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
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
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類型 工藝課程設計
設計題目 編制五檔變速叉工藝規(guī)程
與第一道工序的機床夾具設計
姓 名 王海源
院 系 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
完成日期 2014.03.09
指導教師 李水良、馬心坦
河南科技大學
1
目 錄
目 錄 1
1零件的分析 1
1.1 零件的作用 1
1.2 零件的工藝分析 1
1.3生產(chǎn)類型 1
2 工藝規(guī)程設計 1
2.1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
2.2基準的選擇 2
2.3制定工藝路線 2
2.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確定 3
2.5確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3
3夾具設計 6
3.1 零件在夾具中的定位 6
3.2 零件在夾具中的夾緊 6
3.3 夾具的操作簡要說明 6
結(jié)束語 7
參考文獻: 8
1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本次課程設計題目所給的是五檔變速叉,它位于發(fā)動機變速機構(gòu)上,起到換擋作用。
1.2 零件的工藝分析
依據(jù)零件加工面與非加工面分述如下:
1 φ22mm孔。
2 φ8mm孔。
3 叉頭φ22mm成形面
4 叉頭平面
5 叉口內(nèi)平面
6 φ8mm孔和φ22mm孔軸線在水平方向上23±0.25mm,φ8mm孔和φ 22mm孔軸線在豎直方向上78±0.25mm。
7 φ8mm孔兩軸線同軸度不大于0.2mm,φ8mm孔兩軸線對尺寸23mm的平面內(nèi)φ22mm的表面的平行度在長度100mm上不大于0.2mm。
8 φ8mm孔兩軸線對尺寸78mm的平面的平行度在長度100mm上不大于0.4mm。
9 φ8mm孔與φ15mm兩表面壁厚應為2.5—4.0mm,其余應不小于2.5mm。
1.3生產(chǎn)類型
大批量,通用機床,專用夾具。
2 工藝規(guī)程設計
2.1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考慮零件在工作過程中所常受到交變及沖擊載荷,材料應選45#鋼精密模鍛毛坯以使金屬纖維盡量不被剪斷,保證零件工作可靠,也可提高生產(chǎn)率。毛坯公差參考GB/T12362-2003鋼制模鍛件公差及加工余量。
2.2基準的選擇
基準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孢x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zhì)量得到保證,生產(chǎn)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回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的大批報廢,是生產(chǎn)無法正常進行。
(1)粗基準的選擇
對于零件而言,盡可能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而對有若干個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根據(jù)這個基準選擇原則,現(xiàn)選取φ35的不加工外輪廓表面作為粗基準,利用一組共兩塊V形塊支承這兩個φ35作主要定位面,限制4個自由度,達到完全定位,再以一個平面作為支撐,,然后進行鉆削。
(2)精基準的選擇
主要應該考慮基準重合的原則。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依據(jù)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tǒng)一原則和定位可靠原則,減少尺寸換算,加工φ8mm孔時以φ22mm孔為主要定位精基準,加工叉頭φ22mm成形面時以φ22mm孔為主要定位精基準,銑叉頭平面時孔端面及φ22mm孔為基準。
2.3制定工藝路線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chǎn)綱領已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chǎn)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使生產(chǎn)成本盡量下降。
工藝路線方案:
工序零 模鍛毛坯(正火處理)
工序一 鉆、擴、鉸、φ22mm孔并倒角-----------以φ35圓柱下端面及外圓 輪廓為定位基準,采用立式鉆床Z525和專用夾具。
工序二 銑叉口---------以孔端面及φ22mm孔為基準,采用臥式銑床X62和 專用夾具。
工序三 鉆、鉸、φ8mm孔---------以φ22mm孔為主要定位精基準及φ15mm 外圓輪廓為基準,采用立式鉆床Z525和專用夾具。
工序四 銑叉頭成形面--------------以φ22mm孔為主要定位精基準及側(cè)面(支 撐釘)為基準,采用立式銑床X52和專用夾具。
工序五 銑叉頭平面--------以孔端面及φ22mm孔及側(cè)面為基準,采用立式銑 床X52和專用夾具。
工序六 去毛刺-------------鉗工去所有銳邊毛刺。
工序七 中間檢驗。
工序八 熱處理-------------φ22mm叉角表面淬火。
工序九 修正φ22mm、φ8mm孔。
工序十 校正23mm、78mm及25mm。
工序十一 清洗。
工序十二 終檢。
2.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確定
零件材料為45鋼,硬度156~217HBS,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量,精密模鍛毛坯。
據(jù)以上原始資料及加工路線,分別確定各家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加工余量采用經(jīng)驗估算法或按照技術手冊等資料推薦的數(shù)據(jù)基礎為基礎,結(jié)合生產(chǎn)實際情況和經(jīng)驗來確定:工序尺寸采用“逆推法”):
加工表面
加工內(nèi)容
加工余量
精度等級
基本尺寸
表面粗糙度
φ22mm孔
鉆
IT11
Φ20mm
Ra12.5
擴
IT9
Φ21.7mm
Ra6.3
鉸
IT7
φ22mm
Ra3.2
φ8mm孔
鉆
IT11
Φ7.8mm
Ra12.5
鉸
IT9
Φ8mm
Ra3.2
銑叉頭φ22mm成形面
銑
IT9
φ22mm
Ra3.2
銑叉口平面
銑
IT9
76mm
Ra6.3
銑叉頭平面
銑
IT11
25mm
Ra12.5
2.5確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正確的選用切削用量,對保證加工精度、提高生產(chǎn)率、降低刀具的損耗和合理使用機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工件材料、毛坯狀況、刀具材料及其幾何角度、機床的剛度等許多因素影響,切削用量應結(jié)合相關資料,根據(jù)實際情況和經(jīng)驗確定。
1) 工序0:模鍛毛坯
2) 工序5:鉆、擴、鉸、φ22mm孔并倒角-----------以φ35圓柱下端面及外圓輪廓為定位基準。
刀具:錐柄麻花鉆φ20mm、錐柄擴孔鉆φ21.7mm、硬質(zhì)合金錐柄機用鉸刀φ 22mm
機床:立式鉆床Z235
夾具:專用夾具
鉆孔:
查《切削手冊》:f=0.20~0.24mm/r 工件材料狀態(tài)系數(shù)Kw=0.9
則f=(0.20~0.24)X0.9=0.18~0.216mm/r,取f=0.20mm/r。
查《切削手冊》:取V=18m/min所以n=318r/min,根據(jù)機床規(guī)格取實際 n=335r/min
故實際V=18.94m/min。
鉆孔切削用時:
刀具行程L+L1+L2=44+2+6=52mm,則鉆孔用時Tz=0.78min
擴孔:
查《切削手冊》:取f=0.40mm,v=17m/min,
所以n=249r/min
則實際切削速度v=18.54m/min
擴孔切削工時:
刀具工作行程:L+L1+L2=44+2+2=48mm,則擴孔工時為:Ta=0.44min
鉸孔:
查《切削手冊》:取取f=0.35mm,v=5m/min
所以 Ns=72.4 r/min 查機床說明書取 n=85 r/min
則實際切削速度 v=5.87m/min
鉸孔切削工時:
刀具工作行程:L+L1+L2=44+4+28=76 mm,則鉸孔切削工時為:Tm=2.55 min
工序總切削工時:T總=0.78+0.44+2.55+3.77 min
3) 工序10
銑叉口‐‐‐‐‐‐以φ22mm孔及φ35圓柱下端面為定位基準,采用臥式銑床X62和專用夾具;
刀具:直齒三面刃銑刀 外徑 D=φ100mm 厚度 L=10mm
機床:臥式銑床 X62
夾具:專用銑夾具
查《機械工人切削手冊》(以下簡稱《切削手冊》)得: 取 fz=0.02 mm/r
ν=24m/min,
則 ns=121 r/min,根據(jù)機床說明書取 n=150r/min,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v=29.7 m/min
當 nw=150 r/min 時,
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應為: fm= fzznw=0.02×10×150=30mm/min
切削工時:
刀具工作行程:L+L1+L2=30 mm,
則切削工時為: Tm=1 min
4) 工序 15:
孔口倒角‐‐‐‐‐‐以外形輪廓面為定位基準
刀具:錐柄錐面锪鉆 40×90°
機床:立式鉆床 Z525
夾具:通用夾緊裝置
根據(jù)《切削手冊》及機床說明書取 n=97r/min,手動進給
切削工時:兩邊倒角Tm=0.1 min
5) 工序 20:
鉆、鉸φ8mm 孔‐‐‐‐‐‐以φ22mm 內(nèi)孔、叉口角內(nèi)側(cè)面及外圓輪廓為定位基準
刀具:錐柄長麻花鉆φ7.8mm、硬質(zhì)合金錐柄機用鉸刀φ8H9
機床:立式鉆床 Z525
夾具:專用鉆床夾具
鉆孔:
查《切削手冊》得:f=0.15mm 得 v=16m/min
所以 ns=653 r/min ,根據(jù)機床說明書取 n=680r/min,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v=16.66 m/min
鉆孔切削工時:
刀具工作行程:上部位孔刀具行程L+L1+L2=9+2.5+1.5=13 mm,則叉口中間空檔部位 采用手動進給,下部位孔刀具行程L+L1+L2=13 mm,則鉆孔切削工時為:Tm=0.25 min
鉸孔:查《切削手冊》取 f=0.3mm/r,v=3m/min 所以 ns=119 r/min ,
查機床說明書取 n=140 r/min 則實際切削速度 v=3.52m/min
鉸孔切削工時:
刀具工作行程:上部位孔刀具行程L+L1+L2=9+2+15=36 mm,則叉口中間空檔部位采用手動,下部位孔刀具行程L+L1+L2=9+2+15=36 mm,則鉸孔切削工時為: Tm=1.71 min
工序總切削工時:T 總=0.25+1.71=1.96 min
6) 工序 25:
銑叉頭成形面‐‐‐‐‐‐以φ22mm 內(nèi)孔、叉口內(nèi)側(cè)端面為定位基準
刀具:直柄立銑刀φ8mm
機床:立式銑床 X52
夾具:專用銑夾具
查《切削手冊》得:v=20m/min 則 ns=795 r/min,
查機床說明書取 n=750r/min 利用專用銑夾具加工,采用手動進給。
7 ) 工序 30:
銑叉頭平面‐‐‐‐‐‐以φ22mm 內(nèi)孔、叉口內(nèi)側(cè)端面為定位基準
刀具:錐柄立銑刀φ40 Z6
機床:立式銑慶 X52
夾具:專用銑床夾具
查《切削手冊》得:fz=0.08 mm/z 根據(jù)機床說明書取 n=190r/min,
故實際切削速度為: v=23.8 m/min
當 n=190r/min 時,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為: fm=fzn=0.08×6×190=91.2mm/min 根據(jù)機床說明書工作臺縱向進給量取 fm=95 mm/min
切削工時:
刀具工作行程:L+L1+L2=22+13+2=37 mm
則切削工時為:Tm=0.39 min
8) 工序 35:
去毛刺‐‐‐‐‐‐去所有加工面的銳邊毛刺
工具:平銼(中粗齒)10 寸
3夾具設計
由于該零件是中批量生產(chǎn),所以采用專用夾具,操作迅速、方便、省力,以保證較高 的加工精度和生產(chǎn)效率。
3.1 零件在夾具中的定位
零件的定位利用六點定位原理。以零件φ35mm的外圓輪廓為定位基準面,v型塊和三個支撐釘銷限制的 5個自由度,限位銷限制 1 個自由度。
3.2 零件在夾具中的夾緊
夾緊裝置要在零件夾緊過程中不能破壞零件在定位時所獲得的正確位置,操作方便結(jié)構(gòu)簡單,且夾緊力可靠。利用 V 形壓緊零件叉頭外輪廓,可起定位作用,并可 保證加工時壁厚均勻。采用螺旋夾緊機構(gòu),結(jié)構(gòu)簡單,制造容易,夾緊行程大,擴力 比大,自鎖性能好。
3.3 夾具的操作簡要說明
加工時先調(diào)整好夾具與機床主軸的相對位置(鉆套軸線與機床主軸同軸)。在裝夾零件時,先將零件φ22 孔與夾具銷軸配合,逆時針旋轉(zhuǎn)零件把零件叉角內(nèi)平面放于支承板上,移動 V 形塊使其與零件叉角外輪廓實現(xiàn)定位夾緊,調(diào)整機床進行加工;鉸孔時,松開鉆套螺釘,取下速換鉆套Ⅰ,換上鉸套Ⅱ進行鉸孔。拆卸零件時,移開V 形塊,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零件旋出鉆模板并向上可取下零件。
結(jié)束語
這次課程設計是對我在大學學習中所學知識的重要總結(jié),它將我所學的科學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是我們大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的主要載體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認真的面對,做到一絲不茍。
在這兩個星期里,通過老師的細心指導,在團隊成員的枳極幫助和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完成了這個重要的課程設計。
在這次設計中我遇到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夾具的設計問題、CAD的繪圖問題以及說明書的編寫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我知道自己的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我更進一歩的對所學專業(yè)知識的鞏固加深。所謂"溫故而知新",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還明白了許多課本所未涉及的知識,令人振奮!
這次設計使我能綜合運用汽車制造工藝學中的基本理論,并能結(jié)合生產(chǎn)實習中學到的實踐經(jīng)驗知識,獨立的分析和解決工藝問題,初步具備了設計一個中等復雜程度零件的工藝規(guī)程的能力和學到了夾具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擬訂夾具設計方案,完成夾具結(jié)構(gòu)設計的能力,培養(yǎng)了我的熟悉并運用有關手冊、規(guī)范、圖表等技術資料的能力,進一歩培養(yǎng)了我的識圖、制圖、圖表和編寫技術文件等基本技能,為未來從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致謝
10
參考文獻:
1 浦林袢 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手冊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5
2趙家齊 編: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指導書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2000
3陳明 主編.機械制造工藝學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5
4 陳宏鈞.實用金屬切削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5 陳宏鈞.實用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6 李洪.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0。
7 馬賢智.機械加工余量與公差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
8 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9李慶余,張佳.機械制造裝備設計 [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10 王光斗,王春福.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
11 何玉林,沈榮輝,賀元成.機械制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12 鄧文英.金屬工藝學[M
評 語
成績_______ 指導老師(簽名)________ 日期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