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長與《山海經》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9阿長與《山海經》 (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9 阿長與《山海經》
課題
阿長與《山海經》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時分配
建議本課依據學情分課時。第一課時進行自主學習反饋及整體感知、結構梳理。第二課時進行課文具體感知的交流展示及當堂檢測??蛇m當調節(jié)。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積累“惶急、詰問、渴慕、疏懶、震悚”等詞語。
2.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體會人物描寫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體會語句的深層含意,把握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文欲揚先抑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刻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人性美。
課
2、
前
預
習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二心集》《華蓋集》《而已集》等。
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朝花夕拾》(《魯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xù)發(fā)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魯迅在廣州重新編訂,改名為《朝花夕拾》,共十篇,本文是第二篇。阿長
3、,魯迅稱之為長媽媽,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對魯迅幼小的心靈影響很大,所以魯迅對她的印象很深,晚年專門寫了此文來追憶她。
讀準字音
駭(hài) 擄(lǔ) 孤孀(shuānɡ) 惶急(huánɡ)
詰問(jié) 瘡疤(chuānɡ bā) 渴慕(mù) 粗拙(zhuō)
霹靂(pī lì) 陸璣(jī) 懼憚(dàn) 憎惡(zēnɡ)
懿(yì) 辟頭(pī) 悚(sǒnɡ)
辨清字形
理解詞語
切切察察:現在多寫作“嘁嘁喳喳”,形容細碎的說話聲音。
絮說:絮絮叨叨地說。
惶急:驚慌急迫。
面如土色:臉色跟土的顏色一樣,沒有血色。形容極端驚恐
4、。
瘡疤:瘡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深不可測:深得無法測量。形容極深,也比喻不易捉摸。
情有可原:從情理上可以原諒。
詰問:責問。
渴慕:非常思慕、渴望。
霹靂:原指云和地面之間發(fā)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文中指“我”
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震悚:因恐懼而顫動。文中是震驚的意思。
新課導入
大家還記得給少年魯迅講美女蛇故事的長媽媽嗎?這個“長媽媽”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她和童年時期的魯迅還發(fā)生了哪些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阿長與〈山海經〉》,來了解長媽媽這個人物。
新課展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文章寫了“長媽媽”哪
5、些事情?重點寫了什么?這些事情表現了她怎樣的性格特點?請從文中找出答案。
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她的稱呼的由來,寫了她喜歡“切切察察”的毛病,寫了她的睡相,寫了元旦的古怪儀式,寫了她一肚子煩瑣的道理,寫了她給“我”講長毛的故事,寫了她謀害“我”的隱鼠,重點寫她給“我”買來了《山海經》。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阿長是一個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她沒有文化、粗俗、好事,卻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
【品味亮點詞語】
1.“‘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币痪渲小班嵵亍币辉~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鄭重”在這兒是神態(tài)描寫。說明阿長的態(tài)度極其認真嚴肅,把這件事看得很重要,表現了她對
6、美好祝愿的篤信。
2.作者明知道是《山海經》,為什么還要模仿當時阿長的語氣寫成“三哼經”呢?
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恰如其分地點明她的身份和社會地位,說明阿長是個“文盲”,卻買來了“我”心愛的書,實在出人意料。也暗示了她買此書定是費盡周折,體現了她對“我”的愛。
【感悟精彩句子】
1.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當阿長買來《山海經》時,我的反應是“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說明“我”聽到以后很震撼,很激動,也因此對她“發(fā)生新的敬意了”。
2.“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
7、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因為這件事“別人不肯做”,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知“我”心,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熱心;別人也“不能做”,有畫的《山海經》很難找,誰能像阿長這么給“我”操心費事,況且阿長不識字,居然買來了。所以說,阿長“確有偉大的神力”。
3.“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睘槭裁催@么說?
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驚,讓“我”產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分析主體形象】
請仔細閱讀課文,分析阿長是個什么樣的人?
阿長是一個黃胖而矮的人;阿長是一個連姓名都沒有的人;
8、阿長是一個喜歡切切察察的人;阿長是一個不許我走動的人;阿長是一個迷信的人;阿長是一個善良的人;阿長是一個具有偉大神力的人。
【探究情感變化】
閱讀課文,分析作者對阿長的感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對她不好的習慣,“我”最先是“憎惡”“討厭”的,用文中第三段的一個詞說就是“不大佩服”;對她一些令人厭煩的規(guī)矩(吃福橘等),“我”覺得是磨難,煩瑣之至,非常麻煩,即作者覺得“不耐煩”;當聽到長毛的故事后,“我”對阿長產生空前敬意——“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但當阿長謀死我的隱鼠后,“我”對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當長媽媽買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時,“我”對她產生了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9、”。
可概括為: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把握文章主旨】
你怎樣理解本文的主題思想?
本文通過回憶長媽媽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實地刻畫了一個處于社會底層的普通勞動婦女的形象,她身上既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富有愛心、真誠、善良,也有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影響——粗野、庸俗、愚昧。本文寄托了“我”對長媽媽深切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寫作方法運用
【深入研讀,探究方法】
1.欲揚先抑,波瀾起伏。
從整篇文章來看,“我”對阿長的感情是感激、懷念的。而在文章前半部分,作者以大量的筆墨寫如何討厭阿長,如謀死隱鼠、“切切察察”等。這是“抑”。后半部分著重寫
10、對阿長的佩服和敬意。特別是她為“我”買到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經》。于是“我”認為她的確有偉大的神力。至此,“我”對阿長的感激之情達到了頂點。這是“揚”。欲揚先抑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波瀾起伏,也充分表達了“我”對阿長的感激懷念之情。
2.選材合適,詳略得當。
文章始終圍繞“阿長”和“《山海經》”來選材,選取了有關阿長的一些事件,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展現了阿長的性格特征。其中詳細寫她為“我”買到了《山海經》這一事件,刻畫了阿長這一人物形象,點明主旨。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請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一寫我們生活中的像阿長一樣的人。(200字左右)
教學板書
布置作業(yè):
11、教師引導學生課后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并預習下一課時內容。
本課的教學我從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美女蛇的長媽媽引到給我買《山海經》的阿長,學生感到自然、輕松,并且給學生一個主動思考、想象的空間。如在提問中:阿長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她買到書后心理是怎樣的?這些問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課堂的氣氛十分活躍。
方法指導:
把握文章中的欲揚先抑手法及作用
首先要能準確判斷文章是否全用了這種手法。欲揚先抑往往是先表達對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的不滿之情,然后在一兩件事中,突然轉變了看法,但在轉變過程中,情感自然。運用這種手法,能使文章情節(jié)多變,
12、形成波瀾起伏、搖曳多姿之勢,造成鮮明對比,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發(fā)得更加酣暢、深沉。同時容易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收到出乎意料的感人效果。
素材積累:
關于魯迅的小故事
一天,魯迅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發(fā)院去理發(fā)。理發(fā)師見他穿著很隨便,心想他肯定沒有多少錢,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發(fā)。理了發(fā)后,魯迅從口袋里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發(fā)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fā)師仔細一數,發(fā)現他多給了好多錢,簡直樂開了懷。一個多月后,魯迅又來理發(fā)了。理發(fā)師認出他就是上回多給了錢的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他理發(fā),還一直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誰知道付錢時,魯迅卻很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發(fā)師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么。魯迅笑著說:“先生,上回你胡亂地給我剪頭發(fā),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就很認真地付錢給你!”理發(fā)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向魯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