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四年級語文《 爬山虎的腳》教案 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1-2022年四年級語文《 爬山虎的腳》教案 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2022年四年級語文《 爬山虎的腳》教案 人教版
教學要求
1.了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學習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朗讀課文,背誦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2.通過學文、觀圖和實際觀察,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一)學生小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然后回答爬山虎到底是動物還是植物?(是植物。)
(二)請五個同學每人讀
2、一個自然段。要求聲音宏亮,讀準字音。其它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爬山虎這種植物的哪兩部分?(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和腳。)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一)學生看生字表,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和需要注意的筆畫。
1.讀生字表中的字,口頭組詞。
2.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說說每個字的結(jié)構(gòu)和部首。
3.兩人一組,說說每個生字需要注意的筆畫和記法。
隙:右上邊的“小”不要寫勾。右半部分的記法是“小日小”。
拂:筆順不要寫錯。第六筆是“ ”,第七筆是“丿”。最后兩筆不要都寫成豎。第六筆中的第二個折要寫短一些。
漾:右上邊是禿尾巴羊,右下邊是“永”。“永”的第二筆“橫折”中的橫要寫得短。注意不要寫成“水”
3、。
柄:右邊“丙”里的“人”,最后一點不要和勾連起來?!氨痹谶@里當“把兒”講。
萎:容易寫得很長,各部分要盡量寫扁。第八筆是捺,不要寫成點。
(二)讀詞語卡片。
舒服 空隙 漾起 葉柄 刀柄 把柄 嫩莖 均勻
拂過 吹拂 萎了 枯萎 休想 蕩漾 重疊 新鮮
枝狀 觸角 痕跡 牢固 瞧不起
(三)抄寫本課后第4題讀讀寫寫的詞語。
三、學習課文一至二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1、2自然段,想每段各寫了什么?(第一段寫了爬山虎生長在什么地方。第二段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
(二)重點學習第二段,了解課文從哪幾
4、個方面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練習給第二段分層。
1.聽讀第二段,標出共有幾句話。(四句)
2.默讀第二段,想想每句話說的什么意思。(第一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的顏色變化;第二句說的是長大了的葉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說了葉子綠得新鮮和排列情況;第四句寫了葉子的動態(tài)。)
3.用“‖”給第二段分層。(可以分成三層。第一層是第一句話;第二層是二、三兩句;第三層是第四句。)
教師問:為什么把二、三兩句合成一層?(因為這兩句都說的是長大了的葉子什么樣,綠的顏色和怎樣排列的。意思上連得很緊密。)
4.請一位朗讀語氣好的同學讀第二段,其它同學閉眼聽讀,頭腦中要想象出一幅畫:青翠欲滴的滿墻綠葉,鋪得是那樣均勻,
5、排列是那樣整齊,看著是那樣舒服,微風一吹,漾起波紋。
5.每人說一個比喻句,把爬山虎的葉子可以比喻成什么?要求用的比喻詞不能一樣。(猶如碧綠的湖水,好像農(nóng)田中綠油油的禾苗;如同人工培植的草坪;像從飛機上看到的一片樹林。)
6.練習朗讀。爬山虎的葉子這樣好看,真像一幅神奇的畫面,請幾個同學讀這一段,看誰的語氣最好,把爬山虎的葉子讀得最美。
四、反饋驗收
(一)聽寫本課的生字新詞。聽寫第二段最后一句話。
(二)練習背誦第2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了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學習作者圍繞爬山虎的腳這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6、。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朗讀課文,背誦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
2.通過學文、觀圖和實際觀察,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入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本課是圍繞哪一個意思寫的呢?(圍繞爬山虎的腳寫的)從哪兒看出來的?(題目)默讀課文,想一想哪幾段是圍繞爬山虎的腳的。(3~5自然段。)
二、總結(jié)“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方法
(一)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呢?作者首先確定了“要寫的是什么”。(
7、板書)爬山虎這種植物在我國各地都有,為綠化祖國,美化環(huán)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一般看到的只是那滿墻碧綠的葉子,從小到大,從紅到綠,又從綠到紅,最后掉光。有人也曾感到奇怪,不知它們?yōu)槭裁茨苣菢永喂痰劁佋诖怪钡膲Ρ谏?,不管多大的暴風雨也不會把它們打落下來。但卻很少有人扒開那密密的葉子仔細觀察研究一下。本文的作者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寫出了這樣生動有趣的文章。我們要學習作者這種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二)要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不光要想好自己要寫的是什么,還要根據(jù)要寫的意思選擇好內(nèi)容。(板書:選擇好內(nèi)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要寫爬山虎的腳,選擇了哪些內(nèi)容呢?
1.請三個同學分別讀
8、3、4、5自然段,大家想:每段主要說了什么?
(1)分小組討論這三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請各組選派代表說一說。
(第3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爬山虎什么樣;第4自然段寫了爬山虎是怎樣爬的;第5自然段寫了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什么不同的結(jié)果。)
(三)作者選擇好了要寫的內(nèi)容,還要安排好寫的順序,這樣才能表達得更清楚,更有條理。本文的作者是怎樣安排順序的呢?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一)默讀第3自然段,共有幾句話。(6句)
(二)這6句話分別說了哪幾個意思?(一、二句寫了作者發(fā)現(xiàn)爬山虎有腳;三、四句寫了爬山虎的腳長的位置和形狀;第五句寫了爬山虎腳的顏色。)
(三)指導朗
9、讀。當作者發(fā)現(xiàn)爬山虎是有腳的,知道了爬山虎之所以能在墻上爬的秘密后,他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非常驚喜。)
1.學生小聲練習讀出驚喜的語氣。
2.教師范讀。第一句中“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要讀出疑惑的語氣。第二句中“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尤其是“有腳的”三個字語氣更要強烈。
(四)在書上畫出爬山虎的腳長的位置。注意要畫準確。(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要通過看圖或投影讓學生清楚爬山虎的腳到底長在什么地方。弄清“莖”、“葉柄”、“反面”這幾個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要給學生直觀印象。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加上手勢說說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地方。
(五)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子
10、的呢?學生在書上畫下來。(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學生看圖加深理解,產(chǎn)生直觀印象。作者在這里還用了一個比喻:“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換句話說:爬山虎的腳就像六七根蝸牛的觸角;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的腳什么樣。
(六)爬山虎的腳是什么顏色的?(像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
(七)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和顏色。
(八)再請兩個同學讀這一自然段,要讀出語氣。(第二句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后面幾句要讀得像解說員一樣,介紹要清楚。)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一)請一個同學讀第4自然段,然后請其他同學說一說這段主要寫了什么。(爬山虎的腳是怎么往墻上
11、爬的。)
(二)讀這段中的第三句話:“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這句中的“這樣”指的是怎樣爬?從上文找答案,劃在書上。(前面的兩句話。)全班一齊讀一讀。
(三)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四)請兩個同學用動作演示:面向黑板站好,用手巴住黑板,然后十指彎曲,手臂和身子慢慢貼到黑板上。再用同樣的動作一下一下往上爬。全班同學齊讀(或背誦)這一部分。說說“手指、臂、身子、黑板”在演示中好比是什么。
(五)每個同學都要邊背邊演示動作。
(六)齊讀最后一句話,說說為什么看到那些細小的腳就會使人想起蛟龍的爪子?(太像了。)當兩種事物很相像的時候,就可以用比喻句來
12、形容。請同學們把這句話改成比喻句。(爬山虎那細小的腳就像圖畫上蛟龍的爪子。)把比喻句中的“就像”換一個詞,句子內(nèi)容不能變,可以換成哪些詞?學生練習說句子。(“好像”、“像”、“猶如”、“如同”、“像……似的”)
五、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一)一人讀,其它同學說說這一段主要說了什么?(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和沒觸著墻的結(jié)果不同。)
(二)看投影:
1.填空。
2.回答問題
(1)“灰色的腳”指什么?原來是什么顏色?
(2)從哪兒能看出爬山虎的腳扒在墻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六、再讀課文三、四、五段,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qū)懪郎交⒌?/p>
13、腳的
七、從全文來看,作者是圍繞爬山虎的腳這個意思來寫的,但為什么還要用那么多的筆墨來寫爬山虎的葉子(分小組討論)
原因有三:
(一)因為平時人們看到的都是爬山虎的葉子,課文就從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入手,使人讀起來感到親切、熟悉。
(二)爬山虎這種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和對人類最有貢獻的部分就是葉子。
(三)用葉子來襯托爬山虎腳的重要,如果沒有爬山虎的腳,就不會有綠得那樣新鮮,看著那樣舒服,鋪得那樣均勻,蕩漾得那樣好看的綠葉。
附送:
2021-2022年四年級語文《 科利亞的木匣》教案 人教版
教學要求
1.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并從中獲得啟示,培養(yǎng)多動腦筋,勤思考
14、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2.根據(jù)思考、練習的提示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仍然”“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科利亞最后講的話
2.繼續(xù)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出課題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小事,往往有些小事能給人以啟示?!犊评麃喌哪鞠弧愤@篇課文就是圍繞著一個小木匣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平凡的而又給我們啟發(fā)的小故事。
1.教師板書課題,問:誰的木匣?
2.學生讀課題。
二、學生讀預習,按預
15、習要求,自學生字
1.學生讀預習部分。
2.學生劃出這部分的要求。①自學生字詞。②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③哪些自然段講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3.自學生字。
本課生字只有5個,請同學們自己按拼音讀一讀,找出你認為最不好讀的字音。
這5個生字分別屬于哪種結(jié)構(gòu)的字?填下列表格。
4.讀課后“讀讀寫寫”的詞。
三、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暫不回答)
四、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①讀準字音;②思考上面的問題。
學生讀后回答:講的是科利亞埋木匣,過了4年,科利亞又重新把埋下的木匣挖了出來,他從中受到了啟示。
五、教師帶學生讀課文練習2,明確分段依據(jù)
16、
(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啟發(fā)”的順序?qū)⒄n文分成三段。)教師板書。
六、學生默讀,劃分段落
1.首先標出自然段。
2.讀每個自然段,明確每段的意思。
3.復習學過的分段方法。
讀自然段,明意思。
意相近,并一起。
意相異,就獨立。
4.按照“意相近,并一起;意相異,就獨立”的方法將課文正確劃分三段。
第一段(1~3):講科利亞埋木匣。
第二段(4~12):講科利亞挖木匣。
第三段(13):講科利亞從中悟出的道理。
5.教師問:為什么科利亞要埋木匣,又干嘛把它挖出來,從這件小事中,他又悟出什么道理了?我們先來看看科利亞為什么要埋木匣?他又是怎樣埋的?
七、學習
17、課文第一段
1.教師讓學生想一想:科利亞為什么要埋木匣?在這一段的什么地方寫著呢?(第3自然段)學生讀第3自然段。
(1)為了躲避戰(zhàn)爭災難,東西多,不能都帶走。
教師給學生簡單介紹課文中的戰(zhàn)爭——前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lián),蘇聯(lián)人民在斯大林領(lǐng)導下英勇抗擊,取得了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勝利,前后差不多4年。這是場正義的戰(zhàn)爭。
(2)受到了媽媽的啟示。學生讀這段的最后兩句話。問:“媽媽是怎么做的?(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進地里)科利亞是怎么做的?(量了十步,埋下自己的木匣)媽媽走了三十步,而科利亞為什么只走了十步?(因為他只會數(shù)到十,所以就量了十步。)科利亞看媽媽這樣做,他也學會了
18、,照著媽媽的樣子做了,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他是個善于模仿別人,自己肯動腦筋的孩子,同時他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學生概括說說科利亞埋木匣的原因。
2.教師問:他是怎么埋的?木匣里都有什么呢?
(1)學生讀1~2自然段。
(2)學生回答:他先挖坑,再把木匣放進坑里,然后蓋上土,最后撒上細沙。
教師問:什么叫剛學數(shù)數(shù)?只會數(shù)到十又說明什么?(說明科利亞埋木匣時年齡很小。)
(3)木匣里都有什么?(學生讀)
(4)“蓋上土,撒細沙”看出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做事認真仔細,想得很周到。)
八、學生有語氣地讀這段,而后回答:科利亞和媽媽在什么時候,怎樣把東西埋起來的
19、九、布置作業(yè)
寫生字新詞;預習第2、3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并從中獲得啟示,培養(yǎng)多動腦筋,勤思考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2.根據(jù)思考、練習的提示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仍然”“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科利亞最后講的話
2.繼續(xù)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繼續(xù)講讀
教師說:媽媽和科利亞在臨走時,分別把箱子和木匣埋在地里。那事隔四年,當法西斯被趕走后,他們又挖起自己
20、的東西來,他們挖到了嗎?(挖到了)誰先挖到的?(媽媽)科利亞開始沒挖到,后來為什么挖到了呢?媽媽為什么能很快地挖著呢?學生讀第二大段。
1.請一個學生讀第二段,其他同學思考:他的媽媽是怎樣找到箱子的?挖到后,她說了什么?
2.讀媽媽說的話,體會其意思。
3.“如果……就”是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表示的是假設關(guān)系,前者假設的情況,后者是假設情況的結(jié)果。前后要一致。教師舉例,學生仿教師造句。(如果明天下雨,運動會就改期舉行。)
4.科利亞開始為什么沒找到,后來又為什么挖著了呢?
“沒找到……仍然沒找到”中“仍然”一詞是什么意思?(還是、照舊)
學生用“仍然”造句。
教師問:“當科利亞沒找到自
21、己喜愛的木匣時,伙伴們朝他笑,他說什么了?讀他說的話?!斑@里面一定有原因”這句話說明什么?(說明科利亞愛動腦筋,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問題了,發(fā)現(xiàn)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教師問:“科利亞只發(fā)現(xiàn)問題就完了嗎?(不是)他還在找問題的原因。在他找問題的原因時,作者用了一連串的動詞,請同學們用‘△’標出?!保▉G、坐、摸、想)從這幾個動詞中看出什么?(科利亞遇事多思考、動腦筋。)
教師:科利亞是怎樣挖著的?(量了五步,找到了木匣。)“果然”一詞什么意思?(結(jié)果與預想的相一致,在意料之中。)
學生用“果然”造句。
教師:科利亞埋木匣時走了十步,挖木匣時只走了五步,這是為什么?
學生讀科利亞的話。思考:從這兒我們知道科利亞怎樣?(善于動腦筋,善于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5.學生讀第二段,概括回答:科利亞為什么后來找到了自己埋下的木匣子?
6.科利亞從這件小事中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讀最后一段,理解他的這番話。
教師總結(jié):事物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要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看問題。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動腦筋勤思考。
二、總結(jié)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1.看板書總結(jié)內(nèi)容。
2.總結(jié)分段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