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知識點整理》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知識點整理(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一單元? 除法
【知識點】整百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中間有0的除法;★商末尾有0的除法;簡單應(yīng)用。
1.[記憶]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可能是兩位數(shù),也可能是三位數(shù)。(百位夠除時商是三位數(shù),百位不夠除時是兩位數(shù)。) ????????????????????????
2.[記憶]商中間有0的除法。(十位不夠除時要商0)
3.[記憶]0除以任何不為0的數(shù)都等于0。? ????
4.★[連除應(yīng)用題]。
5.[半價出售](原來的價格÷2=現(xiàn)在的價格)
6.記憶數(shù)量關(guān)系式:雞的總只數(shù)÷層數(shù)=每層的只數(shù)??
書的總本數(shù)÷書架的個數(shù)=每個書架上書的本數(shù)
電池的總個數(shù)÷每盒電池的個數(shù)=盒數(shù)
2、??
速度×?xí)r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跳繩的總個數(shù)÷幾分鐘=每分鐘跳的個數(shù)??????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打字的個數(shù)÷時間=每分鐘打字的個數(shù)
第二單元 年月日
【知識點】★認(rèn)識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計算經(jīng)過的天數(shù)。
1.[記憶]年分為平年、閏年;月分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個);
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個)
平年的2月有28天,閏年的2月有29天。
2.連續(xù)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
平年
第1季度
3、
第2季度
第3季度
第4季度
天數(shù)★
90
91
92
92
半年★
上半年181天
下半年184天
3.節(jié)日:元旦節(jié)1月1日、植樹節(jié)3月12日、國際勞動節(jié)5月1日、國際兒童節(jié)6月1日、建軍節(jié)8月1日、建黨節(jié)7月1日、國慶節(jié)10月1日、教師節(jié)9月10日等。
4.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公元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3年是64周年。(2013-1949=64)
6.計算天數(shù)[
4、分月計算] 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 份
6? 月
7? 月
8? 月
思
考
12日----30日
31天
1日-----17日
30-12+1=19天
31天
17天
合計:19+31+17=57天
第三單元 平移和旋轉(zhuǎn)
【知識點]】認(rèn)識平移和旋轉(zhuǎn);美麗的花邊。
注意點:平移后物體的形狀不變、大小不變。??? 鐘擺的運動是旋轉(zhuǎn)。
【常見錯誤】將下圖中的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
5、
癥狀一:方向混淆。
6、
診斷:物體或圖形的平移都是有方向的,本題中要求向右平移,而做的時候卻方向混淆,錯誤的向左平移了。
處方:平移的方向一般有上、向、左、右四種情況,在平移前一定要辨清方向再平移就可避免方向混淆了。
癥狀二:平移錯位。
7、
診斷:平移必須是沿著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移動,而此題在移的過程中不是水平移動,而是出現(xiàn)了錯位現(xiàn)象。
處方:在平移時確保圖形沿著方格圖的某一條橫線或豎線移動。
癥狀三:格子數(shù)錯。
8、
診斷:這一題把平移5個格子誤認(rèn)為兩個圖形相距5個格子。
處方:在圖形的平移時,我們可以看作一些關(guān)鍵點的平移,這一題中要求把圖形平移5格也就是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平移5格。
正確答案:將下圖中的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
9、
第四單元? 乘法
【知識點】兩位數(shù)乘整十?dāng)?sh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應(yīng)用。
1.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可能是三位數(shù),也可能是四位數(shù)。
2.驗算:交換兩個乘數(shù)的位置。
★3.連乘應(yīng)用題。38頁第6題、39頁第4題等。
數(shù)量關(guān)系式:每箱牛奶的瓶數(shù)×箱數(shù)=牛奶的瓶數(shù) ????單價×數(shù)量=總價
第五單元?
10、 觀察物體
【知識點】從正面、側(cè)面和上面觀察4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簡單描述看到的形狀。
比較幾個物體的正視圖(側(cè)視圖或上視圖)。
典型習(xí)題:1.從正面看下面的物體,哪幾個看到的是 ,在物體的括號里面畫“√”。
(√ ) ( √ ) (√ ) ( )
2.按要求畫出所看到的圖形形狀。
從正面看
從側(cè)面看
從上面看
第六單元? 千米和噸
【知識點】1.長度單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進率:1千米=1000米
數(shù)量關(guān)系式
11、:跑道一圈的長度×圈數(shù)=跑步的距離
2.質(zhì)量單位有:克、千克、噸 ???????????????????進率:1噸=1000千克
3.單位換算。大單位換算成小單位(乘它們之間的進率);小單位換算成大單位(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
第七單元 軸對稱圖形
【知識點】1.認(rèn)識軸對稱圖形 對折以后,折痕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2.能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圖形。
典型習(xí)題:在方格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具體畫圖中要注意動作分解:(1)找出所給圖形的關(guān)鍵點,如頂點、交叉點、端點;(2)數(shù)出圖形關(guān)鍵點到對稱軸的格數(shù)(即距離);(3)在對稱軸的另一側(cè)找出關(guān)鍵點的對
12、稱點;(4)按順序連接各點成線;(5)最后檢查一下,整體觀察,用手勢比劃一下對折情況。
第八單元 認(rèn)識分?jǐn)?shù)
【知識點】1.寫分?jǐn)?shù):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2.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是多少。(1)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用這個數(shù)除以分母,即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求出每份是多少。(2)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這個數(shù)除以分母,即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求出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出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分子求出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典型習(xí)題】
★+=1 -=
★1時的是( 45 )分
13、 思考過程:1時=60分;60÷4=15(分);15×3=45(分)
第九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知識點】1.面積的意義 物體表面的大小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平面圖形的大小是平面圖形的面積;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如觀察法、重疊法、數(shù)方格等等。
★2.面積單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用符號“cm2”表示。
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用符號“dm2”表示。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平方米用符號“m2”表示。
★3.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S
14、=α×b。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S=α×α。
★4.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典型習(xí)題:1.判斷: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和周長和面積相等。(×)
理由: 周長是16厘米。面積是16平方厘米。這兩種量單位不同,是不同類的兩種量,不能比較。
第十單元 統(tǒng)計
【知識點】
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1.移多補少 ;2.先合再分,總數(shù)÷份數(shù)=平均數(shù)
典型習(xí)題:1.池溏的平均水深140厘米,小華身高是145厘米。他下河玩水( )。
①不會有危險 ②可能有危險
2. 修路隊一周修路的情況如下表。
時間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米數(shù)
250
300
280 320 360 300 381
(1)(周日)修得最多,(周一)修得最少。
(2)平均每天修的米數(shù)大概在(250)到(381)之間。
(3)實際算一算,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50+300+280+320+360+300+381=2191(米)
2191÷7=313(米) ★提醒:數(shù)據(jù)較大,加法計算中易出錯,要認(rèn)真列豎式計算。
(4)照這樣計算,再修6天,還能修多少米?
313×6=187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