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三年級美術(shù)下冊 第20課《認識圖形標志》教案 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春)三年級美術(shù)下冊 第20課《認識圖形標志》教案 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春)三年級美術(shù)下冊 第20課《認識圖形標志》教案 人教版
教學(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看一看、認一認各種圖形標志,了解他們的不同含義,及其在我們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引導學生欣賞圖形標志,使學生了解圖形標志具有直觀、簡明、易懂、易記的特征。
教
學
重
難
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圖形標志。
教學難點:通過認識各種圖形標志,了解圖形標志的特點。
方
法
與
手
段
教師教具準備:各種圖形標志幻燈片、雙面膠等。
學生學具準備:尋找和收集所看到的圖形標志,并盡量了解它代表什么含義;水彩筆或油畫棒、素描紙等。
板書
2、設計
第20、認識圖形標志
特點:直觀 簡明 易懂 易記
(作品展示區(qū))
達標檢測
用簡單的圖形設計一個或多個圖形標志。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我的個性化修改
一、 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認識一些新朋友,這些新朋友能教會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大家想不想 認識呀?下面就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迎接它們吧……
教師引出課題:同學們,這些圖形朋友放在不同的公共場合就有了特殊的含義,這樣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圖形標志。
二、新授課
(一)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和理
3、解課本上的圖形標志在我們的書上,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圖形標志,你們知道它們 都表示什么意思嗎?
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二)歸納常見的幾種圖形標志類型
1、警告標志 (42種):是警告車輛、行人注意危險地點的標志,其形狀為頂角朝上的等邊三角形,其顏色為黃底、黑邊、黑圖案。
2、禁令標志 (35種):是禁止或限制車輛、行人交通行為的標志。其形狀大部分為圓形,也有頂角向下的等邊三角形,其顏色,除個別標志外,為白底、紅圈、紅杠、黑圖案、圖案壓杠。
3、指示標志(17種):是指示車輛、行人行進的標志。其形狀分為圓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其顏色為藍底、白圖案。 4、指路
4、標志(20種):是傳遞道路方向、地點、距離信息的標志。其形狀,除地點識別標志外,為長方形和正方形;其顏色,除里程碑、百米樁和公路界碑外,一般道路為藍底、白圖案,高速公路為 綠底、白圖案。
5、其它
學生討論,匯報結(jié)果
比一比,看圖,四人小組討論,哪一組說出的各種圖形標 志的意思最準確,數(shù)目最多,并告訴大家你們都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它們? (馬路、商廈、美術(shù)館、機場、輪渡、博物館……)
學生觀察、認識并且識記這些圖形標志。
商標、 校徽、會徽 、廣告宣傳 、天氣預報、各類銀行等標志
大屏幕出 示一些簡單的圖形標志,詢問學生: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你在哪兒
5、見過它?
請大家打開教材第30頁
考一考,看到這樣的圖形標志你要怎么辦?小組互相考察,看看同學認識圖形標志的情況。
教師出示幻燈片
歸納總結(jié)圖形標志的特點:直觀 簡明 易懂 易記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我的個性化修改
(四)、展示一些其他類型的標志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 生活中除了剛才我們認識的這些圖形標志外,還有很多其它的標志
A、這是一個什么標志呢?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 還有呢?看不出來了?綠色的圓形象什么?——手托著一滴水是什么意思呢?
對,它的意思就是人人動手節(jié)約每一滴水?,F(xiàn)在告訴老師這是什么標志?
B、出示
6、申辦奧運會會徽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 它的含義可多了,整個會徽由奧運五環(huán)色構(gòu)成,既象一個中國結(jié),又象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象征世界人民團結(jié)協(xié)作、交流發(fā)展,發(fā)揚奧林匹克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yè)要求:
1. 用簡單的圖形設計一個或多個圖形標志。
2.抓住圖形標志直觀、簡潔、易懂等特點。
3.選用合適的顏色和形狀來表現(xiàn)。
四:展評作業(yè): 展示交流作品。
五: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有個小水滴。
(地球)這個白色的圖案
學生答:是手
節(jié)約用水
學生:節(jié)水標志
出示課件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
出示課件
出示節(jié)水標志
教師用手擺出白色圖案的造型,給學生一點啟事
申辦奧運會會徽
教師翹翹大拇指
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做一次設計師?看設計師們把標志設計得多么精彩,真是了不起呀!。
上下樓梯請慢行、不要隨意亂扔紙屑、不許吃零食、不安全請勿靠近、不要大聲喧嘩……
教師將有特色的學生作品張貼在黑板上,并引導學生說說:你設計的是什么標志,為什么要這樣設計?你想把它放在哪里?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