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鉤式雙向推出模具機構設計【全套含有CAD圖紙三維建?!?/h1>
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所見即所得。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401339828 或11970985 有疑問可加】
太原工業(yè)學院畢業(yè)設計
擺鉤式雙向推出模具機構設計
機械工程系
學生姓名: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系 部:
專 業(yè):
指導教師:
第Ⅰ頁 共Ⅰ頁
誠信聲明
?
本人鄭重聲明:本論文及其研究工作是本人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在完成論文時所利用的一切資料均已在參考文獻中列出。??
??本人簽名: 年???月???日
畢業(yè)設計任務書
設計題目:擺鉤式雙向推出模具機構設計
系部:機械工程系 專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學號:
學生: 指導教師(含職稱): 副教授 專業(yè)負責人:
1.設計的主要任務及目標
了解常用機械加工設備結構及應用
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設計機械產(chǎn)品及其零部件
能夠獨立熟練地檢索各方面文獻資料
2.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按照學院有關要求完成畢業(yè)設計內容
繪制產(chǎn)品圖一張
設計并繪制模具結構原理總圖
設計擺鉤式雙向推出機構的非標零件圖
對該機構進行動畫仿真演示
3.主要參考文獻
[1] 付宏生.塑料模具與塑料制品設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2] 申開智.塑料成型模具[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李小海.模具設計與制造.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4] 洪慎章.使用注塑模設計與制造.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5]楊占堯.模具設計與制造.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4.進度安排
畢業(yè)設計各階段名稱
起 止 日 期
1
分析題目,確定設計思路,進行開題檢查
2014.3.03~2014.3.11
2
擬定并論證總體方案
2014.3.11~2014.4.14
3
進行中期檢查
2014.4.14~2014.4.25
4
繪制零件圖及結構裝配圖
2014.4.25~2014.6.01
5
進行設計說明書及圖紙整理,準備答辯
2014.6.01~2014.6.10
擺鉤式雙向推出模具機構設計
摘要: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極為常見,小到臉盆水杯,大到飛機部件,都能看到塑料制品的身影。在注塑行業(yè)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產(chǎn)品的形狀,工藝已經(jīng)不再是生產(chǎn)的全部。對于如今注重效率的現(xiàn)代社會,如何高效,快捷的制作出所需產(chǎn)品才是發(fā)展的大趨勢。于是人類社會由古至今在生產(chǎn)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材料不斷的誕生,新工藝不斷地更新,都為現(xiàn)如今的生產(chǎn)效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日常的塑料制品生產(chǎn)中,推出機構設計一直是生產(chǎn)的難點,不合理的推出機構會引起鑄件變形,使廢品率上升,甚至無法推出鑄件,對于深腔薄壁類壓鑄件,推出機構設計尤為困難,而本課題擺鉤式雙向模具推出機構適用于薄壁深腔類的鑄件。
關鍵字:推出機構,擺鉤式,鑄件變形,工藝更新
The pendulum hook type two-way mold design
Abstract:In today's daily life?is very common,?plastic products,?small to?a?cup,?large?aircraft components,?can see the?figure of?plastic?products.?In injection molding industryis highly developed today,?the shape of the product,?the process?is no longer theproduction of times to the present?in production?changed?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change,?the birth of the new?material,?new technologyconstantly updated,?to?an inestimable role?as?production efficiency?now?play.
constantly bring forth the new through the old. Our research is numerousintroduced a mechanism, a swinging hook type bidirectional mold ejecting mechanism.In the daily plastic products production, pushing mechanism design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ejecting mechanism unreasonejecting mechanism design i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but the task of hooktype bidirectional mold ejecting mechanism suitable for thin-wall deep cavitycasting.
Key words: launch institutions,pendulum hook type,deformation of the casting,
technology update
目 錄
1 前言 4
1.1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4
1.2 推出機構的設計原則 4
1.2.1推出機構設計時應盡量使塑件留于動模一側???? 4
1.2.2塑件在推出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形和損壞 4
1.2.3不損壞塑件的外觀質量 5
1.2.4合模 5
1.2.5推出機構 5
1.3 機構類型與應用 5
2我國塑料模具產(chǎn)業(yè)發(fā)展以及技術的發(fā)展方向 7
2.1我國塑料模具產(chǎn)業(yè)發(fā)展 7
2.2 我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發(fā)展方向 11
2.3 注塑模具CAD發(fā)展概況及趨勢 11
3塑件材料的選擇 14
3.1 塑件材料的性能分析 14
3.2 塑件材料的成型性能 14
3.3加工零件的確定 16
4模具的設計 17
4.1 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 17
4.2 注塑模成型零部件結構設計 17
4.2.1 確定分型面 17
4.2.2確定型腔數(shù) 18
4.2.3注射模具型腔的結構設計 18
4.3 合模導向和定位機構設計 20
5 脫模機構的設計 22
5.1擺鉤式雙向模具推出機構解析 22
5.2脫模力的計算 23
5.3推出方式的選擇 25
5.4擺勾的設計 26
5.5 模具材料選擇 26
6.結論 28
參考文獻 29
致 謝 30
太原工業(yè)學院畢業(yè)設計
1 前言
1.1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生產(chǎn)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制造業(yè)所使用的材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由于塑料具有質量輕,比強度高,耐腐蝕,絕緣性能好以及良好的可塑性,并易成型的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塑料注射成型是成型塑件的重要方法,塑料注射磨具則是塑料注射成型必備的工具。而在塑件成型之后,如何將塑件更高效更安全的取出成為了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推出機構應運而生。
推出機構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衍生出了多種類別,其中對于簡單的推出動作可用一次推出機構,而有些復雜的推出過程可能會二次甚至多次推出。而本課題所研究的既是推出機構中的二次推出機構,擺鉤式雙向模具推出機構。本機構相較于其他推出機構更適用于薄壁深腔類產(chǎn)品的取出,該機構具有取出效率高,產(chǎn)品合格率高等特點。該機構如今已發(fā)展成為重要的推出機構而廣泛的用于生產(chǎn)當中,在多年的發(fā)展改良之后,擺鉤式推出機構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推出機構的重要分支。
1.2 推出機構的設計原則
1.2.1推出機構設計時應盡量使塑件留于動模一側????
由于推出機構的動作是通過注射機動模一側的頂桿或液壓缸來驅動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模具的推出機構設置在動模一側。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在考慮塑件在模具中的位里和分型面的選擇時,應盡量能使模具分型后塑件留在動模一側,這就要求動模部分所設置的型芯被塑件包絡的側面積之和要比定模部分的多。
1.2.2塑件在推出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形和損壞
為了使塑件在推出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形和損壞,設計模具時應仔細進行塑件對模具包緊力和粘附力大小的分析與計算,合理地選擇推出的方式、推出的位置、推出零件的數(shù)量和推出面積等。
1.2.3不損壞塑件的外觀質量
對于外觀質量要求較高的塑件,盡量不選塑件的外部表面作為推出位置,即推出塑件的位置盡量設在塑件內部。對于塑件內外表面均不允許存在推出痕跡時,應改變推出機構的形式或設置專為推出用的上藝塑料塊,在推出后再與塑件分離。
1.2.4合模
合模時應使推出機構正確復位設計推出機構時,應考慮合模時推出機構的復位,在斜導桿和斜導柱側向抽芯及帶有活動鑲件的模具設計時,在活動零件后面設置推桿等特殊的情況下還應考慮推出機構的預先復位問題等。?
1.2.5推出機構
應動作可靠 推出機構在推出與復位的過程中。結構應盡量簡單,動作可靠、靈活,制造容易。
為實現(xiàn)注塑生產(chǎn)的自動化不但塑料件要實現(xiàn)自動墜落,還要使?jié)沧⑾到y(tǒng)凝料能脫出并自動墜落。優(yōu)秀的設計還應以簡單易行結構達到以上要求。
1.3 機構類型與應用
由于塑料件,壓鑄件的外形和尺寸千變萬化,因此脫模機構具有多種類型,根據(jù)推出元件的類別,推出機構可分為推桿推出機構,推管推出機構,推件板推出機構,推桿,推管,推件板聯(lián)合推薦機構以及其他形式的推薦機構等。按退出機構的動力源對機構分類,有手動,氣動和液動脫模等不同類型。手動是開模后,由人工手動操作,使制件脫模,一般用于制件滯留在定模一側或簡單模具中。機動脫模是利用及闖關開模動作及頂出裝置,驅動模具上推出機構使制件自動脫落,該形式應用最為廣泛。液壓和氣動脫模是利用設置在模具上的專用的液壓和氣動裝置,開模時,制件隨動模移至機床開模極限位置,然后再由專用的液壓缸推出機構使制件脫模。
如按推出機構動作特點分類,又可分為一次推出機構,二次推出,順序脫模,點澆口自動脫落,帶螺紋制件脫落,成型推桿推出機構以及定模退出機構等不同類型。
按推件零件運動方式分,推出機構有直線推件,斜向推件,旋轉推薦,擺動推薦等。
由于脫模機構種類繁多,所以脫模機構的設計是一項既復雜又靈活的工作,需要不斷積累實踐經(jīng)驗,而且在世界中應敢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
2我國塑料模具產(chǎn)業(yè)發(fā)展以及技術的發(fā)展方向
2.1我國塑料模具產(chǎn)業(yè)發(fā)展
80年代以來,在國家產(chǎn)業(yè)政策和與之配套的一系列國家經(jīng)濟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我國模具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年均增速均為13%,1999年我國模具工業(yè)產(chǎn)值為245億,至2000年我國模具總產(chǎn)計為260-270億元,其中塑料模約占30%左右。在未來的模具市場中,塑料模在模具總量中的比例還將逐步提高。
我國塑料模工業(yè)從起步到現(xiàn)在,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有了很大發(fā)展,模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產(chǎn)48英寸大屏幕彩電塑殼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機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車保險杠和整體儀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產(chǎn)照相機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數(shù)齒輪模具及塑封模具。如天津津榮天和機電有限公司和煙臺北極星I.K模具有限公司制造的多腔VCD和DVD齒輪模具,所生產(chǎn)的這類齒輪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軸度、跳動等要求都達到了國外同類產(chǎn)品的水平,而且還采用最新的齒輪設計軟件,糾正了由于成型收縮造成的齒形誤,達到了標準漸開線齒形要求。還能生產(chǎn)厚度僅為0.08mm的一模兩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難度較高的塑料門窗擠出模等等。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達0.02~0.05mm,表面粗糙度Ra0.2μm,模具質量、壽命明顯提高了,非淬火鋼模壽命可達10~30萬次,淬火鋼模達50~1000萬次,交貨期較以前縮短,但和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一。
成型工藝方面,多材質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鑲件互換結構和抽芯脫模機構的創(chuàng)新設計方面也取得較大進展。氣體輔助注射成型技術的使用更趨成熟,如青島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廣播公司模具廠等廠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電視機外殼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運用氣輔技術,一些廠家還使用了C-MOLD氣輔軟件,取得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為用戶提供氣輔成型設備及技術。熱流道模具開始推廣,有的廠采用率達20%以上,一般采用內熱式或外熱式熱流道裝置,少數(shù)單位采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難度針閥式熱流道裝置,少數(shù)單位采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難度針閥式熱流道模具。但總體上熱流道的采用率達不到10%,與國外的50~80%相比,差距較大。
在制造技術方面,CAD/CAM/CAE技術的應用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以生產(chǎn)家用電器的企業(yè)為代表,陸續(xù)引進了相當數(shù)量的CAD/CAM系統(tǒng),如美國EDS的UGⅡ、美國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mgineer、美國CV公司的CADS5、英國Delta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美國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亞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軟件等等。這些系統(tǒng)和軟件的引進,雖花費了大量資金,但在我國模具行業(yè)中,實現(xiàn)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術對成型過程,如充模和冷卻等進行計算機模擬,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經(jīng)濟效益,促進和推動了我國模具CAD/CAM技術的發(fā)展。近年來,我國自主開發(fā)的塑料模CAD/CAM系統(tǒng)有了很大發(fā)展,主要有北航華正軟件工程研究所開發(fā)的CAXA系統(tǒng)、華中理工大學開發(fā)的注塑模HSC5.0系統(tǒng)及CAE軟件等,這些軟件具有適應國內模具的具體情況、能在微機上應用且價格較低等特點,為進一步普及模具CAD/CAM技術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近年來,國內已較廣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鋼,如:P20、3Cr2Mo、PMS、SM Ⅰ、SMⅡ等,對模具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有著直接的重大的影響,但總體使用量仍較少。塑料模標準模架、標準推桿和彈簧等越來越廣泛地得到應用,并且出現(xiàn)了一些國產(chǎn)的商品化的熱流道系統(tǒng)元件。但目前我國模具標準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國外先進工業(yè)國家已達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表2.1 國內外塑料模具技術比較表
項目
國外
國內
注塑模型腔精度
0.005~0.01mm
0.02~0.05mm
型腔表面粗糙度
Ra0.01~0.05μm
Ra0.20μm
非淬火鋼模具壽命
10~60萬次
10~30萬次
淬火鋼模具壽命
160~300萬次
50~100萬次
熱流道模具使用率
80%以上
總體不足10%
標準化程度
70~80%
小于30%
中型塑料模生產(chǎn)周期
一個月左右
2~4個月
在模具行業(yè)中的占有量
30~40%
25~30%
據(jù)有關方面預測,模具市場的總體趨熱是平穩(wěn)向上的,在未來的模具市場中,塑料模具的發(fā)展速度將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業(yè)中的比例將逐步提高。隨著塑料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塑料模具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是正常的,因此,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塑料模具的發(fā)展將高于總量發(fā)展速度。同時,由于近年來進口模具中,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占多數(shù),所以,從減少進口、提高國產(chǎn)化率角度出發(fā),這類高檔模具在市場上的份額也將逐步增大。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使各種異型材擠出模具、PVC塑料管材管接頭模具成為模具市場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高速公路的迅速發(fā)展,對汽車輪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子午線橡膠輪胎模具,特別是活絡模的發(fā)展速度也將高于總平均水平;以塑代木,以塑代金屬使塑料模具在汽車、摩托車工業(yè)中的需求量巨大;家用電器行業(yè)在“十五”期間將有較大發(fā)展,特別是電冰、空調器和微波爐等的零配件的塑料模需求很大;而電子及通訊產(chǎn)品方面,除了彩電等音像產(chǎn)品外,筆記本電腦和網(wǎng)機頂盒將有較大發(fā)展,這些都是塑料模具市場的增長點。
我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今后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將包括:
(1)提高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的設計制造水平及比例。這是由于塑料模成型的制品日漸大型化、復雜化和高精度要求以及因高生產(chǎn)率要求而發(fā)展的一模多腔所致。
(2)在塑料模設計制造中全面推廣應用CAD/CAM/CAE技術。CAD/CAM技術已發(fā)展成為一項比較成熟的共性技術,近年來模具CAD/CAM技術的硬件與軟件價格已降低到中小企業(yè)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為其進一步普及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基于網(wǎng)絡的CAD/CAM/CAE一體化系統(tǒng)結構初見端倪,其將解決傳統(tǒng)混合型CAD/CAM系統(tǒng)無法滿足實際生過程分工協(xié)作要求的問題;CAD/CAM軟件的智能化程度將逐步提高;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設計與成型過程的3D分析將在我國塑料模具工業(yè)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3)推廣應用熱流道技術、氣輔注射成型技術和高壓注射成型技術。采用熱流道技術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產(chǎn)率和質量,并能大幅度節(jié)省塑料制件的原材料和節(jié)約能,所以廣泛應用這項技術是塑料模具的一大變革。制訂熱流道元器件的國家標準,積極生產(chǎn)價廉高質量的元器件,是發(fā)展熱流道模具的關鍵。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可在保證產(chǎn)品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目前在汽車和家電行業(yè)中正逐步推廣使用。氣體輔助注射成型比傳統(tǒng)的普通注射工藝有更多的工藝參數(shù)需要確定和控制,而且其常用于較復雜的大型制品,模具設計和控制的難度較大,因此,開發(fā)氣體輔助成型流動分析軟件,顯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為了確保塑料件精度,繼續(xù)研究發(fā)展高壓注射成型工藝與模具以及注射壓縮成型工藝與模具也非常重要。
(4)開發(fā)新的塑料成型工藝和快速經(jīng)濟模具。以適應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chǎn)方式。
(5)提高塑料模標準化水平和標準件的使用率。我國模具標準件水平和模具標準化程度仍較低,與國外差距甚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模具工業(yè)的發(fā)展,為提高模具質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模具標準件的應用要大力推廣。為此,首先要制訂統(tǒng)一的國家標準,并嚴格按標準生產(chǎn);其次要逐步形成規(guī)模生產(chǎn)、提高商品化程度、提高標準件質量、降低成本;再次是要進一步增加標準件規(guī)格品種。
(6)應用優(yōu)質模具材料和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對于提高模具壽命和質量顯得十分必要。
(7)研究和應用模具的高速測量技術與逆向工程。采用三坐標測量儀或三坐標掃描儀實現(xiàn)逆向工程是塑料模CAD/CAM的關鍵技術之一。研究和應用多樣、調整、廉價的檢測設備是實現(xiàn)逆向工程的必要前提。
2.2 我國塑料模具工業(yè)和技術發(fā)展方向
在信息社會和經(jīng)濟全球化不斷發(fā)展的進程中,模具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主要是模具產(chǎn)品向著更大型、更精密、更復雜及更經(jīng)濟快速方面發(fā)展,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模具生產(chǎn)向著信息化、數(shù)字化、無圖化、精細化、自動化方面發(fā)展;模具企業(yè)向著技術集成化、設備精良化、產(chǎn)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經(jīng)營國際化方向發(fā)展。
模具技術的發(fā)展趨勢主要是:①CAD、CAM、CAE的廣泛應用及其軟件的不斷先進和CAD/CAM/CAE技術的進一步集成化、一體化、智能化;②PDM(產(chǎn)品數(shù)據(jù)管理)、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管理)、KBE(基于知識工程)、ERP(企業(yè)資源管理)、MIS(模具制造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及Internet平臺等信息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應用;③高速、高精加工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④超精加工、復合加工、先進表面加工和處理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⑤快速成型與快速制模(RP/RT)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⑥熱流道技術、精密測量及高速掃描技術、逆向工程及并行工程的發(fā)展與應用;⑦ 模具標準化及模具標準件的發(fā)展及進一步推廣應用;⑧優(yōu)質模具材料的研制及正確選用;⑨模具自動加工系統(tǒng)的研制與應用;⑩虛擬技術和納米技術等的逐步應用。
2.3 注塑模具CAD發(fā)展概況及趨勢
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是當代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隨著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CAD技術及其應用一直處于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浪潮中。作為CAD技術應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塑料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模擬分析與制造,即模具CAD、CAE和CAM也一直是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熱點。
三十多年來,國外注射模CAD技術發(fā)展相當迅速。70年代己開始應用計算機對熔融塑料在圓盤形、管形和長方形型腔內的流動情況進行分析。80年代初,人們成功地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三維型腔內塑料熔體的流動過程,使設計人員可以依據(jù)理論分析并結合自身的經(jīng)驗,在模具制造前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和修改,以減少試模時間,提高模具質量。近十年來,注射模CAD技術在不斷進行理論和實驗研究的同時,十分注意向實用化階段發(fā)展,一些高水平的商品軟件逐步推出,并在推廣和實際使用中不斷改進、提高和完善。比較有代表性的軟件系統(tǒng)有:
澳大利亞Moldflow PTY公司的Moldflow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很強的注射模分析模擬功能,包括繪制型腔圖形的線框造型軟件SHOD,有限元網(wǎng)格生成軟件FMESH,流動分析軟件FLOW,冷卻分析軟件COOLING,流動、冷卻分析結果和模架應力場分布的可視化顯示軟件FRES以及翹曲分析模擬軟件。
美國CRATEK公司的注射模CAD/CAM/CAE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三維幾何形狀描述軟件OPTIMOLD III,二維注射流動分析軟件SIMUFLOW,三維有限元流動分析軟件SLMUFLOW 3D,冷卻分析軟件SIMUCOOL,標準模架(美國DME標準)選擇軟件OPTIMOLD等部分。
美國和意大利的Plastics&Computer Inc公司的TMCONCEPT專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材料選擇TMC-MS、注射工藝條件和模具費用優(yōu)化TMC-MCO、注射流動分析TMC-FA、型腔尺寸設計TMC-CSE和模具傳熱分析TMC-MTA等功能模塊。
德國IKV研究所的CADMOULD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注射模流動分析、冷卻分析和力學性能校核等功能,CAD-MOULD-MEFISTO系統(tǒng)則采用有限元法進行三維型腔的流動分析。
我國在注射模CAD技術開發(fā)、應用及研究方面起步較晚。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國內部分大中型企業(yè)先后引進了一些國外知名度較高的注塑模CAD系統(tǒng)。同時,某些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也開始了注塑模CAD系統(tǒng)的研制與開發(fā)工作。
多年來,我國對注射模設計制造技術及其CAD的開發(fā)應用十分重視,在“八五”期間,這方面安排了“大型薄壁深腔注射模具制造技術”、“多型腔小模數(shù)齒輪精密模具制造技術”和“實用CAD/CAM技術在精密注射模制造中的應用”等國家重點企業(yè)技術開發(fā)項目,還安排了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塑料注射模CAD/CAM/CAE集成系統(tǒng)研究”。這些項目的成果對促進我國注射模CAD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我國注射模CAD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水平得到很快提高。
我國在注射模CAD技術研究與開發(fā)方面較具代表性的工作有:
華中理工大學是國內較早自行開發(fā)研究注射模CAD/CAE/CAM系統(tǒng)的單位之自80年代中期開始,就在注塑模流動分析模擬和冷卻分析模擬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并推出了塑料注射模CAD/CAE/CAM系統(tǒng)HSC-1。該系統(tǒng)包括塑料制品三維形狀輸入、流動模擬、冷卻分析、型腔強度與剛度校核及模具圖設計與繪制等功能,在一些企業(yè)單位應用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已實現(xiàn)商品化。
浙江大學基于工作站的UG II系統(tǒng)開發(fā)出精密注射模CAD/CAM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采用特征造型技術構造產(chǎn)品模型,使形狀特征表達與工藝信息描述統(tǒng)一,并利用特征反轉映射實現(xiàn)了型腔模型的快速生成。
上海交通大學從1983年開始,對注射模CAD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國內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注射模CAD系統(tǒng)中,并于1988年開發(fā)出集成化注射模智能CAD系統(tǒng)?,F(xiàn)在在工作站UG II平臺上進一步開發(fā)智能CAD/CAE/CAM系統(tǒ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正模具研究所開發(fā)的注射模CAD/CAE/CAM系統(tǒng)具有塑料產(chǎn)品線框造型、曲面造型、分析模擬和數(shù)控仿真與數(shù)控加工程序生成等功能,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與實用價值。
合肥工業(yè)大學在注射模結構CAD技術方面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與開發(fā)工作,先后研制出微機注塑模CAD系統(tǒng)PMCAD和微機注塑模CAD三維系統(tǒng)IPMCAD V3.0,取得了較好的成績。IPMCAD3.0系統(tǒng)在微機上采用三維實體模型、實體造型技術,使系統(tǒng)在設計效率和通用性兩方面都得到較好的兼顧。現(xiàn)在以AutoCAD 813.0和MDT作為環(huán)境,進一步采用參數(shù)化特征模型、特征建模技術和裝配模型技術,研制出注射模CAD三維參數(shù)化系統(tǒng)IPMCAD V4.0,在技術水平、實用性與通用性方面都達到較高水平。
3塑件材料的選擇
3.1 塑件材料的性能分析
這個塑料制品是日常生活所需,對外觀要求較為嚴格。其材料選用聚丙烯(PP),其材質為PP。
聚丙烯密度小,強度、剛性、硬度、耐熱行均優(yōu)于HDPE,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良好的高頻絕緣性,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變脆,不耐磨,易老化。適于制作一般機械零件、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
PP塑料,化學名稱:聚丙烯
英文名稱:Polypropylene(簡稱PP)
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縮率:1.0-2.5%
成型溫度:160-220℃
特點: 無毒、無味,密度小,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yōu)于低壓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適于制作一般機械零件,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 。常見的酸、堿有機溶劑對它幾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透明PP的目前,已工業(yè)化的透明PP生產(chǎn)技術主要有3種:(1)在PP樹脂中加入透明成核劑;(2)利用Z-N催化劑生產(chǎn)無規(guī)共聚PP;(2)采用茂金屬催化劑生產(chǎn)高透明P
3.2 塑件材料的成型性能
聚丙烯(PP)由于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無毒、相對密度低、耐熱、耐化學藥品、價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等特點,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是,PP是部分結晶的樹脂,在通常的生產(chǎn)條件下獲得的球晶體積大,結晶不完善,在球晶的界面有很大的光散射,造成制品的透明性下降,為了滿足某些產(chǎn)品對透明性的要求,需對PP進行透明改性。透明PP與其他一些常用的透明材料相比,具有透明度、光澤度優(yōu)異,質輕價廉,剛度及綜合性能好,可回收及有較高的熱變形溫度(一般大于110℃),使之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1)結晶性塑料,吸濕性小,可能發(fā)生熔體破裂,長期余熱金屬接觸已發(fā)生分解;
(2)流動性極好,溢邊值0.03mm左右;
(3)冷卻速度快,澆注系統(tǒng)及冷卻系統(tǒng)的散熱應適度;
(4)成型收縮范圍大,收縮率大,已發(fā)生縮孔、凹痕、變形,取向性強;
(5)注意控制成型溫度,料溫低時取向性明顯,尤其低溫高壓時更明顯,模具溫度低于50℃以下塑件無光澤,已產(chǎn)生熔接痕、流痕;90℃以上時易發(fā)生翹曲、變形;
塑件應壁厚均勻,避免缺口、尖角,以防止應力集中。
表3。1 塑件材料PP的物理性能、熱性能
密度 g/cm3
0.90~0.91
質量體積 cm3/g
1.10~1.11
吸水率 24h
0.01~0.03
熔點 ℃
170~176
熔融指數(shù) g/10min
230℃
維卡針入度 ℃
140~150
熱變形溫度 ℃
102~115
線膨脹系數(shù) 10-5℃
9.8
比熱容 J/(kg·K)
1930
熱導率 W/(m·K)
0.126
表3.2 塑件材料PP的成形條件
注塑成型機類型
螺桿式
密度 g/cm3
0.90~0.91
計算收縮率 %
1.0~2.5
預熱
溫度 ℃
80~100
時間 h
1~2
料筒溫度 ℃
后段
160~180
中段
180~200
前段
200~220
模具溫度 ℃
80~90
續(xù)表3.2
注塑壓力 Mpa
70~140
成形時間 s
注塑時間
20~60
高壓時間
0~3
冷卻時間
20~90
總周期
50~160
螺桿轉速 r/min
48
后處理
方法
--
溫度 ℃
--
時間 h
--
3.3加工零件的確定
在得知設計課題之后,通過相關資料的查閱得知擺鉤式雙向模具推出機構一般適用于薄壁深腔類的塑件。通過觀察日常生活用品,發(fā)現(xiàn)如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盆,塑料水杯等都屬于薄壁深腔類塑件,而且都是由注塑機注塑而成,于是決定將本次課題生產(chǎn)的零件確定為生活中常用的水盆。在上網(wǎng)查閱資料得知,如今的塑料水盆一般選用聚丙烯。聚丙烯的化學穩(wěn)定性很好,除能被濃硫酸、濃硝酸侵蝕外,對其它各種化學試劑都比較穩(wěn)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烴、芳香烴和氯化烴等能使聚丙烯軟化和溶脹,同時它的化學穩(wěn)定性隨結晶度的增加還有所提高,所以聚丙烯適合制作各種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蝕效果良好。無毒、無味,密度小,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yōu)于低壓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且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適于制作一般機械零件、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常見的酸、堿等有機溶劑對它幾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在零件材料選定之后,經(jīng)過考慮選用手邊的水盆作為零件原型。以下是該零件的零件圖3.1。
圖3.1 塑件零件圖
4模具的設計
4.1 模具澆注系統(tǒng)設計
注射模的澆注系統(tǒng)是指塑料從注射機噴嘴進入模具開始到型腔入口為止(不包括型腔)的塑料流動通道。
鑒于產(chǎn)品外觀的要求,我們選擇主流道澆口形式。從塑料盆底進料,雖然可能會產(chǎn)生痕跡,但是在盆底不影響正常使用。
(1)主澆道的形狀一般為圓錐形,并取錐角α=2°~5°。這個斜度比一般的脫模斜度大,主要是為了減少主澆道凝料的脫模阻力。這里取α=5°。
(2)主澆道入口直徑d1應比噴咀孔徑d大些 。
(3)為了保證注射機噴嘴頭部與澆注系統(tǒng)進料處的良好吻合避免由于積存冷料而影響脫模,一般,要求澆口套凹球面半徑R比噴咀球面半徑r大1~2mm,即
。 。通過注射機的參數(shù)可知r=18mm,取R=20mm。
定位環(huán)尺寸由上面的注射機可知 :定位孔直徑為100mm,定位孔深度為15mm
4.2 注塑模成型零部件結構設計
模具中決定塑件幾何形狀和尺寸的零件稱為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型芯、鑲塊、成型桿等。成型零件工作時,直接與塑料接觸,塑料熔體的高壓料流的沖刷,脫模時與塑件間還發(fā)生摩擦。因此,成型零件要求有正確的幾何形狀,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較低的表面粗糙度,此外,成型零件還要求結構合理,有較高的強度、剛度及較好的耐磨性能。設計成型零件時,根據(jù)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結構及使用要求,確定型腔的總體結構,選擇分型面和澆口位置,確定脫模方式、排氣部位等,然后根據(jù)成型零件的加工、熱處理、裝配等要求進行成型零件結構設計,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對關鍵的成型零件進行強度和剛度校核。
4.2.1 確定分型面
分型面的選擇原則有哪些??
(1)分型面選擇的總體原則??
分型面的選取不僅關系到塑件的成型和脫模,而且涉及模具結構和制造成本,因此,必須重視選擇分型面。一般來說,分型面選擇的總體原則主要有三:??
①保證塑件質量。這是最基本的一條,必須使塑件質量符合預定要求。??????
②便于塑件脫模。易于脫模,可使生產(chǎn)率提高,塑件不易變形,提高正品率。??
③簡化模具結構。同樣一個塑件,因為分型面選擇的不同,使結構的復雜程度有很大不同,合理地選擇,即可簡化模具結構。??????
(2)怎樣選擇分型面??
型腔與模具的關系基本上可分三類:型腔完全處于動模中;型腔完全處于定模中;型腔分別處于動、定模中。我們所設計的水盆是薄壁塑件,要求壁厚要均勻,因此我們選用如下圖4.1所示的分型面
圖4.1 分型面
4.2.2確定型腔數(shù)
考慮到塑件的體積和注射機的鎖模力范圍,在這里選擇一模一腔結構。
4.2.3注射模具型腔的結構設計
型腔大體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
(1)整體式
整體式型腔由整塊材料加工而成的型腔。它的優(yōu)點是:強度和剛度都相對較高,且不易變形,塑件上不會產(chǎn)生拼模縫痕跡。適用于形狀較為簡單的中、小型模具。
(2)整體組合式
型腔由整塊材料制成,用臺肩或螺栓固定在模板上。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便于加工。
(3)局部組合式
型腔由整塊材料制成,但局部鑲有成型嵌件的局部組合式型腔。局部組合式型腔多用于型腔較深或形狀較為復雜,整體加工比較困難或局部需要淬硬的模具。
(4)完全組合式
完全組合式是由多個螺栓拼塊組合而成的型腔。它的特點是,便于機加工便于拋光研磨和局部熱處理。節(jié)約優(yōu)質鋼材。這種形式多用于不容易加工的型腔或成型大面積塑件的大型型腔上。
常用型腔成型尺寸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兩種:平均收縮率法和公差帶法,兩種計算方法的區(qū)別在于平均收縮率法計算公式是建立在塑件的成型收縮率和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制造偏差及其磨損量分別等于它們各自平均值基礎上,當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較高或塑件尺寸比較大時,這種誤差有可能會顯著增加,這時一些模具設計單位就采用公差帶法來進行尺寸計算,平均收縮率法計算簡單無需驗算而公差帶法計算復雜需要經(jīng)過多次初算驗算,且考慮因素較多??紤]到鼠標模具較簡單制造成本低,設計時間短故按平均收縮率法計算成型尺寸比較簡單易行。
采用δZ ,δC取固定值的平均收縮率法:
Lm---------型腔的徑向工作尺寸
Ls---------塑件的外形最大尺寸
lm---------型芯的徑向工作尺寸
ls---------塑件的內形最小尺寸
Hm---------型腔的深度尺寸
Hs---------塑件的高度最大尺寸
hm---------型芯的高度尺寸
hs---------塑件的內形深度最小尺寸
Scp--------收縮率的平均值,查表得PP收縮率范圍是0.01-0.02
△---------塑件尺寸公差,查表得PP的尺寸公差為0.78-1.44
δZ --------型腔制造公差
δC --------型腔最大許用磨損量,δC 取為塑件尺寸公差△的六分之一
(1)型腔徑向尺寸計算
以最大徑向尺寸計算,測量得Ls為379.2 mm,塑件精度選為MT3對應的型腔的尺寸公差,按照A類受模具活動部分影響的尺寸公差查表得△=1.44mm
Lm=[379.2+379.2×(0.01+0.02)/2-(1/2)×1.44]=384.168
(2)型芯徑向尺寸
以型芯最大徑向尺寸計算,測量得Ls為300 mm,塑件精度選為MT對應的型腔的尺寸公差,按照A類受模具活動部分影響的尺寸公差查表得△=1.20mm
Lm=[300+300×(0.01+0.02)/2+(1/2) ×1.20]=305.1
(3)型腔深度尺寸
以塑件的高度最大尺寸計算,測量的Hs為170.5mm,查手冊,按A類不受模具活動部分影響的尺寸公差值查表得△=0.78mm
Lm=[170.5+170.5×(0.01+0.02)/2-(1/2)×0.78]=172.67
(4)型芯高度尺寸
以塑件的內形深度最小尺寸計算,測量的hs為168mm,查手冊,按A類不受模具活動部分影響的尺寸公差值查表得△=0.78
hm=[168+168×(0.01+0.02)/2+(1/2) ×0.78] =170.91
4.3 合模導向和定位機構設計
導向機構主要有導向、定位、承受側壓力三個作用,為了使合模動作更加可靠平穩(wěn)在型腔周圍設四根導柱,將導柱開設在動模側即導柱正裝,為保護型芯,避免合模時凸模進入凹模時由于方位搞錯而損壞模具或由于定位不準而互相碰傷,設在動模上的導柱長度高出型芯。
導柱是與安裝在另一半上的導套相配合,用以確定動、定模的相對位置,保證模具運動導向精確的圓柱形零件。導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帶頭導柱,另一種是帶肩導柱。帶肩導柱用于采用導套的大批量生產(chǎn)并高精度導向的模具。裝在模具另一邊的導套安裝孔,可以和導柱安裝孔以同一個尺寸一次加工而成,易于保證同軸度。導柱可以通過標準模架進行選取。
導套用于安裝在另一半模上的導柱相配合,用以確定動、定模相對位置,保證模具運動導向精度的圓套形零件。導套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帶軸向定位臺階的導套,稱為直導套,另一種是有軸向定位臺階的導套,稱為帶頭導套。直導套多用于較薄的模板,比較厚的模板采用帶頭導套。導套的壁厚在3~10mm,視內孔大小而定.
導柱采用有肩導柱和導套配合的方式,固定段表面粗糙度為Ra0.8μm導向段表面用Ra0.8μm,導柱需要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堅韌而不易折斷的芯部,因此采用低碳鋼(20號鋼)滲碳(0.5mm深),經(jīng)淬火處理(HRC60)。導套選用帶軸肩連接的導套,粗糙度內外表面均用Ra0.8μm,材料選用20號鋼滲碳淬火處理,表面硬度為HRC55,低于導柱。
5 脫模機構的設計
5.1擺鉤式雙向模具推出機構解析
在得知設計課題之后,通過相關資料的查閱得知擺鉤式雙向模具推出機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對課題的命名做字面上的解析。擺鉤式,顧名思義,該機構中含有擺鉤類元件。雙向,是指在產(chǎn)品成型后的脫模過程中動模與定模都將通過各自的運動從而使塑件脫落。推出機構的定義是注射成型每一循環(huán)中,塑件必須準確無誤地從模具凹模中或型芯上脫出,完成脫出塑件的裝置。其形式按其結構來分:推桿推出機構、推板推出機構、行腔推出機構、組合推出機構。按動力來源來分:手動推出、機動推出、液動推出等。其動力一般來自注射機動模一側的頂桿或液壓缸,所以一般情況下模具的推出機構設置在動模一側。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在考慮塑件在模具中的位里和分型面的選擇時,應盡量能使模具分型后塑件留在動模一側,這就要求動模部分所設置的型芯被塑件包絡的側面積之和要比定模部分的多。其雙向推出的動作順序是在開模時首先從定模部分打開,讓塑件先從定模型芯上或從型腔中脫模,然后在主分型面打開,使塑件能可靠地留在動模部分,最后由動模推出機構將塑件推出。經(jīng)以上描述可知,該推出裝置有動作順序,因此在之后的設計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動作順序。
以下圖5.1為例說明擺鉤式雙向模具推出機構的工作原理
開模時首先只能從A處分型,壓桿1端部的斜面迫使擺勾7逆時針方向旋轉。使擺勾脫離動板,在限位桿4的拉動作用下,模體從B處分型,是塑件脫出型腔,推件板6頂出塑件。
由于壓桿1始終不能脫離擺勾7,合模時能順利通過推件板和動板的側面,當擺勾在合模力的作用下脫離壓桿的束縛時,彈簧3的彈力使其準確復位并拉緊動膜。因此,在設計擺勾時因注意,彈簧的復位力矩應大于擺勾的受力點的力矩。
圖5.1 擺鉤式雙向推出模具機構原理圖
5.2脫模力的計算
脫模力是注塑件通常從動模邊的主型芯上分離時所需施加的外力。它包括型芯包緊力、真空吸力、粘附力和脫模機構本身的運動阻力。包緊力是指塑料件在冷卻固化中因體積收縮而產(chǎn)生的對型芯的包緊。真空吸力是指閉式殼類塑料件脫模中塑料件與型芯間形成真空腔與大氣壓的壓差產(chǎn)生的阻力。粘附力是指脫模時,塑料件表而與模具鋼材表而的吸附。
在注射動作結束后,塑件在模內冷卻定型,由于體積收縮,對公模型腔產(chǎn)生包緊力,對于底部無孔的桶,殼類塑件,脫模推出時還要克服大氣壓力。
開始脫模時所需的脫模力最大,其后推出力的作用僅僅是為了克服推出機構移動的摩擦力,所以計算脫模力的時候,總是計算剛開始唾沫時候的初始脫模力。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頂出力即脫模力的大小隨著塑件包覆型腔的面積增大而增大,隨著脫模斜度的增大而減小,大氣壓力及推出機構本身在推出運動是的摩擦運動阻力制件的摩擦系數(shù)有關,事實上,影響脫模力的 因素很多,因此在計算公式中不可能一一反映,所以只能做大概的分析和估算。
其影響脫模力因素在查閱資料后大致總結如下。
(1)主要與塑件報復型腔側面積的大小有關。脫模斜度越大,所需的脫模力越小。
(2)與型腔的脫模斜度有關。脫模斜度越大,所需的脫模力越小。
(3)一性強的便面粗糙度有關。便面粗糙度值越低,型腔表面越光潔,所需的脫模力也就越小。
(4)與塑件的結構有關。塑件的厚度越大,形狀越復雜,冷卻凝固時所引起包抱緊力和收縮應力越大,則所需的脫模力也就越大。
(5)與射出成型的條件有關。成型壓力越大,則包緊力越大,所需脫模力越大。脫模時溫度越高,所需的脫模力越小。塑件在模內停留的時間越久,所需的脫模里也就越大。
(6)與形成塑件的塑料種類有關。不同的塑料種類,由于分子結構不一樣,因而他們的脫模力也不一樣。
()
:脫模時公模型腔受到的摩擦阻力
:塑件對公模型腔的包緊力
:脫模力
:脫模斜度
:塑件對鋼的摩擦系數(shù)
A:塑件包覆公模型腔的面積
P:塑件對公模型腔單位面積上的包緊力
將塑件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中可得
脫模力=220000N
5.3推出方式的選擇
推出機構按照其形式按其結構來分:推桿推出機構、推板推出機構、行腔推出機構、組合推出機構。每一種不同的結構所適用的情況也不相同,在經(jīng)過反復查閱資料后得知,推板也稱脫模板或推件板,在分型面處從殼體塑件的周邊推出推出力大且均勻。適用于對側壁脫模阻力較大的大筒形塑件、薄壁容器及各類罩殼形塑件。尤其適合透明塑件。椎板脫模的特點是頂出均勻、力量大,運動平穩(wěn),塑件不易變形,表面無頂出痕跡,結構簡單,勿需設置復位裝置。而我們所要設計的塑件水盆正是薄壁深腔類,所以為塑件更安全的推出選擇選用推板推出的方式。
接下來便是推板厚度尺寸的選擇相關計算。我們的塑件是塑料水盆,顯而易見其形狀是圓形盆狀塑件,這樣的塑件形狀推板受力可以簡化為圓環(huán)平板周界受集中載荷的力學模型,最大撓度產(chǎn)生在板的中心。
式中 R 推桿軸線到推件板中心的距離, mm
F 脫模阻力,N
E 推板剛才彈性模量,mm
推件板允許的變形量,可取塑料制品高度尺寸公差的
C 比值有關的計算系數(shù),從表中查取
R型芯的半徑
因此推板的厚度為100mm
5.4擺勾的設計
擺勾的勾對于擺鉤式推出機構而言是重點所在,對整個設計過程而言,對擺勾的設計將要兼顧很多與之配合的其他零件。只有在確定了諸如拉桿間距、最大和最小模具厚度、推出形式、推出位置、推出行程、開模距離等一系列問題之后才能著手對于擺勾的設計。
擺勾示意圖如下圖5.2所示
圖5.2 擺勾機構示意圖
動模運動時,擺勾7隨動模一起運動,當擺勾右下端與定位板左上端后,擺勾將受到定位板始于接觸點并垂直于接觸面的力,從而使彈簧3被壓縮,故而擺勾7將從卡槽中被拉出,動作完成。在這個裝置中,彈簧既負責開模時將彈簧拉出,也負責合模時將擺勾復位。在確定了諸如拉桿間距、最大和最小模具厚度、推出形式、推出位置、推出行程、開模距離等一系列問題之后,得到擺勾總長為390mm
5.5 模具材料選擇
塑料模具的工作條件與冷沖模有所不同,一般都必須在一定溫度(150℃~2O0℃)條件下進行工作,除了要受到一定壓力作用外,還要承受溫度的影響。因此對塑料模的成型零件,除了要求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硬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之外,還要求熱穩(wěn)定性好,溫度差異引起的尺寸變化率小。
選取常用的45號鋼經(jīng)調質處理后有一定的強度和耐磨性用于模板及導柱導套材料。推薦熱處理溫度:正火850,淬火840,回火600。45號鋼為 優(yōu)質碳素結構用鋼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來做 模板,梢子,導柱等,但須熱處理 。
型腔和型芯用718模具鋼以改善表面拋光性能和耐磨性能。為提高模具壽命達到80萬模次以上,可對預硬鋼實施淬火加低溫回火的加硬方式來實現(xiàn)。淬火時先在500-600℃預熱2-4小時,然后在850-880℃保溫一定時間(至少2小時),放入油中冷卻至50-100℃出油空冷,淬火后硬度可達50-52HRC,為防止開裂應立即進行200℃低溫回火處理,回火后,硬度可保持48HRC以上。氮化處理可得到高硬度表層組織,氮化后的表層硬度達到650-700HV。(57-60HRC)模具壽命可達到100萬次以上,氮化層具有組織致密,光滑特點,模具的脫模性及抗?jié)窨諝饧皦A液腐蝕性能提高。用于大型長壽命塑膠注塑模,如家電制品、電腦外殼等模具。高表面光潔度的塑膠制品模具吹塑模由于硬度高,可用于塑膠模具中的滑塊成型工具;視生產(chǎn)需要可施加火焰硬化或氮化處理的模具零件。
鋼材種類: 預硬塑料模具鋼材
鋼材特長: 拋光 ,電蝕,焊補性與切削加工性良好。
6.結論
在完成本次設計之后,感觸頗深。這次注塑模的畢業(yè)設計不同與以往的課程設計,它比課程設計更系統(tǒng)、更切合實際,是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的第一次真正結合。首先深感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在接手課題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查閱資料。其次在完成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在以往課程中學不到的新知識,而且本次設計使我對模具的制造,行業(yè)的前景,塑料的選材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尤其對于一些設計細節(jié)的把握使我受益匪淺。
本次設計中,無論是塑件材料的選擇還是機構設計中各種配合的選擇,都將給我今后的工作留下寶貴的經(jīng)驗,并且在設計之中之前學到的知識得到了很好的使用與鞏固。我堅信,通過本次設計實踐,一定能為我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付宏生.塑料模具與塑料制品設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2] 申開智.塑料成型模具[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3]李小海.模具設計與制造.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4] 洪慎章.使用注塑模設計與制造.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5]楊占堯.模具設計與制造.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6]吳宗澤.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王暉.注射模設計方法及實例解析.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8]秦大同.現(xiàn)代機械設計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3
[9] 齊衛(wèi)東.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劉小年.機械制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高軍.注塑工藝成型分析及模具設計指導.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12]張克惠.塑料材料學[M].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
[13] 田學軍.注塑過程分析及工藝參數(shù)設定[J].機械工程師.2005
[14] 黃銳.塑料成型工藝學[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15] 【加】H.瑞斯,朱元吉 等譯.模具工程.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8.
[16] 林旭東,申開智,開鵬駒.塑料模型腔成型尺寸優(yōu)化設計[J].塑料科技.1999
致 謝
在本論文的完成過程中,我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