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2021(中文版)
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2021
一、2020年一覽
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對能源市場產生了巨大影 響,一次能源和碳排放量均以二戰(zhàn)以來最快的速度下降。然 而,可再生能源繼續(xù)增長,太陽能發(fā)電量創(chuàng)下有史以來的最 大增幅。
(一) 能源發(fā)展
—— 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下降了4.5%,為1945年以來的 最大降幅。
—— 能源消費下降主要受石油推動,石油占凈下降的近四 分之三,但天然氣和煤炭(需求)也大幅下降。
—— 盡管總體能源需求下降,但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fā)電 均有所增長。
—— 按國家劃分,美國、印度和俄羅斯的能源消費降幅最 大。中國能源需求增幅最大(2.1%),是去年能源需求增長的 少數幾個國家之編
(二) 二氧化碳排放團隊
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下降了6.3%)降至2011年以來的最 低水平。與一次能源樣,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的 最大降幅。
(三)石油
—— 2020年石油(布倫特現貨)平均價格為41.84美元/桶, 為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
—— 石油日消費量下降910萬桶,降幅為9.3%,為2011年 以來的最低水平,
—— 美國(-230 萬桶/日)、歐盟(-150 萬桶日)和印度(-48 萬桶日)的石油需求降幅最大。中國幾乎是唯一消費增加的 國家(22萬桶/天)。
—— 全球石油日產量減少 660 萬桶,歐佩克占減產的三分 之二。利比亞(-92 萬桶/日)和沙特阿拉伯(-79萬桶/日)是 歐佩克降幅最大的國家,而俄羅斯 (-100 萬桶/日)和美國 (-60萬桶/日)則導致非歐佩克減產。
—— 煉油廠(產能)利用率下降8.0個百分點,至74.1%,為 198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4.5%和—6.3%
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和
碳排放量降幅,為
1945年以來最大降幅
(四)天然氣
—— 天然氣價格跌至多年低點 :2020 年,美國亨利樞紐
(Henry Hub)平均價格為1.99美元/mmBtu,為1995年以來 的最低水平,而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JKM)則創(chuàng)下歷史最低 價格水平(4.39美元/mmBtu)。
—— 天然氣消費量減少810北立方米,降幅為2.3%。然而, 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所占的份額繼續(xù)上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 24.7%
—— 天然氣需求下降是由俄羅斯 (-330 億立方米)和美國 (-170 億立方米,而中國 220 億立方米)和伊朗(100 億立方 米)的貢獻最大增量。
—— 區(qū)域間天然氣貿易減少 5.3%,完全是由于管道氣貿易 下降540億(10.9%)導致的。
—— 液化天然氣供應量增長40億或0. 6%,遠低于10年平 均6.8%的增長率。美國液化天然氣供應量增加了 140億立方 米(29%),但這被大多數其他地區(qū),特別是歐洲和非洲的下 降部分抵消。
(五)煤炭
—— 在美國(-2.1艾焦耳)和印度(-1.1艾焦耳)的下降帶動 下,煤炭消費量下降了 6.2艾焦耳(EJ),跌幅為4. 2%,經合 組織國家的煤炭消費量降至 1965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中國和馬來西亞是明顯的例外,消費分別增加了 0.5 艾焦耳和0.2艾焦耳
—— 全球煤炭產量下降 8.3 艾焦耳(5.2%)。與消費一樣, 中國的生產增長(1. 1 艾焦耳)被幾個國家的大幅下降所抵 消,這包括美國(-3.6 艾焦耳)、印度尼西亞(-1.3 艾焦耳) 和哥倫比亞(-1.0 艾焦耳)。
(六)可再生、水和核
—— 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燃料,但不包括水力發(fā)電 )增長 9.7%,低于10 年平均水平(13.4%的年均值),但該類能源的 增量(2.9艾焦耳)與2017 年,2018年和2019 年的增量相近 —— 太陽能發(fā)電量增長了創(chuàng)紀錄的 1.3艾焦耳(20%),然而, 風能(1.5 艾焦耳)對可再生能源增長的貢獻最大。太陽能發(fā) 電裝機增加了1.27 億千瓦,而風能發(fā)電裝機增加了1.11億 千瓦一幾乎是之前最高年增長率的兩倍。
—— 中國是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的個體貢獻國(1.0 艾焦 耳),其次是美國(0.4 艾焦年),歐洲作為一個區(qū)城,貢獻了 0.7 艾焦耳。
—— 水力發(fā)電增長 1.0%,中國(0.4 艾焦耳)再次引領,核 能下降4.1%,主要受法國(-0.4 艾焦耳)、美國(-0.2 艾焦耳) 和日本(-0.2 艾焦耳)的下降推動。
(七)電力
—— 發(fā)電量下降了 0.9%一比 2009 年的下降幅度(-0.5%)還 要多,這是我們數據系列中唯一電力需求下降(始于1985 年) 的其他年份(除2009 年).
—— 可再生能源在發(fā)電中的比重從 10.3%提高至 11.7%,而 煤炭在發(fā)電中的占比下降 1.3 個百分點,至 35.1%,為數據
系列的新低。
(八)關鍵礦物 —— 由于澳大利亞產量下降,鋰產量下降 4.6%;剛果民主共 和國的產量從2019 年的下降中部分恢復,鈷產量下降2.9% —— 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強勁增長的推動下,稀土金屬產量 增長了 23.2%。
二、首席經濟學家分析
(一)2020 年能源:新冠肺炎疫情之年
今年是BP統(tǒng)計年鑒70周年一我們對此感到無比自豪。
自 1952 年首次出版以來,《統(tǒng)計年鑒》不斷提供客觀、 全面、最重要的是可信的數據來源,以幫助行業(yè)、政府和評 論員了解全球能源市場的發(fā)展。
在這 70 年中,《統(tǒng)計年鑒》見證了全球能源系統(tǒng)歷史 上最戲劇性的事件: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1973 年的石 油禁運,緊接著是 1979 年的伊朗革命,最近還有2011年的 福島災難。
全球能源大動蕩的所有時刻。但與去年的事件相比,一 切都顯得蒼白無力。
最重要的是,去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大流行是一場人道主 義悲劇。截至 7 月初,據報導有近 400 萬人死于新冠肺炎 (C0VID-19)。實際數字可能高得多,而且還在繼續(xù)上升。
疫情大流行還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據估算,去年全球
GDP 下降了 3.5%以上,這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和平時期衰
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約有 1億人因病毒而陷入貧困。
而大流行帶來的經濟創(chuàng)傷——尤其是對世界上最貧窮和最
不發(fā)達的經濟體而言——預計將在病毒得到控制后持續(xù)多
年。長期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采取帶來不同的結果
4
2
2
全球能源需求,實際與預測(年變化,%)
Global energy demand: actual versus predicted
Annual change, %
全球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
20C0 2002 2004 2M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N02D
? Primarv EnEigy co rimurnEiori Pt&dicted snergy consumptiDri
5%
-5船
-15%
來自能源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
一次能源消費
Global energy demand and carbon emissions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CO,, emissions from energy use
-20%
1S40 50 DO 70 80 處 M 10 2-020
-10%
-15%
-20%
1940 50 60 70 90 SO 00 10 2024
Annual change
15%
Annual change
就全球能源系統(tǒng)而言,大流行病與減輕其影響的努力相 結合,導致了現代和平時期無與倫比的發(fā)展和好轉。
對于能源來說,2020 年是與眾不同的一年。
本分析的目的是利用新的《統(tǒng)計年鑒》數據,重點介紹 三個關鍵問題。
首先,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每天都被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和動蕩的頭條新聞所轟炸。站在所有的噪音后面,去年在能 源世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這是多么令人驚訝?
其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所有壓力測試之母。 工程師會告訴你,我們可以從系統(tǒng)在極端壓力下的行為中學 到很多東西。本著這種精神,我們從全球能源系統(tǒng)對新冠肺 炎(COVID-19)危機的反應中學到了什么?
最后,這一切都是在社會和政治要求加速向凈零能源系 統(tǒng)轉型的日益增長的背景下發(fā)生的。事實上,蘇格蘭的格拉 斯哥去年將主辦COP26-可以說是自巴黎會議以來最重要的 聯(lián)合國氣候會議。在這種情況下,會議不得不推遲到 2021 年 11 月。
—那么,在我們?yōu)楦窭垢缱鰷蕚鋾r,我們可以從過去一 年一更籠統(tǒng)的說,從巴黎以來的發(fā)展中一吸取哪些教訓,來 應對今年編約方會議的挑戰(zhàn)和機遇?
(二)2020年能源:發(fā)生了什么?它是多么令人驚訝?
首先從去年實際發(fā)生的事情開始 ,這有多令人驚訝 ?總 體數字是戲劇性的:據估計,世界能源需求下降了 45%,全球 能源使用產生的碳排放量下降了 6.3%。
以歷史標準衡量,這些下降幅度巨大,這是自二戰(zhàn)以來 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的最大降幅。事實上,超過 20 億噸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意味著去年的碳排放量回到了 2011 年的水平,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能源組合的碳強度——單位能源平 均排放的碳一下降了 1.8%,也是戰(zhàn)后歷史上最大的降幅之
-21億噸
碳排放下降,導致二氧
化碳排放量降至 2011 年
以來最低水平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下降?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下降顯然是戲 劇性的。但從前瞻性的角度來看 ,去年觀察到的碳排放量下 降速度與世界未來 30年每年平均需要達到的下降速度相似, 以達到巴黎氣候目標。
更具體地說,如果未來 30 年碳排放量以與去年相同的 平均速度下降,到 2050 年,全球碳排放量將下降 85%左右。 對于那些熟悉 BP 最新能源展望的人來說,這大約是在快速 和凈零情景之間,這與將全球氣溫上升分別維持在 20C 和 1.5C 以下大致一致。
去年碳排放量的下降顯然是由經濟產出和活動的巨大 損失所推動的。將排放量的下降與世界產量的下降進行比校 的簡單計算相當于每噸近 1400 美元的隱含碳價格??膳碌?高、面臨的挑戰(zhàn)是在不造成大規(guī)模破壞和損害日常生活和生 計的情況下減少排放。
有意思的是,去年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的下降是多么令 人吃驚。是的:這是 75 年來最大的一次衰退,但它們發(fā)生在 全球疫情大流行和戰(zhàn)后歷史上最大的經濟衰退的背景下。那 么,它們得到其他一切是多么令人驚訝呢?必
全球能源需求圖表中的黃色“預測”線基于我們在 2019 年統(tǒng)計年鑒中用于分析能源需求變動的簡單框架,
該框架使用GDP增長、油價變化(作為能源價格的代名)
以及異常炎熱和寒冷的日子來預測一個國家一級的能源需 求增長,然后匯總到全球能源??蚣艿那擅钪幵谟?,盡管 它非常簡單,但它可以解釋過去 20 年左右能源需求的大部 分廣義輪廓。
去年能源需求下降的主要特點是,它出人意料地大。即 便在控制了經濟活動的崩潰之后,能源需求的下降也接近 “預期”下降幅度的兩倍:4.5%,而預期下降幅度約為 2.5%。
通過觀察能源需求不同組成部分的下降幅度,可以更好地理 解這種意外的來源。
石油需求增速
Growth in oil demand
Annual thange
1340 195S i960 1970 1S80 也聖 2000 2U10 即如
據估計,2020 年石油需求下降了前所未有的 9.3%(910 萬桶/日)一遠遠大于歷史上任何一次,也遠遠大于其他需求 成分的下降。事實上,石油需求的下降約占能源消費總量下 降的四分之三。這也是能源組合碳強度接近創(chuàng)紀錄下降的關 鍵因素
—9.3%
石油消費下降,
歷史最大(降幅)
能源需求增長圖表中的黃條使用類似的建模方法來推 導每個需求組件的預測運動。正如你所看到的,根據過去的 關系,2020 年石油消費的下降幅度遠遠大于預期。這種差異 的程度遠遠大于任何其他需求成分。
天然氣的下降與模型預測幾乎一致,實際用電量下降幅 度小于預期。事實上,對于那些喜歡從統(tǒng)計學角度思考的人 來說,唯一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預測錯誤是能源總需求和石油 需求的錯誤。能源總需求的意外完全可以解釋為石油需求降 幅大于預期。
當然,對于我們去年經歷長期封鎖的人來說,這并不奇 怪。封鎖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減損了石油需求,與正常的經濟 衰退完全不同,粉碎了與運輸相關的需求。移動性指標全面 下降。據估計,由于全球大部分地區(qū)的航空業(yè)停飛,航空燃 料和煤油的使用量下降了40% (320萬桶/日)。
2020年能源需求增速
Energ/ demand growth in 2020
Ann ual change
Primary energy Drl Natural gas Coal Electricity
? ZW
Pned cted
同樣,由于道路交通措施的崩潰,汽油需求下降了約
13%(310萬桶日)。相比之下,與石化行業(yè)最密切相關的產品
(石腦油、乙烷和液化石油氣)大致持平,部分原因是對個人 防護用品和其他醫(yī)療衛(wèi)生相關用品的需求增加。
相比之下,關然氣表現出更大的彈性。據估計,2020年 天然氣需求下降了 2.3%(810 億立方米),與金融危機后 2009 年的下降幅度大致相似。大多數地區(qū)的消費量都在下降,但 中國除外,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增長了近 7%。天然氣的相對豁 免權得益于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下跌,這使得天然氣發(fā)電在美 國電力市場獲得了份額,并在歐盟擁有了自己的市場份額。
據估計,最終能源需求主要組成部分一用電量降幅最 小,2020 年僅下降了 0.9%。電力使用的相對彈性得益于封 鎖的性質,工業(yè)和商業(yè)建筑電力需求的下降部分被居家工人 和封閉家庭增加的家庭用電量所抵消。
整體發(fā)電的相對彈性掩蓋了發(fā)電結構更為顯著的轉變。 特別是,總體電力需求雖然下降,但可再生能源 (風能、太 陽能、生物能和地熱能,不包括水電)的發(fā)電量仍錄得有史以 來最大增幅(358 太瓦時)。這種增長是由風力發(fā)電(173 太瓦 時)和太陽能發(fā)電(148 太瓦時)的強勁增長推動的。
令人鼓舞的是,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發(fā)電量中的份額創(chuàng)下 了有史以來的最快增長。這延續(xù)了近年來的強勁增長。過去 五年,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占全球發(fā)電量增長的 60%左右,風能 和太陽能發(fā)電量增長了一倍多。
去年可再生能源的增長主要是以燃煤發(fā)電為代價的,這 是有記最以來最大的下降之一(405 太瓦時,4.4%)。除了電力需求下降和可再生能源配置增加外,煤炭還受到相對于天然 氣競爭力下降的影響,尤其在美國和歐盟。
這些趨勢正是世果在向凈零轉型時需要看到的 :可再生 能源發(fā)電的強勁增長擠出煤炭。也就是說,在過去五年里, 風能和太陽能發(fā)電量翻了一番還多。但煤炭總發(fā)電量甚至沒 有絲毫下降。2020 年的煤炭發(fā)電量與 2015 年的水平基本持 平,因為去年的下降只是抵消了前幾年的增長。要從全球電 力行業(yè)中移除煤炭,需要的不僅僅是可再生能源的強勁增 長,尤其是需要其增速。要把煤炭擠出電力行業(yè),還有很長 的路要走。
在發(fā)達國家,需要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更大的進展。正 如我們在《2020 年能源展望》中強調的那樣,對于許多新興 市場經濟體來說,要想在確保改善能源供應的同時,在未來 15~20 年內,在可再生能源的基礎上,大力發(fā)揮煤炭的作用, 它們很可能需要看到天然氣的擴張。
發(fā)電
可再生發(fā)電
可再生和煤炭在發(fā)電中占比
BO%
Power ciensration
Rsneuvabls power generation
Annual cFH=)ng»9r TVVh
400
? Wind
? Solsr
? G&othermaL biom-ass and other
40%
30%
10%
CJ%
Share of re-new^ables and coal iin gllobal power generation
2DW 2012 2014 2016 201B 2020
? Coal
■ Renews bl as
最后,就這一部分而言,去年碳排放量的下降有多“令 人驚訝”?或者換言之,對于未來的碳排放趨費,我們應該 從今年秋天得到什么樣的信息 ?這是人們寄予厚望的排放量 下降趨勢的開始,還是只是暫時的由新冠肺炎(COVID)疫情 引起的下降?
能源需求的下降和能源結構中碳強度的下降這兩個因 素共同導致了碳排放量的近乎創(chuàng)紀錄的下降,這兩個因素在 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追溯到石油需求的空前下降,而石油需求 的下降是由石油禁運引發(fā)的。這表明,隨著全球經濟封鎖的 緩解和經濟活動的開始復蘇,去年碳排放量下降的趨勢有可 能逆轉。事實上,國際能源署最近估計,去年 12 月的碳排 放水平已經回到危機前的水平。
(三)我們能從新冠肺炎(COVID)疫情誘導的壓力測試中學到 什么?
轉到今天的第二個問題 :我們能從能源系統(tǒng)應對大流行 引起的極端壓力測試的行為中學到什么?
這里的重點是供應方面的反應 :能源行業(yè)的不同部門對 突然的、意外的需求下降有何反應 ?正如我已經提到的,令 人震驚的是,可再生能源的無情擴張相對來說沒有受到這場 流行病的破壞。其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彈性。
稍后我將更多地介紹可再生能源的好消息。目前,我將 集中討論受去年事件影響更為嚴重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此 外,隨著能源轉型步伐加快,石油和天然氣市場可能面臨越 來越大的挑戰(zhàn)。因此,問我們是否能從他們對去年壓力的反 應中了解到他們未來的行為是很有趣的。
358太瓦時
可再生能源發(fā)電
增長,最大的一次
(四)石油
先從油開始。據估算,2020 年全年全球石油產量下降了 660 萬桶日,這也是戰(zhàn)后歷史上最大的降幅。為了了解供應 反應的時間和約成,將一年分為三個階段是很有幫助的,
第一階段包括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4 月全球大流行 病的爆發(fā)。這是全球石油消費量大幅下降的時期,需求在 4 月達到低于 19 世紀前水平 2000 萬桶/日的低谷。與歷史上 所見的任何東西都不相關。
最初的供應反應完全不令人滿意。事實上,這是適得其 反的。能夠迅速做出反應的明顯供應來源是歐佩克。但正如 你所知,3 月初的關鍵歐佩克+會議以分歧告終,隨著一場短 暫的價格戰(zhàn)爆發(fā),供應實際上在一段時間內有所增加.
石油庫存以創(chuàng)紀錄的速度累積,僅4個月就增加了約7.5 億桶。這種規(guī)模的不平衡是前所未聞的,并產生了嚴重的后 勤問題,無論是在儲存的可用性方面,還是在過剩供應能夠 足夠快地進入儲存的能力方面。
價格也做出了相應的反應。布倫特原油4 月份跌至每桶 20美元以下的低點。隨著美國WTI價格有史以來首次轉為負 值,石油市場成為頭版新聞。
第二階段,從4 月到8 月,出現了明顯的供應反應。主 要的供應反應來自歐佩克+,歐佩克同意在 5 月至 6 月期問 削減 970 萬桶/日的石油產量,后來又延長至 7 月。美國致 密油也作出了反應,3月至5月產量下降了2 00萬桶/天左右。
2020 年石油市場
致密油的響應性通常是根據致密油盆地的快速下降率 以及新投資可以停止的速度來確定的。但美國去年春天的反 應速度遠遠快于自然衰退,主要是由于物流和經濟的綜合作 用,生產井被關閉。
美國致密油價格的下跌與常規(guī)石油供應量的下跌雪上 加霜。總的來說,北美的產量在 3 月到 5 月之間下降了 400 萬桶/天,大約是俄羅斯的兩倍。
與此同時,隨著封鎖的緩解,需求部分恢復,最初是在 亞洲,越來越多的是在美國和歐洲。這導致生產和消費水平 趨同,庫存基本穩(wěn)定在新的高位。
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階段,從 8 月到年底,是一個逐步 調整的階段。需求繼續(xù)小幅上升,盡管第二波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在不同地區(qū)的傳播減緩了復蘇的步伐。來自 歐佩克+和美國政密油的部分供應反應已部分解除。但歐佩 克+的持續(xù)約束和合規(guī)意味著市場進入赤字狀態(tài),股市開始 正?;?。截至年底、上半年累積的過剩庫存中,約有一半已 解禁。油價已回升至每桶 50美元左右,
我們可以從這次全球石油市場的真實壓力測試中吸取 什么教訓?
對我來說,主要的教訓是歐佩克 +既有能力也愿意介入 并穩(wěn)定石油市場。但這是否意味著它總能做到這一點,取決 于影響石油市場的沖擊類型。歐佩克將供應從一個時期轉移 到另一個時期的權力性質意味著它有能力抵消暫時的、短暫 的沖擊。
事實上,對于歐佩克最能穩(wěn)定哪種類型的需求沖擊這一 經濟學考試問題,一場全球性的大流行和一種成功的疫苗將 接近完美答案:相對短暫的、暫時的沖擊。這使得歐佩克最 初未能在2020 年3 月達成協(xié)議更加令人驚訝,
相比之下,隨著世界經濟向凈零增長轉型,歐佩克抵消 石油需求持續(xù)不斷下降的能力和動力就不那么明顯了。在這 種情況下,歐佩克個別成員國可能更有動力更多地擔心保護 和擴大其市場份額,而較少擔心穩(wěn)定市場。
-660萬桶/天
全球石油總產量出現了
戰(zhàn)后歷史上最大的降幅
(五)天然氣
轉向天然氣市場。我想把重點放在歐洲天然氣市場上, 因為這是最大的天然氣市場,天然氣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 爭,而且由于其作為液化天然氣(LNG)貨物平衡市場發(fā)揮的 關鍵優(yōu)用
那么,去年歐洲天然氣進口下降了 8.5%以上,我們能從 其應對流感大流行壓力的行為中學到什么呢?歐洲天然氣 對天然氣的競爭主要表現為管道進口 (主要來自俄羅斯 )與 液化天然氣進口 (主要來自作為液化天然氣邊際來源的美國 ) 的競爭。
隨著近年來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增加 ,俄羅斯和其他管 道天然氣出口國將在多大程度上與液化天然氣展開競爭,以 保持其市場份額或者放棄部分份額,以避免壓低價格。在歐 洲擺脫天然氣供應,不同天然氣供應之間的競爭加劇的轉型 期,這個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尖銳。
盡管有許多復雜的細節(jié),但俄羅斯出口商似乎準備在去 年放棄一些市場份額。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占歐洲天然氣需 求的比例從 2019 年的 35%下降到 2020 年的 31%,其中大部分 減少發(fā)生在去年上半年。其中一部分減少最初反映了 2019 年底前建立的創(chuàng)紀錄的儲存水平。但在該流行病對歐洲天然 氣需求的影響達到頂峰的第二季度,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量 仍然較低。
相比之下,2020 年上半年,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長, 其在歐洲全年需求中所占份額基本持平,為 21%。不過,至 于這是否為俄羅斯管道出口的未來行為提供了指導,目前還 不太清楚。
這里的論點與我們剛才在歐佩克的背景下討論的觀點 相似。為應對預計將相對短暫的需求下降,管道出口商利用 其靈活性暫時減少供應,以幫助穩(wěn)定市場和支撐價格,可能是完全合理的。但隨著歐洲從化石燃料轉型,對天然氣進口 持續(xù)不斷萎縮的可能反應可能截然不同,俄羅斯管道出口商 將更有動力競相成為最后一個生產商。
影響管道出口國去年反應的因素之一是,它們認為,要 關閉液化天然氣出口,歐洲的價格需要降到多低。這就引出 了我提到的第二個方面,歐洲是液化天然氣流量的平衡市 場。直到去年,液化天然氣出口關閉價格的問題基本上是假 設性的一關閉從未真正大規(guī)模發(fā)生過。去年一切都變了。
美國液化天然氣:運營成本和利用率
US LNG: operating costs and utilizati-on rates
S7mmBtu
hllliliillllll II
Jan IS Apr 伯 Jul 19 Oct 1S Jan 19 Apf 19 Jul IS Oct 19 ■ US LNG utilnatton rate
100%
&0%
0琨.
隨著歐洲液化天然氣遠期價格跌破這些運營成本,這引 發(fā)了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大幅關閉。美國液化天然氣設施 的平均利用率在去年 4月開始下降,在盛夏時達到 30%至35% 左右的低點。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在 2020 年仍增長了 30% 左右,這得益于三列新的液化天然氣列車的投入使用和其他 幾列的增加。但如果不是取消貨物,美國出口的增長率將接 近 80%。
(六) 巴黎締約方會議以來的進步一世界怎么樣?
最后,問題三。在巴黎商定的目標被廣泛視為一個分水 嶺,在限制氣溫上升的雄心壯志方面實現全球一致 ,所有國 家都同意為實現這些目標作出貢獻目的。
從巴黎締約方會議到現在已經快六年了,世界怎么樣 了?
2015 年以來最大的變化之一是,人們對實現凈零增長的 關注和雄心明顯增強。在巴黎締約方會議召開時,沒有一個 主要國家正式承諾實現凈零排放,
瑞典獲得了這一殊榮,該國在 2017 年 6 月承諾到 2045 年實現碳中和。
快進到今天,10 個國家與歐盟 -一起通過了凈零目標法 律,另有34 個國家提出了立法或概述了具有相同意圖的正式 政策意圖。國際能源署最近估計,這些承諾和意圖加起來約 占全球碳排放量的 70%。盡管時間尚早,但有令人鼓舞的跡 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的集體震蕩和巨額成本可 能已導致人們重新下定決心,防止氣候變化造成更具破壞性 的全球創(chuàng)傷。
這種雄心壯志的上升在公司層面也很明顯。據上一次統(tǒng) 計,自 2019 年以來,有明確目標或雄心壯志實現凈利潤為 零的公司數量增加了 6 倍多,達到 3000 多家。企業(yè)抱負的 上升與社會對企業(yè)的日益增長的期望不謀而合,即企業(yè)既要 進一步提高對氣候相關風險的透明度,又要表明其戰(zhàn)略和行 動符合巴黎的要求。
社會預期變化的一個表現就是ESG相關投資的激增。流 入ESG相關基金的資金已從2015年的不到300億美元增加 到 2020 年的 3300 多億美元,僅 5 年時間就增長了 11 倍。 從兩個方面來看,投資的世界似乎已經發(fā)生了永久性的變 化。
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15和碳排放
33
32
25
lEA^s 2015 World Energy Outlook and carbon emissions
2010 2011 501; 2013 3014 2C15 2016 2017 2C18 2019 20^0
■ Actual carbon? Cunent Policies Scenario
? New Folic e& Scenario ? 450 Scenario
盡管這些進展非常令鼓舞,但它們有兩個主要的警告。 首先,各國的承諾仍然不夠。盡管國家和地區(qū)層面的凈零目 標和意圖大幅增加,但去年 12 月發(fā)表的聯(lián)合國國家數據中 心綜合報告得出結論說,目前的氣候雄心水平沒有達到我們
的《巴黎協(xié)定》目標。
第二,這些雄心壯志與世界需要和希望看到的結果不匹 配。巴黎協(xié)議得到了巨大的希望和樂觀,但這還沒有反映在 實際排放數據的顯著改善上。
就在巴黎締約方會議之前,國際能源署于2015 年11月 發(fā)布了《世界能源展望》(WEO),其中包含了基于對全球能源 政策未來設定的不同假設的三種碳排放情景 :現行政策的延 續(xù)(圖表中以紅色顯示 );執(zhí)行已宣布的政策意圖 (綠色);以 及一套與限制全球氣溫上升到 2 攝氏度(紫色)相一致的政 策。
直到去年,碳排放量仍在持續(xù)增長,與巴黎會議之前宣 布的政策意圖基本一致。重要的是,沒有跡象表明“低于 2C” 紫色情景情景的決定性轉變。去年由新冠肺炎(COVID)疫情 引起的碳排放量下降使排放量更接近 2度路徑,但正如前面 所討論的,這種下降很有可能是暫時的。
希望和雄心壯志需要轉化為有形的、具體的差異。
(七)能源獲取
盡管《巴黎協(xié)定》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應對氣候變 化上,但該協(xié)定規(guī)定,應對氣候變化應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努 力消除貧因的背景下”。聯(lián)合國 2030 年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UNSDG)與色黎締約方會議同時通過,為監(jiān)測《巴黎協(xié)定》 這方面的進展提供一個自然的基準。
這些目標與能源系統(tǒng)之間存在著一些強有力的相互聯(lián) 系,包括陸地(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15)和海洋_(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14)的養(yǎng)護和生物多樣性。但也許離家最近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 目標7(SDG7):“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負擔得起的可靠的、可 持續(xù)的和現代化的能源”。好消息是,在過去六年中,能源 供應有了顯著改善。
無法用電的人口從 2015 年的近 10 億下降到 2019 年的 7.5 億.一點,約占世界人口的 10%,低于2015 年的 15%。
令人鼓舞的進展。正如排放一樣,這一進展也伴隨著警 告。改善情況參差不齊,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四分之三的全球 人口無法獲得電力。此外,新冠肺炎(COVID)疫情的作用逆 轉了部分進展,世界銀行估計,這一流行病已使 3000 多萬 人負擔不起基本的電力服務,這是六年來沒有電力供應的人 數首次增加。清潔烹任設施的使用一第七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的另一個重點一遠遠落后,估計約有 26 億人無法使用。
此外,“能源獲取”的概念有些模糊。聯(lián)合國根據居民 消費的最低水平來定義電力供應。但支撐強勁、可持續(xù)經濟 增長所需的能源水平可能遠遠超過這一水平。
能源對于生產和家庭消費都至關重要。例如,能源促進 增長中心提出每人每年至少 1000 千瓦時的現代能源,他們 認為這與達到中等偏下收入水平的國家是一致的。
這大約是聯(lián)合國定義的四倍。重要的是,能源促進增長 中心(Energy for Grow th Hub)估計,超過35億人(接近世界 人口的一半)生活在現代能源最低水平以下。
(八)可再生能源
可以說,解決《巴黎協(xié)定》兩個方面(應對氣候變化威 脅和支持可持續(xù)增長)所需的能源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我很高興地說,過去五、六年在 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的進屬是我提到的這一切實、具體進展 的完美例子。
如果我們從去年發(fā)生為事情開始,把重點放在風能和太 陽能上,而風能和太陽能正是我們采取行動的主要領域。盡 管全球大流行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國內生產總值(GDP)大幅 下滑,但2020年風能和太陽能發(fā)電量卻大幅增加了2.38億 千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高出50%。
主要的驅動力是中國,它約占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發(fā)電量 增長的一半。中國風電裝機容量(7200萬千瓦)的擴張尤其引 人注目,報告中的一些增長可能反映了中國補貼和會計慣例 的各種變化。但即使控制住這一點,似乎很明顯,2020年是 風能和太陽能發(fā)電能力建設創(chuàng)紀錄的一年。
從稍長一點的時間來看,2015年至2020年間,風能和 太陽能發(fā)電裝機容量翻了一番多,增加了約8億千瓦,相當 于年均增長18%??紤]到這一點,在BP的快速和凈零情景中, 未來10年,風能和太陽能發(fā)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約
為 14%和 18%。因此,目前的增長速度大體上與上述情景相 符。
2.38 億千瓦 風光裝機增量, 較歷史任何時間 的增長都多 50%
風能和太陽能裝機
Wind and solar power capa-city
Solar capacity
Annual ■change, GVU
140
Wind capacity
Annual change, GW
140
150
ICO
fiO
iniiim
40
co
0
2010 20]2 201 斗 2&16 701S 2020 ? China ? Rest of world
目前的挑戰(zhàn)是,隨著可再生能源總體規(guī)模的擴大,如何 保持最近的增長速度。在這方面,是什么支撐了過去五年的 強勁增長?
與其他許多預測者一樣,我們嚴重低估了過去五年風能 和太陽能的增長。支持這種低估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可再生 能源的成本下降幅度遠遠超過 BP2016 年能源展望中的預測。
在過去五年里,陸上風電和太陽能發(fā)電的成本分別下降了
40%和 55%左右。遠遠超過 2016 年展望中假設的 15%和 20%。
雖然這是一個大體上的簡化 ,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 通常被概括為“邊做邊學”的框架。隨著可再生能源生產和 安裝量的不斷增加,供應鏈學會了如何變得越來越高效,從 而推動成本逐步降低。從這個角度來看,可再生能源成本的 下降幅度可能比預期的要大,這可能是因為可再生能源的建 設規(guī)模更大,因此允許“更多的學習”,也可能是因為給定 建設規(guī)模的成本下降幅度更大,即“更快的學習”。
我們的分析表明,造成可再生能源成本比預期下降幅度 更大的最大因素是“更快的學習”一這解釋了大約四分之三 的風能成本誤差和三分之二的太陽能成本誤差。
有趣的是,過去五年中,風能和太陽能的“更多學習” 貢獻大部分來自中國,因為可再生能源從煤炭中獲得的份額 比預期的要快。這一轉變與中國可再生能源制造能力的大規(guī) 模擴張齊頭并進,這有助于降低全球風能和太陽能的成本。 因此,這是一個關于可再生能源的樂觀信息
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速度需要與能源 轉型的許多其他方面相匹配:能源效率;新能源載體的增長, 如氫氣,有助于脫碳難以消減的部門 ;以及碳捕獲、利用和 儲存(CCUS)的積累,
可再生能源的持續(xù)快速增長是實現凈零排放的必要條
件,但這還不夠。
(九) 結論
70 歲生日是重要的里程碑,它提供了一個機會來反思那 些影響你一生的事件。自 1952 年首次提出統(tǒng)計年鑒以來, 全球能源市場確實發(fā)生了許多變化。
但正如我岳母最近對我說的那樣,即使你 70 歲了,你 仍然會感到驚訝。對于統(tǒng)計回顧來說,就像我們很多人一樣, 2020 年將成為其一生中最令人驚訝和最具戲劇性的一年,能 源需求和碳排放的最大下降出現在現代和平時期。
但過去70 年的重要性變得無足輕重,因為我們認為未來 10.20.30 年能源系統(tǒng)面臨的挑戰(zhàn),因為全世界都在努力實現 凈零。
2020年是否會被視為一個轉折點,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的沖擊最終導致世界采取果斷行動,緩解氣候變化的威 脅?
過去幾年的良好意愿和雄心壯志是否會轉化為排放量 的大幅持續(xù)下降?
可再生能源能否保持過去五年的快速增長? 私營部門——以綠色和環(huán)保公司的形式,在日益增長的 社會期望的推動和支持下一對能源轉型的最終成功或其他 方面有多重要?
如果說 70 歲生日很重要,那么 100 周年紀念日真的很 特別。有著 100 年歷史的《統(tǒng)計年鑒》報告在分析 2050 年 能源發(fā)展時將報告哪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