風月臥江湖,道日近、長安路遠。 【注】?、俜断戎?,作者門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氈:指家傳舊物,典出《晉書·王獻之傳》。④貂蟬:即貂蟬冠,指高官。 (1)下列對這首詞
64、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啼鴉衰柳”從聽覺和視覺角度渲染悲涼氣氛,為下面寫“離人腸斷”做了鋪墊。 B.作者怪罪鴉和柳不管離人之愁,這樣的表達無理而妙,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C.“頭上貂蟬會見”既表達作者對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隱含自己功業(yè)無成的遺憾。 D.“莫貪”一句叮囑族弟不要貪于玩樂而虛擲光陰,文字里面滿是兄長的殷切關愛。 【解析】C項,“也隱含自己功業(yè)無成的遺憾”不當?!霸姇聵I(yè),青氈猶在”,說讀書是辛家傳統;“頭上貂蟬會見”則以富貴功名勸佑之,蓋“貂蟬”為彼時高官顯宦之冠服。家風好詩書,詩書能令冠貂蟬,這雖是寫給佑之的,也是詩人的自勵。 【答案】C ★(2
65、)(比較形象與手法)這首詞上闋“小窗風雨,從今便憶,中夜笑談清軟”與“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都寫到了什么場景?描寫時各是如何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的?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第一問)都寫到了親人夜晚交談甚歡的場景。(第二問)①辛詞由眼前實景轉入回憶兄弟兩人夜半笑
66、談的場景,由實入虛。②李詩想象夫妻團聚時回憶眼前巴山雨夜的場景,虛中有實。 1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蝶戀花 謝逸 豆蔻①梢頭春色淺。新試紗衣,拂袖東風軟。紅日三竿簾幕卷,畫樓影里雙飛燕。 攏鬢步搖②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獨倚闌干凝望遠,一川煙草③平如剪。 【注】?、俣罐ⅲ褐参锩?,春日開花。詩詞中常用以比喻少女。②步搖:古代婦女首飾。以下三句皆寫婦女的首飾。③煙草:形容草色如煙。 (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篇“豆蔻梢頭春色淺”,巧妙地隱括了杜牧《贈別》詩中的句子:“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奔让鲗懘荷袦\的初春時節(jié),又暗指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 B.第三句寫和緩的春風徐徐拂動著薄薄紗衣的長袖,從服飾的描寫中,使人想象到少女楚楚動人的身姿。 C.上片結尾一句,寫生機勃勃的春燕在樓陰中比翼雙飛,輕盈自如,這情景不由得觸動了少女的情懷。 D.結尾一句寫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終于出現,視野遠處,只有“一川煙草平如剪”。 【解析】D項,“結尾一句寫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終于出現”錯誤,并沒有出現。 【答案】D ★(2)(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