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語文閱讀題精練: 壽山石默想》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2高考語文閱讀題精練: 壽山石默想(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壽山石默想
小山
美石的結晶,源于火焰的洗禮。瑰麗的壽山石,我細細打量它的通體,其神秘的紋理和不確切、不可捉摸的色彩,太讓我驚嘆大自然的偉力。而壽山石破土而出,卻是人間一個蹊蹺。據說是和尚們依山修廟,揭去山的植被又鑿掉許多巖層,于是寶石的礦脈顯現。
但是,最貴重的石種,埋藏于山腳田間,溪水潺潺,蜿蜒繞行,石頭像嬰兒隨流水嬉鬧來到田埂河沿,耕田人彎身撿起,看著美麗生動,傳閱于鄰里。石頭不是孤單的,農人們稍加仔細,又可尋到同樣區(qū)別于普通卵石的這種美石。幾代后,該石價格飆升,命名“田黃”。
怎么說,這種石頭都是從暗處走出到明處,成為人世一種稀罕之物了。
其實
2、想要描述壽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不恰當的比喻很多,這里不必引述,因為不對等的對比,常常是人類可笑的附會。面對高級的東西,假如我們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完全可以沉默就表示尊重了,何必勉強自己大有局限的智能?石頭就是石頭,過多的定語和形容詞也許只是增加了繁瑣,敗壞了它們天然的質樸簡潔。在形狀上,壽山石并無什么特殊,如果人類不剝開泥土或者礫巖裹挾,
它們混同凡塵自在,誰又能指認出其寶貴的本質?
然而,人類不僅把它們提取出來,欣喜這寶物的存在,還使它們的價格遞增。寶石當然可以分出等次,珍稀程度取決于它們自身的質量,這原本不算錯的。我不能忍受的是,它們被賦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價顯示出富貴與一般
3、來,這就完全違背了石頭本身的平等意識。它們同處于山體田地里,小國寡民,雞犬相聞,從無相互鄙夷或爭斗,即使碰撞呼應,也如同風雨私語,彼此的共存乃天地造化的美意。
可人們大傷其腦筋來,把石頭琢磨出自己要的形態(tài),或治印送與皇上,或雕刻成藝術品對達官貴人獻殷勤,或者用小技鏤刻成掌上玩物、案幾飾物,以為如此石頭就身價倍增,有蓬蓽生輝之功績了。嘖,不知道石頭們究竟感激不感激?當然,琢玉成器是大功,果真內在的生命被完好發(fā)現,因雕刻而出世,那簡直形同靈魂復活!但,工匠既凡心功利,石頭又如何超凡脫俗?
我若是一塊壽山石,我不愿意被如此寄寓富貴悠閑、人為改造得千嬌百媚??嘈毯ξ沂ヌ烊?。成為皇帝印
4、璽如何?他下的諭旨即使是金科玉律,未必不傷害天良。皇帝腐朽,印章孤寡于陳年舊制中,成了木乃伊。被供奉達官顯貴更可悲了,非君子之交,不過被當成卑鄙交易的一部分,即使在堂皇案幾上落座,也是藏污納垢的明證,從此墮入污泥!至于雕蟲之人,主觀任意把我變成個非我所愿的樣子,小家碧玉地袖珍于裝點之事,那種委屈連石頭心腸也是要暗自垂淚的,哀莫大于心死啊,人的愚昧常常讓自由的心靈窒息而萎頓。
1 / 3
我若是—塊壽山石,果然被人發(fā)現,發(fā)現者不知道我是珍寶,管他把我棄置門外被風雨剝蝕還是扔到墻頭上白白地再受日月育化,這對命運都不是最壞的。因為他們畢竟沒有破壞我,我還是囫圇原樸地活著,靈魂絲毫未損。
5、即使無人問津,我也樂得逍遙,再生百年千載,讓天地繼續(xù)養(yǎng)護我的靈性。而一旦發(fā)現我的是位癡情君子,懂得我的美好,視我為珍奇,他必定舍不得用我交換名利而付給他人。
石頭是不會腐爛的,時間和空間永遠編織它的搖籃,石頭的心意永遠存在。有時,時間和空間會給石頭—身青苔,那是陽光與露水給它披覆的錦繡,可比花朵或彩云,遠非桑麻可能媲美。
(節(jié)選自2005年《散文》第8期,有刪改)
18.“其實想要描述壽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請簡要概括作者這樣說的原因。(6分)
19.壽山石寧可被“棄置門外”,也不愿“雕琢成器”。
6、對此應當如何理解?(5分)
20.作者默想自己是一塊壽山石,表達出什么思想感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5分)
21.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文章開頭交代壽山石的由來,突出“自然的偉力”,這樣寫對全文結構安排有鋪墊和對照作用。
B.作者認為寶石的珍稀程度取決于它的自身質量,同時在不同用途上也能決定它們自身的價值。
C.作者不主張將壽山石琢磨出各種形態(tài),是因為壽山石無法超凡脫俗,壽山石的靈魂也無法復活。
D.本文以壽山石為線索,先寫壽山石的發(fā)現,接著寫壽山石
7、被人為利用,最后抒寫作者的思考。
E.文章末段指出“石頭的心意永遠存在”,真切地表達出對樸素自然之美的追求,深化了文章主題。
參考答案
18、①不對等的描述,常常是人類可笑的附會。
②過多的定語和形容詞也許只是增加了繁瑣,敗壞了它們天然的質樸簡潔。
③壽山石在形狀上并無什么特殊。
19、壽山石被“棄置門外”,本質沒有遭到破壞,守住了靈魂。而被“雕琢成器”,則“被賦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價顯示出富貴與一般來,這就完全違背了石頭本身的平等意識”。人為塑造的束縛,往往造成靈魂的悲劇。
20、表達了作者不愿追求功名利祿,不愿被人為塑造束縛,一心追求平等人格的思想感情。
這樣寫形象生動,表達自然,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借壽山石的默想,表達出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21、BC B.作者不主張“在不同用途上決定它們自身的價值”. C是因為作者不愿讓壽山石“寄寓富貴悠閑”,“人為改造得千嬌百媚”。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多謝您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