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 文言文閱讀一
《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 文言文閱讀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 文言文閱讀一(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張煌言,浙江鄞人也。崇禎十五年舉人。崇禎自縊煤山,奉魯王以海,從魯王監(jiān)國。 入典制誥,出領(lǐng)軍旅。敗,乃奉王入金門,依鄭成功。 兩江總督郎廷佐書招煌言,煌言以書報,略曰:“來書揣摩利鈍,指畫興衰,庸夫聽之,或為變色,貞士則不然。所爭者天經(jīng)地義,所圖者國恤家仇,所期待者豪杰事功、圣賢學(xué)問,故每社雪自甘,膽薪深厲,而卒以成事。仆于將略原非所長,只以讀書知大義。左袒一呼,甲盾山立,濟則賴君靈,不濟則全臣節(jié)。憑陵風(fēng)濤,縱橫鋒鏑,令逾一紀(jì)矣,豈復(fù)以浮詞曲說動其心哉?” 永歷十四年,成功大舉,煌言與俱,次崇明。煌言曰:“宜先定營于此,庶進(jìn)退有所據(jù)。”
2、不從。成功欲取鎮(zhèn)江,慮江寧援至,煌言曰:“舟師先搗觀音門,南京自不暇出援?!背晒σ詫倩脱裕脱运鶎⑷瞬患叭f,舟不滿百,即率以西。聞成功拔鎮(zhèn)江,煌言言當(dāng)先撫定夾江郡縣,以陸師趨南京,成功復(fù)不從。未幾聞成功敗,煌言走銅陵,與楚師遇。兵潰,焚舟登陸,追騎至,從者盡散?;脱酝粐觯兎剐?,有父老識之,匿于家數(shù)日,導(dǎo)使出間道,走天臺入海。使桂王告敗,桂王敕慰問,加兵部尚書。 成功自江寧敗還,取臺灣謀建國。魯王在金門,禮數(shù)日薄,煌言歲時供億,又慮成功疑,十年不敢入謁。及聞桂王敗亡,上啟魯王,將奉以號召。無何成功薨,子經(jīng)嗣。知不足與謀,益郁郁不樂。 康熙二年,魯王殂,煌言慟曰:“孤臣棲海上,與部曲相依
3、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三年,遂散遣其軍,居懸澳,從者數(shù)人。提督張杰謀致煌言,得煌言故部曲,使為僧普陀,伺煌言,知蹤跡,夜半,引兵攀嶺入,執(zhí)煌言。 臨刑,二卒以竹輿舁至江口。煌言出,見青山夾岸,江水如澄,始一言曰:“絕好江山!”索紙筆賦絕命辭三首,略一振臂,綁索俱斷,立而受刃,死不仆,刑者唯跪拜而已。 論曰:當(dāng)鼎革之際,亡國遺臣舉兵圖興復(fù),時勢既去,不可為而為,蓋鮮有濟者。徒以忠義郁結(jié),深入于人心,陵谷可得更,精誠不可得磨。 (節(jié)選自《清史稿》,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膽薪深厲 厲:厲害 B.庶進(jìn)退有所據(jù)
4、庶:也許 C.提督張杰謀致煌言 致:抓獲 D.當(dāng)鼎革之際 鼎革:改朝換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乃奉王入金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成功以屬煌言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C.知不足與謀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D.不可為而為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3.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張煌言是大明遺臣,明亡后,尊奉魯王并擔(dān)任監(jiān)國,手握重權(quán)。戰(zhàn)敗后,嚴(yán)詞拒絕清高官的招降。 B.永歷十四年,鄭成功舉兵,張煌言響應(yīng),相約攻南京,但鄭成功不聽煌言的建議,導(dǎo)致先勝后敗。 C.張煌言兵敗銅陵,最終逃至海
5、上,派使者向桂王稟報,桂王不但沒責(zé)備他反而提升他為兵部尚書。 D.張煌言臨刑前毫無懼色,索要紙筆寫絕命詩三首,然后立而受刑,死而不倒,劊子手都被震撼了。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左袒一呼,甲盾山立,濟則賴君靈,不濟則全臣節(jié)。(6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徒以忠
6、義郁結(jié),深入于人心,陵谷可得更,精誠不可得磨。(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線處斷句。(3分)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_輸_子_自_以_為_至_巧_子_墨_子_謂_公_輸_子_曰_子_之_為_鵲_也_不_若_匠_之_為_車_轄_須_臾_斫_三_寸_之_木_而_任_五
7、_十_石_之_重_故_所_為_巧_利_于_人_謂_之_巧_不_利_于_人_謂_之_拙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察人論道 項羽既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 狙邱先生自齊之楚,牧豭①請見曰:“先生曷之往?”先生曰:“我將見楚王?!蹦霖j曰:“先生布衣也,而見楚王,亦有說乎?”先生曰:“楚王起草莽,為天下除暴秦,分封諸侯而為盟主,我將勸之以仁義之道、帝皇之事。”牧豭曰:“善哉,先生之盛心也!其若楚國之勛舊何?”狙邱先生不悅曰:“小人亦有知乎?是非若所及也。” 牧豭曰:“臣牧豭者也。家貧無豭,而為人牧豭。豭蕃則主人喜,而厚其傭,不則反之。故臣之牧豭也,舒舒焉,詰朝而放之,使其躑躅于叢灌
8、之中,鼻糞壤而食腥穢,籍朽翳薈,負(fù)塗以游,則皆悠悠然不苦牧,而獲主人之歡,以不后臣之傭。臣西家之子,慕利而求其術(shù),臣靳欲專之,弗以告也。西家之子不能蕃其豭,主人怪之,恒不足其傭,于是為豭作寢處焉。高其垣,潔其槽,旦而出之,日未入而收之,擇草以食之,不使啖穢臭,豭弗得逸,則皆亡之野。主人怒而逐之。今楚國之休戚臣皆豭也,豭得其志則王喜,不得其志則王不喜矣,遑②恤乎其他。而先生欲使之易其心,以行子之道,幸而弗聽,先生之福也;其或聽焉,而不待其終,則先生之策未效,而先亡王豭,王必怒。昔者衛(wèi)鞅以帝王之道說秦孝公,終日不入耳,及以霸術(shù)語之,曾未盡時,不覺其膝之前,何哉?彼功利之君,鮮不務(wù)近而忽遠(yuǎn),故非堯、
9、禹不可與言道德,非湯、武不可與謀仁義。今楚王何如人哉?其所與立功業(yè)計政事者,非謫戍之刑徒,則殺人之亡命也,攘攘其心而炎炎其欲者也,而欲與之論道德,行仁義,是何異于被鹿麋以冠裳,而使與人同飲食哉?而王非此不可也,無乃抗先生之神而無益于道乎?且先生之德不如仲尼,猶霄壤也。仲尼歷聘諸侯,卒棲棲而無合,然后危于匡,困于宋,餓于陳、蔡之間,幾不免焉。今楚王之威,非直孔子之時諸侯大夫比也,先生之行,臣竊惑焉?!? 君子謂狙邱先生有救時之心,而不如牧豭之識事勢也。 〔注〕 ①豭(jiā):豬。 ②遑:閑暇。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豭蕃則主人喜,而厚其傭
10、 傭:受人雇傭 B.籍朽翳薈,負(fù)塗以游 籍:登記造冊 C.遑恤乎其他 恤:顧及 D.且先生之德不如仲尼,猶霄壤也 霄壤:天上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 A. B. C. D.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得知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之后,狙邱先生從齊國趕到楚國,想用仁義道德和帝王之道規(guī)勸西楚霸王,他這一做法得到了牧豬人的贊賞。 B.牧豬人順應(yīng)豬的本性,自由放牧,牧豬得法,所以豬長得好;而“西家之子”非常精細(xì)地喂豬,牧豬不得法,結(jié)果弄得豬不得安逸,都跑了。 C.牧豬人將
11、楚國的一幫大臣比作豬:讓大臣們安定了,楚霸王就高興;大臣們不安定,楚霸王就不高興。言下之意是說狙邱先生用仁義規(guī)勸西楚霸王是逆勢而為。 D.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有濟世之才、救時之心固然不錯,但重要的是要識時務(wù),知時勢;如若不然,必然像孔夫子周游列國那樣,到處碰壁。 9.翻譯上面文中畫線的句子。(8分) (1)“善哉,先生之盛心也!其若楚國之勛舊何?”狙邱先生不悅曰:“小人亦有知乎?是非若所及也?!?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家之子不能蕃其豭,主人怪之,恒不足其傭,于是為豭作寢處焉。(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斜線(/)給短文畫線處語句斷句。(3分) 堯不以帝見善綣,北面而問焉。堯,天子也;善綣,布衣也。何_故_禮_之_若_此_其_甚_也_善_綣_得_道_之_士_也_得_道_之_人_不_可_驕_也_堯_論_其_德_行_達(dá)_智_而_弗_若_故_北_面_而_問_焉_此_之_謂_至_公。非至公其孰能禮賢? 課時作業(yè)(十) 1.A [解析] A.厲:磨礪,磨煉。 2.D [解析] D.連詞,卻,可是
14、。A.副詞,于是/副詞,竟;B.動詞,把/介詞,因為;C.介詞,和/副詞,一起。 3.B [解析] 并無相約攻打南京。 4.(1)(我)袒露左臂,一聲高呼,響應(yīng)的將士就會像山一樣聳立,成功了是托君王的福,不成功也保全了我的節(jié)操。 (2)只是因為忠誠的大義郁結(jié),并深入內(nèi)心,高山與深谷都能夠改變,而至真至誠的心不可磨滅。 [參考譯文] 張煌言是浙江鄞縣人。崇禎十五年中了舉人。崇禎自縊煤山后,張煌言在海上奉迎魯王,擔(dān)任監(jiān)國一職。在內(nèi)管理起草詔書,在外負(fù)責(zé)統(tǒng)領(lǐng)軍隊。戰(zhàn)敗以后,就侍奉魯王逃入金門,依附鄭成功。 兩江總督郎廷佐寫信招降張煌言,張煌言寫信回復(fù),大意是:“來信估量利害,指點分析國家
15、的衰敗原因,一般人聽了,或許會為之而變了臉色,堅貞的人就不是這樣。(堅貞的人)所爭的是天地間恒久不變的道義,所圖謀的是國恨家仇,所期望的是做豪杰、干大事、建大功以及(傳承)圣賢們的道德學(xué)問,所以每每吞氈吃雪也心甘情愿,(常常)臥薪嘗膽來更加磨礪自己,而最終得以做成大事。謀劃打仗本來就不是我的長處,我只是憑借讀書懂得天地間最大的道義。袒露左臂,一聲高呼,響應(yīng)的將士像山一樣聳立,成功了是托君王的福,不成功就保全我的節(jié)操。任憑欺凌像狂風(fēng)巨浪一般,我仍在刀尖劍鋒里(戰(zhàn)場上)縱橫馳騁,至今已經(jīng)超過十多年了,難道僅僅因為一番浮華的言詞就能說動我的心嗎?” 永歷十四年,鄭成功率軍大舉反攻,張煌言跟他一起行
16、動,軍隊駐扎在崇明島。張煌言說:“應(yīng)該先在這里安營扎寨,也許在進(jìn)攻或撤退時都可憑它做立足之地。”鄭成功沒有聽從。鄭成功想要攻打鎮(zhèn)江,擔(dān)心江寧的援兵到來,張煌言說:“船隊先進(jìn)攻觀音門,南京自然就來不及出兵救援了?!编嵆晒Π堰@一任務(wù)交給張煌言,煌言所帶的軍隊不到一萬人,船不滿百艘,就率軍向西出發(fā)。聽說鄭成功攻下了鎮(zhèn)江,張煌言說應(yīng)當(dāng)先攻下長江兩岸的郡縣,率陸軍直逼南京,鄭成功又不聽從。不久,聽說鄭成功戰(zhàn)敗,張煌言敗走銅陵,又與楚軍遭遇。軍隊潰散,只好燒掉戰(zhàn)船登岸而逃,騎兵追上來了,跟從的士兵全被擊散。張煌言一人突圍而出,換成百姓服裝在夜晚逃亡,一位鄉(xiāng)親認(rèn)出了他,把他藏在家中好幾天,又引導(dǎo)他從小路逃走
17、,經(jīng)過天臺進(jìn)入海上。(張煌言)派出使者向桂王匯報戰(zhàn)敗的情況,桂王下令慰問他,并提升他為兵部尚書。 鄭成功自打從江寧戰(zhàn)敗歸來,就攻下臺灣圖謀建立國家。魯王住在金門,鄭成功對魯王的禮數(shù)一天天地冷淡下來,張煌言每年的供奉上億,又擔(dān)心鄭成功起疑心,十年間都不敢去拜謁魯王。等到聽說桂王失敗被害,就啟稟魯王,準(zhǔn)備尊奉魯王用他的旗號來號召天下。不久鄭成功死了,他的兒子鄭經(jīng)繼位。張煌言知道不值得和鄭經(jīng)一起謀劃大事,更加郁郁不樂。 康熙二年,魯王駕崩,張煌言痛哭說:“我棲息在海上,與部下相依為命不忍離去的原因是我的君王還活著,現(xiàn)在還有什么掛念的呢?”康熙三年,就遣散部隊,居在懸澳島,跟從的只有幾人。提督張杰
18、謀劃著抓捕張煌言,抓住了張煌言的一位老部下,就讓這人在普陀山當(dāng)和尚,探聽張煌言的消息,終于得知張煌言的行蹤,率兵在半夜攀山越嶺,進(jìn)去抓住了他。 臨刑前,兩名士兵用竹轎把他抬到江口。張煌言走出竹轎,看見兩岸青山巍峨,江水清澈見底,才說了一句話:“多壯麗的江山??!”索要紙筆寫了三首絕命詩,略略振動臂膀,綁在身上的繩索全部斷裂,站著受刑,死后也不倒地,嚇得劊子手只知道跪拜磕頭。 (我)評論道:在改朝換代時,亡國之臣起兵圖謀復(fù)興舊朝,可大勢已經(jīng)遠(yuǎn)去,明知道這是做不到的卻偏偏要這樣做,恐怕很少有成功的吧。只是因為忠誠的大義郁結(jié)并深入內(nèi)心,高山與深谷都能夠改變,而至真至誠的心卻不可能磨滅?。? 5.公
19、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若匠之為車轄/須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巧利于人謂之巧不利于人//謂之拙 (①“//”處為可斷可不斷處,此處斷句不得分,亦不減分。②“利于人//謂之巧”與“不利于人//謂之拙”兩處若斷,則必須都斷,否則按錯誤的斷句論。③答對兩處得1分。④答錯兩處扣1分) [斷句譯文] 公輸子削竹木做成了個喜鵲,讓它飛上天空,三日不落。公輸子認(rèn)為這是最巧不過了。墨子先生對公輸子說:“像你這樣做喜鵲,還不如我做車轄(固定車輪與車軸位置,插入軸端孔穴的銷釘),我用三寸的木料,片刻就砍削成了,卻能負(fù)載五十石的貨物
20、?!彼运^的巧妙,對人有利的叫做巧妙,對人沒利的就叫做笨拙了。 6.C [解析] A項,傭:這里指受人雇傭的報酬。B項,籍:同“藉”,枕藉,踐踏。D項,霄壤:天上和地下,指差距極大。 7.D [解析] D項,介詞,引出對象,譯為“和、跟、同、在”。A項,介詞,用;連詞,而。B項,表因果,因而;代詞,你的。C項,連詞,那么;副詞,表判斷。 8.A [解析] “得到了牧豬人的贊賞”錯,原文“先生之行,臣竊惑焉”可以為證。 9.(1)“先生的盛心(心意)真是太好了!那您拿(對、把)楚國的功臣元老怎樣辦呢?”狙邱先生不高興地說:“小人也有智慧嗎?這不是你能理解到(領(lǐng)悟到)的?!? (2)西邊
21、鄰居家的兒子不能使(讓、把)豬繁殖好,主人便責(zé)怪他,常常不給足(給夠)他的工錢,因此他就給豬修筑了安睡的窩(或:睡覺的地方)。 [解析] 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翻譯。翻譯題要有采分點意識,即根據(jù)賦分猜測命題人、評卷人會在哪些地方給分。一般情況下,通假字、活用字、古今異義字、特殊句式就是采分點。評分細(xì)則:(1)主謂倒置句和“若……何”的句式,“知”各1分,大意1分。(2)“蕃、足、寢處”各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項羽已經(jīng)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 狙邱先生從齊國趕到楚國,牧豬的人請求拜見,問他道:“先生到什么地方去?”狙邱先生說:“我將去拜見西楚霸王?!蹦霖i的人說:“先生是平民百姓,卻
22、去拜見楚霸王,有什么高見嗎?”先生說:“楚霸王起兵于草莽,替天下除掉了暴秦,分封諸侯而做了盟主,我將用仁義道德、帝王之事規(guī)勸他?!蹦霖i的人說:“先生的盛情真是太好了!那拿楚國的功臣元老怎樣辦呢?”狙邱先生不高興地說:“小人也能有智慧嗎?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 牧豬的人說:“我是個放豬的。家里窮沒有豬,就給人家放豬。豬繁殖快長得肥,主人就高興,因而給的工錢就多,否則就工錢少。因此我放豬,就是舒舒服服的,天大亮了才去放牧,讓它們在草叢灌木中來回走動,整天用鼻子拱糞土,吃骯臟的東西,在亂草叢中打滾,渾身糊著泥漿跑來跑去,而我同樣悠閑自得不感到放牧辛勞,因而獲得主人的歡心,從沒拖欠過我的工錢。我家西
23、邊鄰居家的兒子,很羨慕牧豬有利,就向我求教放牧的方法,我吝惜而想獨自專享,沒有告訴他。西邊鄰居家的兒子不能使豬繁殖好,主人便責(zé)怪他,常常不給夠他的工錢,因此他就給豬修筑了安睡的窩。把那圈墻修得高高的,把豬槽沖刷得干干凈凈的,天剛亮就把豬趕出去,太陽未落山就把它們趕回來,選擇飼料給它們吃,不讓它們吃污臭的東西。弄得豬不得安逸,就都跑丟到野外去了。主人大怒,就把他攆走了。如今那些與楚國利害相關(guān)的大臣,都像那豬一樣,他們安定了,楚霸王就高興,他們不安定,楚霸王就不高興了,哪有工夫顧及他人呢?但先生您卻想讓他改變主意,而實行您的主張,但愿他不聽,這是先生的福啊。他如果聽了您的話,但等不到最后施行,不但
24、您的主張還沒有見成效,反而使楚霸王的那些豬先跑掉了,楚霸王就必定對您發(fā)怒了。從前商鞅用古代賢明君王的那一套辦法勸說秦孝公,孝公始終聽不進(jìn)去,等到商鞅轉(zhuǎn)而把稱霸的謀略告訴孝公的時候,還沒說多久,秦孝公不知不覺地移膝靠近商鞅來求教,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那些只求功名利祿的君王,很少有不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yuǎn)利益的,所以,不是像堯、禹那樣的君王,不可以和他論說道德,不是像商湯、周武那樣的明君,不可以同他商討仁義。如今的楚霸王是什么樣的人呢?那些和他一起建立功業(yè)計議政事的人,不是被處刑、被流放的罪犯,就是些殺人搶劫的亡命之徒,他們?nèi)切┳访鹄澯牡娜税?,而要和他們論道德行仁義,這和給麋鹿披衣戴帽,并
25、讓它們跟人在一起飲食相比,有什么兩樣呢?可楚霸王是非這樣做不可的,只怕要拒絕先生的高見因而對您的主張沒什么好處吧?況且先生的品德不如孔子,就像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啊??鬃釉啻伪恢T侯聘請,但最終還是奔波勞碌,沒有誰贊同他的主張,后來在匡地遭危難,在宋國被圍困,在陳、蔡兩地之間挨饑餓,幾乎不能避免死的厄運?,F(xiàn)在楚霸王的威勢,更不能同孔子時的諸侯大夫相比,先生的行動,我私下里感到疑惑不解了。” 君子們評論說,狙邱先生有挽救時弊的好心,但卻不如放豬人識時務(wù)、知時勢。 10.何故禮之若此其甚也/善綣/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驕也/堯論其德行達(dá)智而弗若/故北面而問焉/此之謂至公 [斷句譯文] 堯不用帝王的身份去會見善綣,而朝北恭敬地向他請教。堯是天子,善綣是平民。堯為什么這樣過分地禮遇他呢?因為善綣是得道的人。對于得道的人,不可傲視。堯衡量自己的德行智謀不如善綣,所以面向北恭恭敬敬地向他請教。這就叫做無比公正。不是無比公正,誰又能禮遇賢者呢?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