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第三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法律制度》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法制史第三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法律制度(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中國法制史第二版,主編 馬作武,副主編 張洪林 任強,第三章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法律制度,第一節(jié) 春秋時期法律制度的變化,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法律的開展,重點問題,1成文法的公布及意義。,2?法經?的主要內容及歷史地位。,3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影響。,第一節(jié) 春秋時期法律制度的變化,一、春秋時期社會的開展變化,(一)生產力的開展,經濟制度的變化,(二)禮崩樂壞,1禮樂征伐自諸侯出。,2篡殺違禮事件不勝枚舉。,(三)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四)思想文化領域的“百家爭鳴,二、春秋時期成文法的公布,(一)公布成文法的活動,1
2、鄭國。公元前536年,鄭國執(zhí)政子產“鑄刑書于鼎,以為國之常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01年,鄭國大夫鄧析又著“竹刑。,2晉國“鑄刑鼎。,(二)公布成文法引起的主要論爭,公布成文法屬史無前例的大事,引起了時人的論爭。其實質是新舊兩種勢力之間的爭斗。,(三)公布成文法的意義,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法律的開展,一、戰(zhàn)國時期法律制度的開展變化,(一)各國的變法及制定成文法,魏國在魏文侯時期,由李悝主持變法。李悝變法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政治上廢除世卿世祿制;第二,經濟上廢除井田制;第三,在法制上,制定和公布了?法經?。,(二)法律內容的變化,1法律調整范圍的擴大。,2刑罰制度的變
3、化。,(三)司法制度的變化,戰(zhàn)國時期司法制度最突出的變化有兩個方面:一是改罪刑擅斷為依法判案;二是剝奪舊貴族的審判權,由封建官僚掌握司法審判權。,二、戰(zhàn)國時期各主要學派的法律思想,(一)儒家的法律思想,1“禮治、“德治思想。,2“人治思想。,3“民本思想。,4“中庸思想。,(二)道家的法律思想,道家學派由老子所首創(chuàng),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和莊子。,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道?!暗辣徽J為是天地萬物的根源。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人類社會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道產生的。但是,“道產生出世界的萬事萬物并不是有意識的,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所以,道家的“道就是“自然。,(三)墨家的法律思想,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戰(zhàn)國初
4、年的墨子。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相愛,交相利。,(四)法家的法律思想,法家是中國古代諸子百家中主張“以法治國。,1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2“重刑輕罪,“以刑去刑。,3法貴簡明,布之于眾。,三、?法經?,(一)?法經?的主要內容,?法經?有六篇:?盜法?、?賊法?、?囚法?(亦作?網法?)、?捕法?、?雜法?、?具法?。其內容大體可分為三個局部。,(二)?法經?的特點,1維護封建階級的統(tǒng)治。,2?法經?表達了重刑主義精神。,3維護封建的等級特權。,(三)?法經?的歷史地位,?法經?是中國法制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成文法,在我國法制開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四、商鞅變法與秦國法制,(一)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1改“法為“律,制定秦律。,2重農抑商,獎勵耕戰(zhàn)。,3明法重刑,獎勵告奸。,4廢除舊貴族特權,實行地方行政體制的改革。,(二)商鞅變法對秦國法制的影響,商鞅變法,不僅嚴厲地打擊了舊貴族的勢力,而且建立了各項較為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制度。正是這套法制的推行,促進了秦國生產力的開展,從而為秦國后來完成統(tǒng)一奠定了國力根底和法制根底。,課后復習,1春秋時期成文法公布的意義是什么?,2春秋時期公布成文法的具體情況以及遭到反對的原因是什么?,3試述?法經?的主要內容及歷史地位。,4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