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地區(qū)婚嫁風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湖北黃石地區(qū)婚嫁風俗(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湖北黃石地區(qū)婚嫁風俗
一、 上門認親 男女雙方確立了戀人關系,女方在經得自己父母同意后邀請男方上門 ,男方前往女方家中, 首次上門女方父母要招待男方(就是自己家人吃個便飯)。這次就是簡單帶點煙酒禮品就行 了,客氣的男方家人會準備千把兩千塊錢給女方母親,算作”下聘”。女方父母會給男方一些 錢或衣物,這叫“打發(fā)”( 首次走親戚都會有)。然后女方也會去男方家中,她第一次到 你家,你父母必須要給她見面禮。
二、 訂婚 然后雙方父母見面,約定時間在自己叔輩陪同你到她家去,那天她家的至親要到她家,她家 要擺酒.讓她家的親戚(主要是父親這邊的至親)等等看看你,相當于訂婚.這個費用是很大的 也是主要的.你
2、要給他媽媽.至于多少,看情況,但一般越多越光彩.至少要 10000.這個錢很重 要,要讓他家在親戚面前有面子(同時要給女方買幾套衣服和幾樣金器,項鏈、手鐲、戒指
三、 送小節(jié)
這個現(xiàn)在基本上少人著重這個了。
四、 上門報日 男方在征求女方同意之后,將迎親日期正式通知女方,謂之“報日”。報日前根據男女雙 方的生辰八字選擇黃道吉日,由男方用大紅紙寫成“龍簽”、“鳳簡”(即婚期通知書),連 同按女方要求籌辦的禮品、禮金一并送到女方家。
五、 送大節(jié) 這個是婚禮前的重頭項目。在確定了婚禮的日子后,男女雙方會選定一個時間,屆時男方 將依約將準備好” 禮點”帶到女方家中(女方的母親會告訴新女婿自家
3、有哪些親戚,送什 么樣的“禮點”一一以前是煙酒肉和糕點,現(xiàn)在大多用現(xiàn)金折了),女方家中這天上午要擺 酒席,這次宴請的是父母雙方的至親,意在告訴親戚們女兒要出閣了。酒宴后女方的父母要 將新女婿準備的“禮點”一一分送給各位至親。然后在女兒出嫁那天這些至親會根據“禮 點”的輕重來隨禮,并會給將出嫁的新娘紅包,這叫“壓荷包”;新娘則要包包糖(用手 帕包些喜糖、一雙襪子等)回禮。
六、 結婚 這樣的過程結束后,才輪到具體的結婚事宜.
1、搬嫁妝
結婚當天早晨,男方先到女方搬嫁妝。女方待酒、給腳力錢。錢用紅紙包好,數量不 等,但對背帳子、挑百子捅(馬桶)、腳盆(俗稱“小家業(yè)”)和掌鑰匙的人要封大禮。
4、女 方事先將嫁妝擺在客堂中,嫁妝要貼大紅“喜喜”字,并在主被上襯以柏枝,讓人觀賞, 謂之“亮嫁妝”。嫁被由“全福人”(兒女雙全的婦女)縫制訂好(以前沒用被套,女方家 要用被里、被面把棉絮訂好),并在主被中要放入紅棗、花生、桂圓、瓜子等,喻為 “早 生貴子”。男方到女方家搬嫁妝時,要先備好一面銅鏡掛在主被有柏枝的那面(這面一定 是朝外的)上,然后才可以抬嫁妝,抬嫁妝時主被要先抬出門,而且方向不能錯(掛銅鏡 和柏枝的那面朝外),否則女方家的叔叔伯伯不會讓嫁妝抬出門的。嫁妝搬回男方后也由 “全福人”在男方那邊用主被鋪床(男方的父母要準備好婚床和一床墊絮,其余的用品都是 女方嫁妝帶來的)。
2、迎親
5、
男方打發(fā)花轎迎取新娘。發(fā)轎前,先對花轎敬香、放鞭炮;牽娘點燃3 支紅香,托著 鏡子照花轎的四周,謂之“照轎”;而后鎖橋、發(fā)轎。迎親隊伍一路放鞭鳴銃,敲對子鑼。 到達女家門前,須投帖叫門;女方則再三索要“喜錢”,直至滿意時方可開門迎入。
新娘出嫁前一天,請禮賓“開眉”(用绱鞋線絞去臉上的汗毛)。上轎前梳妝打扮,頭 頂一塊大紅繡花方綾,謂之“蓋頭”。臨上橋痛哭一番,稱“哭嫁”。
迎親花轎來去不走舊路,去時繞道走,回時走捷徑。中途換人不歇轎;停轎不落地。 迎至家門,舉行“回車馬”儀式,鼓樂齊鳴,叫喜聲不絕。
3、拜堂 花轎入宅、鳴炮奏樂。牽娘打開轎門,牽出新娘。先拜天地,后拜家神、祖宗、父
6、母, 最后夫妻交拜,入洞房。新郎先向新娘行大禮,然后揭去新娘的蓋頭;夫妻并排坐床沿、 喝交杯茶、交杯酒后,新郎出房招待賓客??腿松⒑?,新郎回房,新娘斟茶敬新郎,并行 大禮。
4、鬧新房 新娘進房后,開始鬧新房,亦稱“盤新娘”。男女老幼均可與新娘嬉笑打鬧。用衣服 兜些紅棗、豆子、花生,摻雜苦楝砣等涌進新房,向床上和新娘的身上撒去,名曰“撒帳”。 隨后,眾人或坐或立,七言八語,或說戲謔新娘的“四言八句”,或提難以答復的問題難 為新娘,或要新娘、新郎做一些表示親妮的動作??傊_各種各樣的玩笑,直至深夜方散。
5 敬茶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新娘在早餐前要給新郎的至親敬茶(一碗糖 水
7、煮雞蛋),從男方的舅公舅奶、舅舅舅媽、姑公姑奶、姑夫姑姑、叔爺叔奶、叔叔嬸嬸 等一直到同輩的哥嫂姐姐姐夫。這是新娘首次在親朋前露面,認識男方的親友,他們會封 個紅包給兩位新人,并說一些祝福的話語。新娘要跟著新郎叫人,算是融入這個家庭的開 端。
6 回門 婚后第三天(從結婚那天算起),由新娘的兄弟去新郎家接姑爺姑娘雙回門。并在當天 日落前送回新郎家。兩位新人回門要帶回門的禮物,傍晚返家時,新娘的父母會給一些回 禮。新娘回到新郎家進門前,要在用板凳或木梯搭成的“橋”上走過,叫過橋。過橋后要 “拜旗”,所謂“旗”,即綁在樹上的門幔(這風俗現(xiàn)在已不多見了)。這些都是鬧劇,為 婚后余興。
附注:關于
8、“打發(fā)”
就是第一次到男女雙方親戚家走動,會有“打發(fā)”,以后就沒有了。
她正式到你家,一般要由她的平輩比如兄弟姐妹等等陪同一起,你家的親戚也全部要來,同樣 要喝酒.你爸爸或者媽媽要給錢陪同她一起來的親屬.每個人都要給,比如她哥哥和妹妹,一般每人 不低于 500,這個錢放心好了,以后會回到你身上的.同時,你家來的親戚也要給你錢,同樣一般也不 多.補充一點,你第一次到她家的親戚家去的時候,是要"打發(fā)"的,也就是要給錢,一般給他們家的小 孩.這個也不多,100 200 都可以.記住第一次去,無論哪家,只要準備去,就必須意思意思.這個是風 俗,可能她家里條件不好,你家也一般,她父母通情達理.可能不
9、好意思不會告訴你這些的 ,但事實 上湖北東南地區(qū)廣泛的都存在這種風俗 .但這個錢你能回來 . 結婚后,過年過節(jié)按照規(guī)矩是要逐 一的到她家和她家的親戚那里去 " 趕禮" ,這個其實錢花不了多少,但很繁瑣.各地跑來跑去累.疲 于應付.但具體情況具體辦,你要問他家,主要是她媽媽,看看她家都有哪些在"走"的親戚.(這里的 走是方言 ,意思就是經常密切交往的親戚 .)主要是一些關系比較近的.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都要買點 東西去看看.她媽媽說的在"走"的親戚都應該去.但一般都是買些煙酒水果之類的,無須再直接給 錢了.另外如果身在外地,實在去不了,你問問她媽媽,她媽媽說不去可以不去,因為她父母在,有些 親屬其實現(xiàn)在還輪不到你們趕禮.這方面到不必太在乎,總之在節(jié)日之前問問她媽媽就可以了.有 些可以免掉.
大爺爺
丁楠爺爺
爺爺這邊」
三爺爺(與丁
楠爺爺同母異■ 父)
姑奶(下陳陳
府)
丁楠爺爺堂 兄
奶奶這邊的
袁曦
袁新華
劉合明
何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