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9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習課文,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3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和興趣。 教學重難點:1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知道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2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腳的特點的。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回憶本文分段,想想每段都寫了什么內容。2課文題目是“爬山虎的腳”,作者為什么先介紹爬山虎的生長地和葉子呢?(這是必要的交代。先介紹爬山虎生長在哪兒,它的各部分的特點是什么樣,這樣才能自然引出爬山虎是怎樣用腳一步步向上爬的。)二、逐段學習,理解感悟1學習課
2、文的第1、2自然段。(1)思考:爬山虎生長在什么地方?(墻上)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葉子的?重點介紹了什么時期的葉子?特點是什么?(重點介紹長大了的葉子。色:綠得新鮮;排列:葉尖朝下,均勻;動態(tài):漾起波紋。)從中你學到什么?(觀察細,按順序,抓特點等)(2)再讀第1、2自然段,想象畫面。(3)出示投影,按課文內容填空。那些葉子綠得(),看著()。葉尖(),在墻上鋪得(),沒有()的,也不留()。一陣風(),一墻的葉子就(),好看得很。2學習課文的第3自然段。(1)導入:爬山虎的葉子如此美麗,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墻上呢?(腳)本課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2)質疑:關于爬山虎的腳,你想知
3、道什么?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什么樣,什么顏色?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3)先來解決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的疑問。朗讀第3自然段,你能用一句話告訴大家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嗎?(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蛘哒f爬山虎的腳是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長出來的。)老師出示畫有爬山虎葉子和莖的圖畫,讓學生指圖再說。(4)學習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及顏色。讀第35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然后學生回答,同時老師出示幻燈片: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嫩紅細絲頭上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由直變彎曲細絲變成灰色的請一部分學生畫出剛長出的沒觸著墻的腳。(在事先準備的有莖葉的圖上畫)請另一部分學生畫觸著墻后的腳。討論畫的情況。教師
4、通過投影,展示出畫得有問題的圖畫,學生再說明出錯的原因。小結:爬山虎真是了不起!為了生存,它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墻上。而這一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可見作者是經過了認真而又持續(xù)不斷的觀察才看清的。這種做法真值得我們學習??!(5)學習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的。自學第4自然段,明白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來匯報,可以讀,可以說,可以表演。學生匯報。 老師舉起幾張卡片,卡片上的這些詞都與爬山虎的腳有關:觸、變、巴、彎曲、拉、緊貼。全體同學按卡片上的詞的順序熟讀第4自然段。讀了這段,你有什么問題?細絲為什么變彎了?觸著墻的細絲的頭上為什么又變成圓片?細絲拉嫩莖是怎樣用力的?小組討論匯報。(6)小結。
5、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課文從三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特點:a.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b.它是什么樣子的;c.它是怎樣在墻上爬的)作者為什么能將爬山虎的腳如此生動、具體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細致觀察,連續(xù)觀察)三、引導發(fā)現(xiàn),總結寫法1本文的課題是“爬山虎的腳”,作者對爬山虎的腳做了十分具體的介紹,那為什么又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因為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好看的葉子)2你從作者觀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啟發(fā)?可以結合句子來談嗎?(1)觀察細致。(2)要抓住特點觀察。(3)要注意事物的細微變化。四、拓展文本,課堂延伸仿照本文作者的觀察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先從遠處看,再從近處看,特別要仔細觀察它的莖、葉、花,看看有什么特點,再把它具體寫下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教學這篇課文,如果用單一的抓重點句、重點詞談體會,再來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方式教學,容易引起學生語言感知上的疲勞,學生便會缺乏興趣,注意力分散。經過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換一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學生平日愛畫畫的特點,我決定對重點段采取以直觀形象的簡筆畫、動手演一演,讓每個孩子都參與進去,這一想法在課堂上得到很好的效果。由此,使我深深地領悟到簡筆畫、肢體語言的妙用確實對理解語言文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