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QQ:1304139763 可咨詢交流】=====================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QQ:1304139763 可咨詢交流】=====================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QQ:1304139763 可咨詢交流】=====================
無軸攪拌機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
1 緒論
1.1 無軸式攪拌機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
改革開放35年以來,中國混凝土攪拌機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我國年產(chǎn)水泥混凝土約為15億,攪拌機的年產(chǎn)量也居世界前列。相比較而言,我國具有的自主知識產(chǎn)權技術也很少。但隨著商品混凝土的大力推廣、工程建設施工的高效率化、高質(zhì)量化和高效益化,推動了混凝土攪拌設備向高效率、高質(zhì)量的方向不斷發(fā)展,一些傳統(tǒng)設備己經(jīng)無法滿足施工要求。
在現(xiàn)有的攪拌機的基礎上,對新型攪拌設備的研究和開發(fā),提高混凝土攪拌機的設計水平,同時帶動相關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產(chǎn)空間;對高效混凝土攪拌機的開發(fā),推動攪拌及機事業(yè)性能的快速發(fā)展,生產(chǎn)出適應市場要求、具有高可靠性和較強競爭力的攪拌機。依據(jù)新的攪拌原理,采用理論探討和試驗分析相結合的辦法,能方便解決大型雙臥軸攪拌機存在的低效率問題,如果生產(chǎn)工業(yè)化成功應用,一定為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高效攪拌機做出重大貢獻。
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攪拌設備雖然種類很多,但他們的共同特點:有一根軸貫穿整個攪拌空間。“雙螺旋軸攪拌機”是一種新型的“無軸”攪拌機,它具有雙倍的徑向進給料流,雙倍的軸向進給料流,雙倍的剪切力,使攪拌效率達到普通攪拌機的兩倍,能耗更小?!半p螺旋軸攪拌機”無水平的主軸,不會產(chǎn)生混凝土黏合中心軸并產(chǎn)生結塊形成抱軸的現(xiàn)象,更適合于加工粘性強和添加有纖維的混凝土材料。
20世紀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我國為了適應建筑業(yè)有關方面混凝土發(fā)展的需要,在引進國外攪拌機的基礎上,研制出了10多種混凝土攪拌樓(站)。經(jīng)過引進研究、自主開發(fā)生產(chǎn)等幾個階段,到本世紀初,我國攪拌機技術得到更大的發(fā)展,在產(chǎn)品型號和生產(chǎn)數(shù)量上,都達到了一定規(guī)模,出現(xiàn)了一批更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新產(chǎn)品,并開始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guī)模和競爭能力的產(chǎn)業(yè)。2006年,我國生產(chǎn)裝機容量0.5~6的攪拌站2100多臺,已成為攪拌設備的研究和生產(chǎn)大國。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已經(jīng)開始研制JS系列雙臥軸混凝土攪拌機,一直到現(xiàn)在,已研制出從JS35~JS6000系列攪拌機,一直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尤其從2000年開始采用UG等三維軟件,對攪拌機研究進行優(yōu)化設計,對攪拌設備進行了動力分析和受力分析,大大提高產(chǎn)品的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攪拌機的研制,基本滿足了我國混凝土發(fā)展的需求,但隨著主機市場的不斷發(fā)展,新型主機的需求越來越多。無軸式攪拌機在國外也處在研究發(fā)展階段。
1.2攪拌機的各種類型及特點
目前使用的攪拌機就其原理而言,其基本上可分為自落式和強制式兩大類。
自落式攪拌機有較長的歷史,早在20世紀初,混凝土攪拌設備開始不斷出現(xiàn)。50年代后,人們研發(fā)出反轉(zhuǎn)出料式和傾翻出料式的雙錐形攪拌機,同時,其他一些攪拌機,如裂筒式攪拌機等相繼問世。運作時,拌筒繞著水平軸線旋轉(zhuǎn),加入攪拌筒內(nèi)的物料,葉片將物料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借助自重下落,這樣不斷的循環(huán)運動,達到攪拌的理想效果。自落式混凝土攪拌機的結構簡單,一般以攪拌塑性混凝土為主。但自落式攪拌機已不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屬于淘汰產(chǎn)品,所以本文不作研究。
強制式攪拌機從20世紀50年代初興起后,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和生產(chǎn)推廣。最先出現(xiàn)的是圓盤立軸式強制混凝土攪拌機。這種攪拌機分為渦槳式和行星式兩種。19世紀70年代后,隨著輕骨料的出現(xiàn),研制出了圓槽臥軸式強制攪拌機。
實踐證明,在上述混凝土攪拌設備的攪拌主機在工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混凝土 “抱軸”現(xiàn)象。如果不及時停機清除,“抱軸”的混凝土會越來越多,將會引發(fā)攪拌機電機因過載而堵轉(zhuǎn),造成電機燒毀。
1.3無軸式攪拌機特點
無軸式攪拌機與以上所述的各種臥軸式攪拌機相比有以下一些優(yōu)點:
(1)解決了攪拌機運作中普遍存在的抱軸現(xiàn)象;
(2)減小了因攪拌臂的重量產(chǎn)生的大量彎矩;
(3)解決了因攪拌臂的安裝而產(chǎn)生的偏心力,緩解了對軸端的沖擊;
(4)攪拌機上安裝攪的拌臂和連接套數(shù)量大,占用攪拌筒的空間大,減少了筒內(nèi)的有效容積,無軸攪拌機攪拌裝置結構簡單,構思靈活,有效提高了攪拌筒的攪拌容積;
(5)無軸式攪拌機不需攪拌臂的更換,維修也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6)減少了由于抱軸引起的沖洗次數(shù),節(jié)約用水量,同時也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成本得到降低;
1.4 攪拌機的分析及設計任務
1.4.1 攪拌機常見問題的原因分析
實際工作中,攪拌機的攪拌主體在工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混凝土“抱軸”現(xiàn)象。如果不及時停機清除,“抱軸”的混凝土會越來越多,將會引起電機過載而發(fā)生堵轉(zhuǎn),造成電機燒毀或產(chǎn)生破壞。
經(jīng)過調(diào)查和研究,普遍贊同攪拌機 “抱軸”產(chǎn)生的原因是可以避免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大類:設計不當和使用不規(guī)范。表現(xiàn)形式如下:
(1) 投料設備設計的不合理。比如物料和進水口位置及方向設計不合理,導致軸上堆積大量物料,粘結在軸上的物料卡住轉(zhuǎn)軸;
(2)進水口方向和沖洗方向不得當,另外沖水壓力過低也是原因之一。沖洗攪拌筒時,攪拌器上粘著的大量物料清理不掉;
(3) 攪拌筒的容積存在不合理利用率,容積利用率太小,攪拌時,攪拌軸在混凝土上面,粘附在上面的物料得不到攪拌,從而慢慢凝固,阻礙軸的轉(zhuǎn)動;
(4)操作人員在設備攪拌卸料后,沒有及時清理攪拌罐,同時攪拌軸上殘留的混凝土發(fā)生凝固,攪拌軸的表面上殘留粗糙不平的物料,干燥后凝固在軸上,以后就會越聚越多影響攪拌軸轉(zhuǎn)動。
1.4.2 無軸攪拌的理念
圖1.1“無軸”攪拌機葉片形式
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攪拌機雖難種類繁多,但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有一跟軸貫穿整個攪拌空間。
“雙螺旋軸攪拌機”是一種新型的“無軸”攪拌機,其葉片形狀如圖1.1所示。它具有雙倍的徑向物料流,雙倍的軸向物料流,雙倍的剪切力,使攪拌效率是普通攪拌機兩倍多,能耗更小?!半p螺旋軸攪拌機”無水平的主軸,不會產(chǎn)生混凝土骨料黏合中心軸上結塊形成抱軸現(xiàn)象,利于加工粘性較強和添加有纖維的特種混凝土材料。無攪拌臂的阻礙,使其空間更大。
但是僅對其攪拌部分進行的改進還是不能達到真正的提高效率、節(jié)約能源的效果,所以這次我們在對一些公司、工廠進行調(diào)研后,對其傳動部件進行深入研究確定了最初方案,對機器進行改良,并達到理想效果。
1.4.3 基本設計任務
畢業(yè)設計的主要任務主要有:
1、擬定傳動方案;
2、對減速器進行設計計算;
3、繪制攪拌機裝配部件裝配總圖一份和組要零件圖六份;
4、按指定格式和要求撰寫畢業(yè)設計計算說明書。
1.4.4 畢業(yè)設計的目的
畢業(yè)設計是對學生進行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畢業(yè)設計能達到以下目的:
(1)鞏固、熟悉并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2)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
(3)熟悉進行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和常見問題,掌握機械設計的一般技巧;
(4)學會查閱運用技術資料;初步掌握對專業(yè)范圍內(nèi)的生產(chǎn)技術問題進行研究的能力。
1.5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1.5.1 課題研究背景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同時國家加快城市建設、場所設施建設、高鐵事業(yè)等全面展開,并伴隨著一大批國家建設項目的啟動,國內(nèi)對無軸攪拌機的需求量越來越多。這為無軸攪拌行業(yè)提高了發(fā)展的進程。商品混凝土的大力推廣和工程建設施工的高效益化、高質(zhì)量化、高效率化,從實際上推動了無軸攪質(zhì)量,此外,攪拌設備的使用性能和研發(fā)方面得到迅速提高和發(fā)展。同時,從市場需求看,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普及和高速鐵路建設的啟動,施工質(zhì)量被用戶要求的越來越高,一些傳統(tǒng)攪拌設備已無法滿足越來越高的施工要求。
1.5.2 課題研究意義
本課題通過理論分析,針對無軸攪拌機主要參數(shù)進行理論分析;確定攪拌機主要參數(shù),完成課題研究內(nèi)容,為無軸攪拌機的設計提供參考。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攪拌機中螺旋葉片的設計。利用SOLIDWORK完成各部分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完成二維工程圖的設計。要求圖樣繪制及標識符合國家標準。圖面布局和比例合理、圖線清晰、表達正確。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希望對自己未來的事業(yè)和工作有所幫助,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經(jīng)驗不足,設計過程當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指教,一定虛心改正以期有更大的提高,在此致謝!
2 傳動方案及電動機的選擇
2.1 傳動方案的選擇
機器通常是由原電機,傳動系統(tǒng)和工作機三部分所組成。
傳動系統(tǒng)是將原動機的運動和 動力進行傳遞與分配的作用,可見,傳動系統(tǒng)是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傳動系統(tǒng)的質(zhì)量與成本在整臺機器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機器中傳動系統(tǒng)設計的好壞,對整部機器的性能、成本以及整體尺寸的影響都是很大的。所以合理地設計傳動系統(tǒng)是機械設計工作地一重要組成部分。
圖2.1 傳動方案圖
方案(b)
方案(c)
方案(a)
合理的傳動方案首先應滿足工作機的性能要求,其次是滿足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尺寸緊湊、傳動效率高、使用維護方便、工藝性和經(jīng)濟性好等要求。很顯然,要同時滿足這些要求肯定比較困難的,因此,要通過分析和比較多種傳動方案,選擇其中最能滿足眾多要求的合理傳動方案,作為最終確定的傳動方案。
為此,我們設計了如下三種傳動方案,分別如圖2.1所示。下面進行分析和比較:
在圖2.1方案(a)中采用兩級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這種方案結構尺寸小、傳動效率高,適合于較差環(huán)境下長期工作;方案(b)采用V帶輪傳動和一級閉式齒輪傳動,這種方案外廓尺寸較大,有減震和過載保護作用,V帶傳動部適合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方案(c)采用一級閉式齒輪傳動和一級開式齒輪傳動,成本較低,但使用壽命較短,也不適合于較差的工作環(huán)境。以上三種方案雖然都能滿足攪拌機傳動系統(tǒng)的要求,但結構尺寸,性能指標,經(jīng)濟性能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結合攪拌機的各種性能要求及工作環(huán)境,最后確認(b)方案為最終方案。
2.2 電動機選擇
Y系列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由于其有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維護方便等優(yōu)點,故其應用最廣,本傳動方案的點擊也選用Y系列電動機。
電動機的功率選擇是否合適,對電動機的正常工作和經(jīng)濟性都有影響,電動機功率的確定組要與其載荷大小、工作時間長短、發(fā)熱多少有關,對于長期連續(xù)工作,載荷較穩(wěn)定的機械,根據(jù)電動機所需的功率Pd來選擇,而不必校驗電動機的發(fā)熱和啟動力矩。選擇時應使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稍大于電動機所需功率。
由廠方提供的數(shù)據(jù)和查閱相關手冊,選擇電動機為Y200L-8攪拌軸轉(zhuǎn)速50r/min
Y200L-8型電動機有關技術數(shù)據(jù)及相應總傳動比如下表2.1:
表2.1 電機技術參數(shù)
電動機型號
額定功率(kw)
同步轉(zhuǎn)速r/min
滿載轉(zhuǎn)速r/min
總傳動比
Y200L-8
15
750
730
14.6
Y200L-8型電動機:中心高:H=200mm
軸伸出部分用于裝帶輪軸段的直徑和長度為:D=55mm E=110mm
鍵槽尺寸: 寬度F=16mm:深度l=6mm
3 傳動比的計算與分配
3.1 計算總傳動比
根據(jù)電動機的滿載轉(zhuǎn)速和工作機所需轉(zhuǎn)速,按下式計算機械傳動系統(tǒng)的總傳動比:
(3.1)
另一方面:由機械設計課程可知,機械傳動系統(tǒng)的總傳動系統(tǒng)的總傳動比應等于各級傳動比的連乘積 即:
(3.2)
3.2 傳動比的分配
在設計多級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時,分配傳動比是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傳動比分配得不合理,會造成結構尺寸大,相互不協(xié)調(diào),成本高,制造和安裝不方便等。為此,根據(jù)機械手冊中的推薦值,選取帶傳動的傳動比, 故錐齒輪傳動的傳動比:
(3.3)
4 傳動運動參數(shù)的計算
從電機到工作軸間共有一幅帶輪,兩根軸,分別為軸,軸。
4.1 各級轉(zhuǎn)速
令小帶輪的轉(zhuǎn)速為,軸的轉(zhuǎn)速為,軸的轉(zhuǎn)速為。
(4.1)
式中:——電機的滿載轉(zhuǎn)速(r/min)
——電機軸至小帶輪的傳動比 =1
4.2 各級的輸入功率
令小帶輪的輸入功率為,軸的輸入功率為,軸的輸入功率為
(4.2)
式中:——電動機實際輸出功率
——電動機軸與小帶輪間的傳動效率。=1
——V帶傳動效率 =0.95
=150.95=14.25kw
(4.3)
其中:
式中:——滾動軸承傳遞效率 =0.98
——錐齒輪傳動的效率 =0.97 (7級精度)
4.3 各級轉(zhuǎn)矩
(4.4)
式中:——電動機軸的輸出轉(zhuǎn)矩:
同理可得:
5 V帶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5.1 設計準則
帶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打滑和疲勞破壞。因此,帶輪傳動的設計準則為:在保證帶輪傳動不打滑的條件下,具有一定的疲勞強度和壽命。
5.2 原始數(shù)據(jù)及設計內(nèi)容
5.2.1 原始數(shù)據(jù):
傳遞的功率P=15kw,轉(zhuǎn)速:
5.2.2 設計內(nèi)容:
確定帶的截型、長度、根數(shù)、傳動中心距、帶輪基準直徑及結構尺寸等。
5.3 設計步驟和方法
5.3.1 確定計算功率
計算功率是根據(jù)傳遞的功率P,并考慮到載荷性質(zhì)和每天運轉(zhuǎn)時間長短等因素的影響而確定的,即:
(5.1)
式中: ——計算功率,單位為kw
P——傳遞的額定功率,單位為kw
——工作情況系數(shù)
由《新編機械設計手冊》(以下簡稱《手冊》)表7-30查得=1.1
5.3.2 選擇帶型
根據(jù)和小帶輪轉(zhuǎn)速,由《手冊》圖7-4,選擇帶型為:普通V帶B型。
5.3.3 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和
1)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
根據(jù)V帶截型,參考《手冊》表7-28,表7-22選取。為了提高V帶的壽命,宜選取較大的直徑,?。?
2)驗算帶輪的速度
根據(jù)公式: 來計算帶的速度,并應使,對于普通V帶輪
經(jīng)計算得,,故選取合適。
3)計算從動輪的基準直徑
(5.2)
并按V帶輪的基準直徑系列表7-22,取
5.3.4 確定中心距和帶輪的基準長度
由于中心距未給出,所以根據(jù)傳動的結構需要初定中心距,取:
(5.3)
計算得:
根據(jù)結構要求取
根據(jù)帶傳動的幾何關系,按下式計算所需要的帶輪的基準長度
(5.4)
根據(jù),由《手冊》表7-18,查取
由于V帶傳動的中心距一般式可以調(diào)整的,故可采用下式作近似計算,取實際中心距a:
(5.5)
考慮到安裝調(diào)整和補償預緊力(如帶的伸長而松弛后的張緊)的需要,中心距的變動范圍為:
(5.6)
(5.7)
5.3.5 驗算主動輪上的包角
根據(jù)對包角的要求,應保證:
(5.8)
所以:符合要求。
5.3.6 單根V帶傳遞的額定功率
根據(jù)帶型、和,查《手冊》表7-38得:
5.3.7 確定帶的根數(shù)Z
(5.9)
式中:
——考慮包角不同德影響系數(shù),簡稱包角系數(shù),查表7—27得:
——考慮帶的長度不同時的影響系數(shù),簡稱長度系數(shù),查表7—31得:
——單根V帶的基本額定功率。
——計入傳動比的影響時,單根V帶額定功率的增量。
查表圓整取Z=5。
5.3.8 確定帶的預緊力
根據(jù)公式: (5.10)
其中:m——V帶單位長度質(zhì)量,查表7-33得:m=0.17
6 V帶輪設計
6.1 V帶輪的設計內(nèi)容
根據(jù)帶輪的基準直徑和帶輪轉(zhuǎn)速等已知條件,確定帶輪的材料、結構形式、輪槽、輪輻和輪轂的幾何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以及相關技術要求。
6.2 設計要求
設計V帶輪時應滿足的要求有:質(zhì)量小,結構工藝性好,無過大的鑄造內(nèi)應力,質(zhì)量分布均勻,轉(zhuǎn)速高時要經(jīng)過動平衡,輪槽工作面邀精細加工,以減少帶的摩損,各槽的尺寸和角度應保持一定的精度,一使載荷分布較為均勻等。
6.3 帶輪材料的選擇及結構形式
6.3.1 材料的選擇
選取大小帶輪的材料都為為HT200。
6.3.2 結構形式
V帶輪的結構形式與基準直徑有關。當帶輪基準直徑為(d為安裝帶輪的軸的直徑)時,可采用實心式;當時,可采用腹板式;當,同時時,可采用孔板式;當時,可采用輪輻式。
所以,本傳動方案中的大帶輪選用輪輻式,小帶輪采用實心式進行制造。具體結構尺寸詳見零件圖。
6.4 V帶輪的輪槽
圖6.1 輪槽結構尺寸圖
根據(jù)所選的帶型為普通V帶B型槽,輪槽的結構圖如圖6.1所示。其具體的參數(shù)如表6.1所示:
表6.1 V帶輪的各種參數(shù)
基準寬度(節(jié)寬)
14
基準線上槽深
3.5
基準線下槽深
10.8
槽間距e
第一槽對稱面至端面的距離f
帶輪寬B
B=(z-1)e+2f=101mm
帶輪外徑
帶輪節(jié)圓直徑
140
630
中心距
859.9mm
帶的根數(shù)z
5
角度
6.5 V帶輪傳動的張緊
V帶傳動運轉(zhuǎn)一段時間以后,會因為帶的塑性變形和磨損而松弛。為了保證帶傳動正常工作,應定期檢查帶的松弛程度,采用相應的補救措施。本帶輪的張緊裝置采用定期張緊,即:采用定期改變中心距地方法來調(diào)節(jié)帶的初拉力,使帶重新張緊。
7 錐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7.1 選定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
7.1.1 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
由于其負責將動力輸入,并采用封閉式潤滑,故可選用7級精度。
7.1.2 材料選擇
選擇鑄鋼或鑄鐵等材料;家用及辦公用機械的功率很小,但要求傳動平穩(wěn)、低噪音或無噪聲,以及能在少潤滑或無潤滑狀態(tài)下正常工作,因此常選用工程朔料作為齒輪材料??傊ぷ鳁l件的要求是選擇齒輪材料時首先應考慮的因素。另外也應考慮齒輪尺寸的大小、毛胚成形方法及熱處理和制造工藝等其他常用原則。
經(jīng)分析對比,最終選小齒輪材料為20 Cr,小齒輪調(diào)質(zhì)后表面淬火處理55HRC,大齒輪選用45剛,表面淬火處理45HRC。
7.1.3 齒數(shù)選擇
選用小錐齒輪齒數(shù)為,故大錐齒輪齒數(shù)
7.2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
由設計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
(7.1)
7.2.1 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數(shù)值
1)試選載荷系數(shù)
2)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
3)選齒寬系數(shù):
4)《機械設計》書表10-6查取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
5)由《機械設計》書中圖10-21按齒面硬度查得:
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
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
6)由書《機械設計》中式 (7.2)
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其中,使用壽命為10Y,一天工作12小時,一年按工作300天,檢修期為3年。
7)由書《機械設計》中圖10-19查得:
8)計算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 S=1,有公式
(7.3)
7.2.2 計算
1)計算小齒輪代入中較小的值
2)計算:
(7.4)
3)計算齒寬:b
(7.5)
4)計算 b/h
模數(shù): (7.6)
齒高: (7.7)
(7.8)
5)計算K:
根據(jù)V=0.95m/s、七級精度,查《機械設計 》書中圖10-8得,動載荷系數(shù);同樣在表10-3查得:;由表10-2查得。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 由表10-9查得:
故得:
故得出: (7.9)
6)校正分度圓直徑,公式 :
(7.10)
7)計算模數(shù): (7.11)
7.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設計公式為:
(7.12)
7.3.1 確定公式內(nèi)的各計算數(shù)值(以下圖表均由《機械設計》書中查得)
1)由圖10-20查得:
小齒輪
大齒輪
2)由圖10-18查得:
3)計算許用應力:
4)計算K:
5)查?。?
由表10-5查得:
6)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
由表10-5查得:
7)計算大小齒輪的
(7.12)
顯然大齒輪數(shù)值大。
小齒輪齒數(shù)計算:
(7.13)
大齒輪齒數(shù):
經(jīng)上述設計,即滿足了接觸疲勞強度,同時也符合齒根疲勞強度并做到結構經(jīng)湊,避免浪費。
7.4 幾何尺寸計算
7.4.1 計算分度圓直徑
(7.14)
7.4.2 錐距
(7.15)
7.4.3 計算齒輪寬度
(7.15)
7.4.4錐齒輪的結構設計
經(jīng)計算、分析對比,小錐齒輪設計為齒輪軸形式,大錐齒輪設計為腹板式。
參數(shù): m=3.75 i=3.2
8 軸的設計計算
軸的結構設計包括定出軸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結構尺寸。
軸的結構設計是根據(jù)軸上零件的安裝、定位以及軸的制造工藝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地確定軸的結構形式和尺寸。軸的結構設計不合理,會影響軸的工作能力和軸上零件的工作可靠性,還會增加軸的制造成本和軸上零件裝配的困難度。因此,軸的結構設計是軸設計中的重要內(nèi)容。
下面根據(jù)上述原則對軸進行設計計算。
8.1 I軸的設計計算(錐齒輪軸)
8.1.1 材料
由《機械零件設計手冊》中的圖表查得,選用40,調(diào)質(zhì)處理,HBS=241~286。, ,
8.1.2 初定軸的最小直徑
根據(jù)《機械設計》書中表15-3,取=110 于是得:
(9.1)
I軸的最小直徑顯然是安裝大帶輪的直徑。
現(xiàn)取。
8.1.3 根據(jù)軸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現(xiàn)根據(jù)具體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如下圖9.1所示:
圖9.1 小錐齒輪圖
8.1.4 小錐齒輪的受力分析
圓周力: (9.2)
徑向力: (9.3)
軸向力: (9.4)
法向載荷: (9.5)
8.1.5 鍵的校核
選用A型普通鍵,軸鍵、輪轂的材料都用20剛。
取L=80mm (9.6)
(9.7)
式中:T——傳遞的轉(zhuǎn)矩;
K——鍵與輪轂、鍵槽的接觸高度 K=0.5h=7
l——鍵的工作長度:l=L-b=58mm;
d——軸的直徑;
8.1.6 I軸軸承的校核(30212)
查手冊有:C=102000N; ; Y=1.5; e=0.4;
圖9.2 軸的受力圖
(1)求軸承的載荷(如上圖9.2)
已知:
故得徑向載荷:
軸向力:
與同向且
所以指向軸承1.即軸承1為緊端,軸承2為松端。
故有:
(2)求軸承當量動載荷
由《機械設計手冊》中表13-6查得:
(3)求軸承的壽命
(9.8)
故所選軸承可用。
8.1.7 軸上載荷的計算
圖9.3 軸的受力及彎扭圖
由圖9.3彎矩和扭矩圖可以看出截面B是軸的危險面,將計算出的截面B處的、及M列如下表9.2:
表9.2 截面B處的彎矩表
載荷
水平面H
垂直面V
支反力F
彎矩
總彎矩
扭矩
8.1.8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9.9)
式中:W——軸的抗彎截面系數(shù):
——對稱循環(huán)應力的軸的許用應力:MPa
——軸的計算應力:Mpa
——軸所受彎矩:
——軸所受的扭矩:
有相關資料查得:
;;。
所以
所以所設計的軸符合強度要求。
8.2 II軸的設計計算
8.2.1 材料
選用45鋼,調(diào)質(zhì)處理,HBS=217~255;;
8.2.2 初定最小直徑
取
(9.10)
II軸的最小直徑是安裝聯(lián)軸器的直徑
8.2.3 聯(lián)軸器的選擇
計算轉(zhuǎn)矩: (9.11)
查表14-1得
選取聯(lián)軸器型號:
8.2.4 根據(jù)軸的定位要求,確定各段直徑和長度
現(xiàn)根據(jù)具體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如下圖9.4所示:
圖9.4 軸的尺寸圖
8.2.5 大錐齒輪軸的受力分析
圓周力:
徑向力:
軸向力:
8.2.6 鍵的校核
材料均選用20鋼
II—1鍵的型號: GB/T1096
II—2鍵的型號: GB/T1096
校核公式:
(9.12)
其中:; ; ;
; ; ;
故鍵II—1能用;
故鍵II—2能用;
8.2.7 軸承的校核(32218)
已知: C=270000N;;Y=1.4;e=0.42
;
圖9.5 軸承的受力分析圖
(1)軸承的徑向力:
軸向力:
由于與同向且
所以指向軸承2,即軸承1為松端,軸承2為緊端。
故有:
(2)求軸承的當量動載荷
由《機械設計手冊》中表13-6查得:
(3)求軸承的壽命
故 所選軸承可用。
8.2.8 軸上載荷的計算
圖9.6 軸的受力及彎矩圖
由圖9.6彎矩圖和扭矩圖看出,截面B為軸的危險截面,將計算出的截面B處的、及M列如下表9.3:
表9.3 截面B處彎矩表
載荷
水平面H
垂直面V
支反力F
彎矩
總彎矩
扭矩
8.2.9 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9.13)
式中: W——軸的抗彎截面系數(shù);
——對稱循環(huán)應力的軸的許用應力;MPa
——軸的計算應力;Mpa
——軸所受彎矩;
——軸所受的扭矩;
有相關資料查得:
;;。
所以
所以所設計的軸符合強度要求。
9 結論與展望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集中、綜合從不同的知識方位對以前所學知識進行了一次大的回顧和訓練,是一次四年積累的厚積薄發(fā)、一一展示,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將起到積極而有深遠的影響。
本次畢業(yè)設計的題目為無軸攪拌機傳動部件的設計。首先對傳統(tǒng)的幾種常見的攪拌機構進行分析、總結其工作原理及其存在的常見問題。了解目前對其存在的問題的常用解決方案。熟悉“無軸”攪拌理念,掌握無軸攪拌機的工作原理,然后將其與傳統(tǒng)的攪拌機進行比較,分析其主要優(yōu)點及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通過分析我們知道了,目前市場使用的攪拌機都存在著“包軸”的現(xiàn)象,雖然也出現(xiàn)如論文前所述的各種解決方案,但由于其都有一根貫穿整個攪拌部件的軸存在,所以無論如何改進也無法完全消除“包軸”現(xiàn)象。而新型開發(fā)的無軸攪拌機正是彌補了這一缺陷。真正做到了無“包軸”現(xiàn)象。
其次,這次設計的重點是對其傳動部件的設計計算,在設計過程中,在查閱資料的同時,運用以前所學知識,對傳動方案進行了不同方案的比較,從中選定了最優(yōu)的工藝方案,其中也不乏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時才感覺到傳動方案的選擇在機械傳動中的重要性,它可以最大限度上節(jié)省生產(chǎn)成本,提高企業(yè)經(jīng)濟效益,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立于不敗之地。所以要振興我國的機械制造業(yè),必須從最基礎的東西做起,從機械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設計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最大程度地減少成本。我采用的是帶輪加錐齒輪的減速機構,即利用了帶輪的傳動遠距離傳動、大傳動比,又利用了錐齒輪傳動可改變傳動方向的優(yōu)點。通過設計計算達到了即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地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
無軸攪拌機是一種新生產(chǎn)品,故必存在了其產(chǎn)品不成熟的一面,要想真正做到利國利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就必須對其各個方面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本論文只是對其中的傳動部分進行了設計改良,在今后的研究中還應注重其它方面的改進。
總之,這次畢業(yè)設計從各個方面培養(yǎng)了我獨立思考、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素養(yǎng),這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受益匪淺。
致 謝
本文是在韓邦華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他嚴謹?shù)淖黠L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在整個論文選題、傳動方案設計、計算,到學位論文撰寫,都是老師及時給予我建議,指出不足之處,幫助我更好地組織論文結構,不斷充實論文的內(nèi)容鼓勵支持完成的。在此,我對導師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做論文期間,由于本人才疏學淺,加之此次設計時間緊任務重,老師以及我們組的其他成員都積極、熱情的幫我,對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給予了許多無私的關心與幫助,使我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再將他們一一列舉,但是我對他們無私慷慨的幫助表示深深的謝意!
謹以此文,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同事、同學、朋友和家人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參考文獻
[1] 張黎驊.新編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5.
[2]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減(變)速器.電機與電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社,
2004.1.
[3] 簡明機械設計手冊[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5.
[4] 董懷武.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11.
[5] 馮忠緒.混凝土攪拌理論與設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 濮良貴.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陸 玉.機械設計課程設計[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12.
[8] J.Marchan、H.Homain.S.Diamond. M.Pigeon and H.Guiraud. THEMICROSTRUCTURE
OF DRY CONCRETE PRODUCTS[M].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1996,Vol.26 No.3
[9] 魏覺.JS型混凝土攪拌機功率計算及結構設計[J].工程機械,1991.5,第5期:25-60.
[10] Saeed, Khalaf, Rejeb. IMPROV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BY A TWO-STEP MIXING METHOD[M].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6, Vo1.26 No.4.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混凝土攪拌機(GB/T9142-2000)[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2000.
[12] 趙利軍.雙臥軸攪拌機參數(shù)優(yōu)化及其試驗研究[A].西安: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C]. 2002.5.
[13] 龔鐵平編譯.國外混凝土機械[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3.
[14] 龔溎義.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15] 程福.機械專業(yè)英語[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7.
[16] 黃健求.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第二版[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7] 黃如林,汪群. 金屬加工工藝及工裝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18] Maassen F . Et al. Analytical and Empirial[A].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of
Cylinder Liner Bore Distorton [C] . SAE: 2001-01-05:16-39.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