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guān)節(jié)骨折的康復(fù)
《踝關(guān)節(jié)骨折的康復(fù)》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踝關(guān)節(jié)骨折的康復(fù)(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踝 關(guān) 節(jié) 是 負 重 關(guān) 節(jié) , 一 旦 骨 折 就 是 關(guān) 節(jié) 內(nèi)骨 折 。 若 對 位 不 好 , 將 形 成 創(chuàng) 傷 性 關(guān) 節(jié) 炎 ,使 傷 踝 腫 、 痛 、 僵 硬 , 行 走 困 難 痛 苦 極 大 。 踝 關(guān) 節(jié) 損 傷 多 為 骨 與 韌 帶 聯(lián) 合 損 傷 , 單 純針 對 骨 骼 治 療 , 難 有 良 好 效 果 。 踝 關(guān) 節(jié) 由 脛 、 腓 骨 與 距 骨 滑 車 組 成 , 脛 骨 下 端 呈四 角 形 , 內(nèi) 側(cè) 面 向 下 突 出 為 內(nèi) 踝 。 腓 骨 下 端 為 錐形 , 稱 為 外 踝 , 比 內(nèi) 踝 長 而 顯 著 。 也 有 稱 脛 骨 下端 后
2、 方 骨 突 為 后 踝 , 脛 骨 前 方 骨 突 為 前 踝 踝 關(guān) 節(jié) 為 屈 戍 關(guān) 節(jié) , 主 要 為 負 重 。 關(guān) 節(jié) 軸 橫 貫 距骨 的 額 狀 軸 上 ,主 要 運 動 為 背 伸 或 跖 屈 踝 關(guān) 節(jié) 內(nèi) 側(cè) 三 角 韌 帶 、 外 側(cè) 三 韌 帶 跗 骨 間 三 關(guān) 節(jié) 、 跗 跖 關(guān) 節(jié) 其 旋 轉(zhuǎn) 軸 與 地 面 平 行 , 與 小 腿 縱 軸 垂 直 相 交 。 繞 此 軸 足 可在 矢 狀 面 上 作 伸 屈 活 動 踝 關(guān) 節(jié) 矢 狀 面 不 同 于 人 體 正 中 矢 狀 面 , 踝 關(guān) 節(jié) 橫 軸 外 側(cè) 端朝 下 偏 后 , 與 小 腿 軸 線 冠 狀
3、 面 交 角 79 ( 68 88 ) 。 橫 貫 內(nèi) 外 踝 的 頂 端 踝 關(guān) 節(jié) 屈 伸 時 在 水 平 面 上 足 相 對 于 相 對 于 小 腿 矢 狀 面 有 內(nèi)收 和 外 展 的 活 動 , 足 背 屈 兼 外 展 , 足 跖 屈 兼 內(nèi) 收 , 即 繞 小腿 的 旋 轉(zhuǎn) , 平 均 19 , 扭 力 矩 78N.m。 內(nèi) 收 外 展 的 程 度 取 決 于 踝 關(guān) 節(jié) 旋 轉(zhuǎn) 軸 的 傾 斜 度 , 及 負 重 程度 。 主 要 由 脛 距 關(guān) 節(jié) 負 重 , 腓 骨 承 受 少 量 重 量Lambert研 究 發(fā) 現(xiàn) 靜 態(tài) 下 , 腓 骨 承 受 小 腿 1/6的 重 量
4、,主 要 通 過 腓 骨 和 距 骨 間 的 斜 坡 形 關(guān) 節(jié) 傳 導(dǎo) , 另 有小 部 分 經(jīng)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向 上 沿 腓 骨 傳 導(dǎo) 至 上 脛腓 關(guān) 節(jié) , 而 很 少 通 過 骨 間 膜 向 上 傳 導(dǎo) 。腓 骨 除 維 持 踝 關(guān) 節(jié) 穩(wěn) 定 外 , 也 承 擔(dān) 負 重 功 能 , 如 腓骨 骨 折 后 重 疊 縮 短 或 旋 轉(zhuǎn) , 則 外 踝 上 移 , 踝 穴 增寬 , 距 骨 外 移 , 導(dǎo) 致 踝 關(guān) 節(jié) 退 行 性 改 變 。 踝 關(guān) 節(jié) 的 活 動 是 在 負 重 下 進 行 , 所 以 穩(wěn) 定 性 極 為重 要 。 脛 腓 骨 下 端 由 韌 帶 緊
5、 密 聯(lián) 合 構(gòu) 成 踝 穴 和 下 脛 腓 關(guān)節(jié) 踝 關(guān) 節(jié) 的 穩(wěn) 定 依 賴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維 持 踝 穴 的 完整 , 脛 腓 側(cè) 副 韌 帶 及 關(guān) 節(jié) 囊 維 持 距 骨 在 踝 穴 的 位置 。 下 脛 腓 韌 帶 : 前 、 后 脛 腓 韌 帶 ( 脛 腓 骨 下 端 , 前后 各 一 ) ; 骨 間 韌 帶 ( 增 厚 的 骨 間 膜 , 其 纖 維 自脛 骨 向 下 、 外 斜 至 腓 骨 ) ; 橫 韌 帶 ( 粗 壯 、 脛 腓韌 帶 下 方 , 起 自 外 踝 , 止 于 脛 骨 關(guān) 節(jié) 面 的 后 緣 ,即 加 強 脛 腓 后 韌 帶 , 又 使 踝
6、穴 后 緣 向 下 延 伸 ) 下 脛 腓 關(guān) 節(jié) : 無 軟 骨 、 無 滑 膜 , 僅 為 韌 帶 聯(lián) 合 。踝 背 屈 時 內(nèi) 外 踝 間 稍 有 分 離 , 踝 跖 屈 時 合 攏 。 正常 范 圍 : 0.131.8mm, 下 脛 腓 前 韌 帶 斷 裂 , 其 距離 可 增 至 4mm, 如 骨 間 韌 帶 同 時 斷 裂 , 其 距 離 可增 至 5mm。 Wilson(1975)指 出 , 在 小 腿 內(nèi) 旋 20 照 踝 關(guān) 節(jié) 正位 片 , 脛 腓 骨 之 間 寬 度 如 大 于 3mm, 應(yīng) 診 斷 為 下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分 離 。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不
7、 僅 保 持 踝 關(guān) 節(jié) 的 穩(wěn) 定 , 也 使 其具 有 一 定 的 彈 性 , 使 距 骨 在 踝 穴 內(nèi) 能 進 行 前 后 、上 下 、 旋 轉(zhuǎn) 和 側(cè) 方 活 動 。 關(guān) 節(jié) 囊 和 內(nèi) 、 外 側(cè) 副 韌 帶 維 持 距 骨 在 踝 穴中 的 穩(wěn) 定 。 其 中 外 側(cè) 副 韌 帶 的 作 用 最 大 。 Yablon( 1977) 實 驗 研 究 切 斷 三 角 韌 帶 或內(nèi) 踝 不 造 成 明 顯 的 踝 關(guān) 節(jié) 不 穩(wěn) 定 ; 切 斷 外側(cè) 副 韌 帶 , 產(chǎn) 生 30 外 旋 不 穩(wěn) , 切 除 外 踝產(chǎn) 生 明 顯 的 旋 轉(zhuǎn) 和 外 翻 不 穩(wěn) 。 他 強 調(diào) 外 踝對
8、 維 持 踝 關(guān) 節(jié) 穩(wěn) 定 是 一 關(guān) 鍵 結(jié) 構(gòu) 。 踝 關(guān) 節(jié)骨 折 移 位 , 要 首 先 予 以 準 確 復(fù) 位 和 堅 強 的內(nèi) 固 定 。 脛 骨 下 端 關(guān) 節(jié) 面 ( 11x13cm) 略 大 于 膝 髖關(guān) 節(jié) , 單 位 面 積 負 重 小 于 膝 髖 關(guān) 節(jié) , 原 發(fā)性 骨 性 關(guān) 節(jié) 炎 比 膝 髖 關(guān) 節(jié) 少 。 如 發(fā) 生 關(guān) 節(jié) 傾 斜 和 移 位 單 位 面 積 所 受 應(yīng) 力 ,明 顯 增 加 。 Reide等 研 究 距 骨 外 移 1mm, 接觸 面 積 減 少 42%。 所 以 骨 折 后 對 位 要 準 確 。 外 踝 與 腓 骨 干 有 1015
9、的 外 翻角 , 如 在 復(fù) 位 和 內(nèi) 固 定 時 , 使 此角 減 少 會 使 踝 穴 變 窄 , 影 響 踝 關(guān)節(jié) 活 動 。 踝 關(guān) 節(jié) 約 有 60 活 動 度 , 背 屈 占 1/3, 跖 屈占 2/3。 Inman( 1976) 測 量 距 骨 滑 車 關(guān) 節(jié) , 其 外側(cè) 的 曲 率 半 徑 比 內(nèi) 側(cè) 大 , 和 斜 向 的 踝 關(guān) 節(jié)運 動 軸 線 形 成 一 個 基 底 在 外 的 圓 錐 體 , 而不 是 內(nèi) 外 側(cè) 相 等 的 圓 柱 體 。 在 伸 屈 活 動 中外 側(cè) 的 活 動 范 圍 比 內(nèi) 側(cè) 的 大 。 所 以 踝 關(guān) 節(jié)背 屈 時 外 旋 , 跖 屈 時
10、 內(nèi) 旋 。 其 旋 轉(zhuǎn) 角 度19 ( 1325) 。 踝 關(guān) 節(jié) 運 動 與 距 下 關(guān) 節(jié) 及 足 的 活 動 是 聯(lián) 合的 。 踝 關(guān) 節(jié) 跖 屈 時 , 足 內(nèi) 翻 、 內(nèi) 旋 ; 踝 關(guān) 節(jié) 背屈 時 , 足 外 翻 、 外 旋 。 踝 背 屈 時 , 足 外 側(cè)緣 抬 高 , 內(nèi) 側(cè) 緣 降 低 , 足 尖 ( 底 ) 朝 外 ,稱 為 旋 前 ; 踝 跖 屈 時 , 足 內(nèi) 側(cè) 緣 抬 高 , 外側(cè) 緣 降 低 , 足 尖 ( 底 ) 朝 內(nèi) , 稱 為 旋 后 。 初 時 按 形 態(tài) 分 類 : 穩(wěn) 定 、 不 穩(wěn) 定 ; 單 、 雙 、 三 踝 骨 折 Ashhurs&Br
11、omer( 1922) 按 病 因 分 為 外 展 、 外 旋 、 內(nèi) 收和 垂 直 壓 縮 四 型 , 前 三 型 又 按 嚴 重 程 度 分 為 3度 。 對 下 脛腓 聯(lián) 合 的 分 離 重 視 不 足 。 Lauge-Hansen( 1942) 將 踝 關(guān) 節(jié) 骨 折 分 為 5類 , 名 稱 的前 半 為 受 傷 時 足 的 位 置 , 后 半 為 外 力 的 方 向 。 能 表 明 受 傷時 足 的 姿 勢 , 外 力 的 方 向 , 韌 帶 損 傷 與 骨 折 間 的 關(guān) 聯(lián) , 能闡 明 骨 折 的 過 程 與 程 度 。 對 手 法 整 復(fù) 幫 助 很 大 。 Danis -
12、 Weber 分 型 法 : Danis ( 1949) 新 用 , Weber改進 , 為 A-O系 統(tǒng) 采 用 。 簡 明 。 對 手 術(shù) 的 選 擇 明 確 、 實 用 、方 便 、 容 易 掌 握 。 有 助 于 決 定 是 否 需 要 手 術(shù) 。 旋 前 -外 展 型 : 足 在 旋 前 位 , 距 骨 在 踝 穴 內(nèi) 強 力 外 展 。 造 成 三 角 韌 帶 緊張 引 起 撕 脫 傷 或 內(nèi) 踝 撕 脫 骨 折 , 為 度 ; 暴 力 加 大 , 撕 裂 前 脛 腓 韌 帶 、前 后 下 脛 腓 韌 帶 及 骨 間 韌 帶 , 造 成 下 脛 腓 聯(lián) 合 不 全 分 離 , 完
13、全 分 離 ,或 發(fā) 生 后 踝 撕 脫 骨 折 , 為 度 ; 外 展 應(yīng) 力 未 使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分 離 ,而 使 骨 質(zhì) 脆 弱 的 外 踝 在 關(guān) 節(jié) 面 上 0.5-1cm處 形 成 短 斜 行 或 蝶 形 骨 折 , 骨折 片 位 于 外 側(cè) , 此 為 度 。 旋 前 -外 旋 型 : 足 在 旋 前 位 , 距 骨 外 旋 , 造 成 三 角 韌 帶 撕 脫 或 內(nèi) 踝 骨 折 , 為 度 ; 暴 力 加 大 , 距 骨 外 旋 時 分 別 撕 脫 前 脛 腓 韌 帶 和 骨 間 韌 帶 , 發(fā) 生 下 脛 腓韌 帶 聯(lián) 合 的 不 完 全 分 離 , 或 撕
14、脫 脛 骨 下 端 的 腓 骨 切 跡 的 前 唇 上 附 著 處( Tillux frac) , 為 度 ; 暴 力 進 而 旋 轉(zhuǎn) 腓 骨 , 造 成 腓 骨 高 位 螺 旋 形 骨折 , 最 低 也 在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上 2.5cm, 甚 至 高 達 腓 骨 頸( Masonneuve frac) ,骨 折 線 自 前 緣 向 遠 端 后 方 皮 質(zhì) , 為 度 ; 如 在 度基 礎(chǔ) 上 , 撕 裂 后 脛 腓 韌 帶 發(fā) 生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完 全 分 離 或 后 唇 骨 折 , 骨 折 塊多 半 超 過 25%脛 骨 下 方 關(guān) 界 面 , 為 度 。 旋
15、后 -內(nèi) 收 型 : 足 在 旋 后 位 , 距 骨 強 力 內(nèi) 收 , 造 成 外 側(cè) 副 韌 帶 撕 裂 或 外 踝 撕 脫骨 折 , 骨 折 線 在 踝 關(guān) 節(jié) 平 面 以 下 或 外 踝 尖 端 , 為 度 ; 暴 力 繼 續(xù) 距 骨 推 擠 內(nèi)踝 發(fā) 生 垂 直 或 斜 形 骨 折 , 度 。 旋 后 -外 旋 型 : 足 在 旋 后 位 , 距 骨 強 力 外 旋 , 產(chǎn) 生 下 脛 腓 前 韌 帶 損 傷 或 在脛 骨 或 腓 骨 附 著 處 撕 脫 骨 折 , 為 度 ; 暴 力 繼 續(xù) , 產(chǎn) 生 外 踝 螺 旋 性 骨 折 ,折 線 從 脛 骨 關(guān) 節(jié) 平 面 向 近 端
16、后 方 延 伸 , 為 度 ; 如 發(fā) 生 下 脛 腓 后 韌 帶 斷 裂或 脛 骨 后 踝 骨 折 , 此 時 后 踝 骨 折 塊 被 完 整 的 后 韌 帶 與 外 踝 連 在 一 起 , 向 后外 方 移 位 , 為 度 ; 在 此 基 礎(chǔ) 上 , 再 發(fā) 生 三 角 韌 帶 撕 裂 或 內(nèi) 踝 骨 折 , 為 度 。 垂 直 壓 縮 型 : 足 在 不 同 的 伸 屈 位 置 , 遭 受 垂 直 暴 力 所 致 。 足 在 中 立位 時 暴 力 沿 肢 體 縱 軸 傳 導(dǎo) , 距 骨 滑 車 劈 碎 脛 骨 下 關(guān) 節(jié) 面 , 嵌 入 脛 骨下 干 骺 端 松 質(zhì) 骨 中 。 背 屈
17、位 時 產(chǎn) 生 脛 骨 下 關(guān) 節(jié) 面 前 緣 骨 折 , 跖 屈 位時 產(chǎn) 生 后 緣 骨 折 。 據(jù) 統(tǒng) 計 , 按 Lauge-Hansen分 類 法 ,踝 關(guān) 節(jié) 骨 折 各 型 的 發(fā) 生 率 , 以 旋 后 -外旋 型 最 多 見 ( 5060%) ,旋 后 -內(nèi) 收 型次 之 ( 20%) , 其 余 20%為 旋 前 -外 展型 和 旋 前 -外 旋 型 。 根 據(jù) 腓 骨 骨 折 的 位 置 和 脛 距 關(guān) 節(jié) 面 的 關(guān) 系 將 踝 關(guān) 節(jié) 骨 折 分 為 3型 : A型 : 腓 骨 骨 折 線 在 踝 關(guān) 節(jié) 平 面 以 下 , 內(nèi) 踝 無 骨 折 或 為 距 骨 頂 處
18、 的 垂直 或 斜 行 骨 折 ; 脛 骨 后 緣 及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多 半 完 整 。 旋 后 應(yīng) 力 造 成 。 B型 : 正 位 于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上 方 水 平 的 腓 骨 骨 折 , 伴 有 內(nèi) 踝 撕 脫 骨折 或 僅 有 三 角 韌 帶 損 傷 ; 脛 骨 后 緣 完 整 或 有 后 脛 腓 韌 帶 撕 脫 的 三 角 骨塊 ; 下 脛 腓 韌 帶 約 有 50%損 傷 , 如 外 踝 螺 旋 性 骨 折 起 自 踝 關(guān) 節(jié) 平 面 以下 , 前 韌 帶 聯(lián) 合 完 整 ; 如 骨 折 線 起 自 踝 關(guān) 節(jié) 平 面 , 前 韌 帶 聯(lián) 合 部 分 或
19、完 全 撕 裂 , 也 可 為 下 脛 腓 韌 帶 自 附 著 點 撕 脫 。 外 旋 應(yīng) 力 造 成 。 C型 : 腓 骨 骨 折 在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上 方 與 腓 骨 頭 間 的 任 何 部 位 。 也 可發(fā) 生 下 脛 腓 關(guān) 節(jié) 脫 位 ; 內(nèi) 踝 撕 脫 骨 折 或 三 角 韌 帶 損 傷 ; 脛 骨 下 端 后 外側(cè) 有 骨 折 塊 ;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多 半 撕 裂 。 外 旋 應(yīng) 力 和 某 種 沖 擊 暴 力 的合 并 作 用 。 Weber 認 為 : 踝 關(guān) 節(jié) 有 一 處 以 上 骨 折 或 韌 帶 損 傷 就 是 手 術(shù) 絕 對 適 應(yīng) 癥
20、。踝 關(guān) 節(jié) 和 下 脛 腓 韌 帶 聯(lián) 合 的 損 傷 嚴 重 程 度 , 由 A至 C型 逐 漸 加 重 。 腓骨 骨 折 線 越 高 , 下 脛 腓 韌 帶 損 傷 越 重 。 Uppsala統(tǒng) 計 611例 踝 關(guān) 節(jié) 骨 折 , B 型 56%; A型 25%; C型 13。 評 定 : 病 人 的 一 般 情 況 了 解 骨 折 的 種 類 、 程 度 , 時 間 ; 骨 折 的 治 療 情 況 : 手 術(shù) 、 固 定 及 時間 現(xiàn) 存 功 能 障 礙 情 況 : 種 類 、 程 度 患 側(cè) 下 肢 的 情 況 : 髖 、 膝 ; 肌 力 步 態(tài) : 原 則 : 促 進 骨 折 愈
21、 合 , 恢 復(fù) 肢 體 功 能 復(fù) 位 骨 科 的 任 務(wù) 固 定 功 能 鍛 煉 康 復(fù) 科 的 任 務(wù) 藥 物 治 療 了 解 骨 折 的 愈 合 過 程 和 愈 合 條 件 知 道 每 項 治 療 步 驟 和 治 療 措 施 可 能 引 起 的 影 響 在 骨 折 愈 合 的 不 同 階 段 和 針 對 不 同 情 況 采 取 恰當(dāng) 的 治 療 措 施 和 康 復(fù) 治 療 方 法 , 才 能 使 骨 折 順利 愈 合 , 肢 體 功 能 逐 步 恢 復(fù) 正 常 。 腫 脹 疼 痛 傷 口 感 染 關(guān) 節(jié) 活 動 障 礙 肌 力 減 低 運 動 協(xié) 調(diào) 性 降 低 運 動 耐 力 減 低
22、 周 圍 神 經(jīng) 損 傷 骨 折 延 遲 愈 合 異 常 骨 化 肌 肉 攣 縮 心 理 問 題 指 掌 骨 4-8 骨 盆 6-10趾 跖 骨 6-8 股 骨 頸 12-24腕 舟 骨 10 股 骨 粗 隆 間 6-10尺 橈 骨 干 8-12 股 骨 干 8-14, 小 兒 3-5橈 骨 遠 端 3-4 脛 骨 上 端 6-8肱 骨 髁 上 3-4 脛 骨 干 8-12肱 骨 干 5-8 脛 骨 遠 端 6-8肱 骨 近 端 4-6 跟 骨 6鎖 骨 5-7 脊 柱 10-12 骨 折 的 程 度 , 部 位 , 類 型 合 并 軟 組 織 損 傷 的 種 類 , 部 位 , 類 型 ,
23、程 度 骨 折 初 期 處 理 ( 復(fù) 位 、 固 定 ) 的 水 平 高 低 骨 折 愈 合 的 過 程 與 程 度 血 腫 期 : 表 現(xiàn) 為 腫 脹 、 疼 痛 、 傷 口 未 愈 合 、 功 能 障 礙 。 治 療 為 超 短 波 、 紫 外 線 、 磁 療 , 及 抬 高 患 肢 、 肌 肉 的 等 長 收 縮 、 相 鄰 關(guān) 節(jié) 的 被 動 和 主 動 運 動 等 骨 痂 形 成 期 : 骨 折 未 愈 合 。 肌 肉 訓(xùn) 練 以 等 長 為 主 , 適 度 進 行 等 張 訓(xùn) 練 和 關(guān) 節(jié) 范 圍 擴 展 訓(xùn) 練 。骨 痂 塑 性 期 ; 骨 折 愈 合 , 內(nèi) 外 固 定 去
24、 除 前 后 。 關(guān) 節(jié) 范 圍 的 擴 展 訓(xùn) 練 、 肌 肉 力 量 增 強 訓(xùn) 練 、 協(xié) 調(diào) 性 訓(xùn) 練 和 耐 力 訓(xùn) 練 , 肢 體 使 用 功 能 的 訓(xùn) 練 ( 日 常 生 活 的 訓(xùn) 練 和 職 業(yè) 技 能 的 訓(xùn) 練 ) 物 理 治 療 : 1、 熱 療 : 消 炎 、 消 腫 、 止 痛 蠟 療 紅 外 線 超 短 波 磁 療 2、 冷 療 冰 敷 、 冷 風(fēng) 3、 電 療 : 止 痛 、 松 解 斑 痕 音 頻 超 聲 運 動 療 法 : 主 動 運 動 : 單 純 主 動 助 力 阻 力 被 動 運 動 : 注 意 足 與 踝 的 聯(lián) 合 , 力 要 用 到該 用 的
25、 地 方 關(guān) 節(jié) 松 動 術(shù) : 能 增 加 關(guān) 節(jié) 活 動 范 圍 , 其 活 動 包 括 :生 理 性 活 動 : 關(guān) 節(jié) 各 軸 向 的 運 動 : 屈 曲 、 伸 展 、 外 展 、 內(nèi) 收 、 內(nèi) 外 旋 轉(zhuǎn)等 。 可 主 動 或 被 動 完 成非 生 理 性 活 動 : 軸 向 牽 拉 、 擠 壓 ; 關(guān) 節(jié) 兩 端 的 錯 動 ( 前 -后 、 左 -右 、 ) ;軸 向 旋 轉(zhuǎn)施 術(shù) 時 , 術(shù) 者 設(shè) 法 穩(wěn) 定 關(guān) 節(jié) 近 端 , 握 持 關(guān) 節(jié) 遠 端 肢 體 進 行 操作 , 其 運 動 節(jié) 律 約 1-2秒 鐘 1次 , 每 次 5-10分 鐘 為 宜 , 強 度以 病 人 耐 受 為 度 , 逐 漸 增 加 支 具 治 療 : 1、 矯 正 畸 形 , 足 下 垂 、 內(nèi) 外 翻 2、 增 加 助 力 , 動 力 支 具 3、 增 加 阻 力 , 阻 力 支 具 注 意 點 : 1、 骨 折 愈 合 情 況 , 康 復(fù) 治 療 要 有 階 段 性 2、 踝 關(guān) 節(jié) 與 整 個 肢 體 的 關(guān) 系 3、 關(guān) 節(jié) 活 動 能 力 與 關(guān) 節(jié) 穩(wěn) 定 性 的 關(guān) 系 4、 關(guān) 節(jié) 活 動 與 肌 力 的 關(guān) 系 5、 被 動 活 動 時 外 力 作 用 點 的 問 題 謝 謝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30篇文學(xué)名著開場白
- 初中語文答題技巧:現(xiàn)代文閱讀-說明文閱讀知識點總結(jié)
- 初中語文作文十大??荚掝}+素材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描寫冬天的好詞、好句、好段總結(jié)
- 初中語文必考名著總結(jié)
- 初中語文作文常見主題總結(jié)
- 初中語文考試??济偨Y(jié)
- 初中語文必考50篇古詩文默寫
- 初中語文易錯易混詞總結(jié)
- 初中語文228條文學(xué)常識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30組可以用古詩詞當(dāng)作文標題
- 初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七大類別總結(jié)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100個文藝韻味小短句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33套答題公式
- 初中語文228條文學(xué)常識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