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元朝的統(tǒng)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元朝的統(tǒng)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元朝的統(tǒng)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元朝的統(tǒng)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學目標] 1.知道元滅南宋后,結束了五代以來分裂割據局面,再次實現統(tǒng)一;知道元朝疆域的四至;知道采用漢人漢法,加強中央集權,發(fā)展農業(yè)經濟;知道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促進了民族融合;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在歷史上的深遠影響;了解馬可波羅來華的基本史實。 2.觀察《元朝疆域與行省分布圖》、《元朝的絲綢之路以及馬可波羅從陸路來華海路返回的路線》圖,汲取相關信息,學會運用歷史地圖分析元朝的統(tǒng)治和對外關系的特色;掌握秦、隋唐、元中央集權制度的變革,學會梳理和分析歷史事件發(fā)展與變化的方法。 3.認識行省制度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發(fā)展和變革,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認同遼闊的疆域有利于民族融合,開放的政策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重點與難點] 重點:元朝統(tǒng)一全國和行省制度 難點:正確理解元朝政權的歷史地位 說明: 1.自秦滅六國,建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以來,中國雖經歷過多次分裂,但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五代十國以來,經歷了370多年的多個民族政權并存的分裂局面以后,歷史把統(tǒng)一的使命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新興的蒙古政權,充當了歷史的工具,扮演了統(tǒng)一全國的角色。元的統(tǒng)一,促進了我國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發(fā)展。元朝實行行省制度,政治上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是繼秦朝郡縣制后,我國政治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對后世產生巨大的影響,行省從此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一直沿用至今。因此,這兩個內容是本課的重點。 2. 正確理解蒙古貴族歷史進步,既不夸大其經濟文化方面落后的一面,又不回避這種落后性對中原、江南經濟的破壞作用,這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設計] 1. 導入新課 視頻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同學們結合畫面想一想,歌曲反映的是哪一個民族?提到這個民族你會想到哪些?(草原、蒙古包、游牧生活……)這個騎在馬背上的民族從12世紀時開始不斷征戰(zhàn),最終完成了全國的統(tǒng)一,建立起強大的元朝。他們又是如何統(tǒng)治全國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回顧蒙古政權的建立: ① 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 ② 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完成全國的統(tǒng)一。 ③ 提問:中國封建社會有幾次大統(tǒng)一局面? (秦、西晉、隋、元朝四次大統(tǒng)一。)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指出:這些史實說明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時也說明了在我國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旋律。 思考:元朝統(tǒng)一的歷史意義。歸納總結出:(結束了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的長期統(tǒng)一;促進了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鞏固了多民族的國家;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2.講授元朝社會經濟 ①指導學生讀書,結合練習與測評1和補充材料分析元朝經濟發(fā)展的措施:指出第一采用漢法,提倡文治。(補充材料一、二)適應農耕地區(qū)的特點,對蒙古舊制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實行一些有利于農業(yè)與手工業(yè)生產的措施,使社會經濟有所恢復和發(fā)展。第二蒙古統(tǒng)治者在中央設立勸農司,編寫農書。通過讀書,學生能夠完成此題,既達到當堂鞏固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②關于經濟發(fā)展的影響,講清三點:第一,農業(yè)、手工業(yè)的恢復和發(fā)展(補充黃道婆);第二,結合文獻選讀講清海運的暢通,同時利用《元朝漕運和海運圖》進行識記,比較隋朝和元朝運河,說明元朝漕運的特點;第三,商業(yè)(元大都的繁榮)。 【材料一】 忽必烈是一位“思大有為于天下”的杰出人物。他深知“人才乃治之本”,“天下治亂系于用人”的道理。因此,他多次禮賢下士,注意訪賢問治,經常向“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問以治道”。 ------《宋史紀事本末》卷99,《蒙古諸帝之立》 【材料二】 姚樞有“王佐之略”,忽必烈“待以客禮”,同漢族有識之士談今論古,講求治道,因此籠絡一批封建知識分子,姚樞曾向忽必烈上書數千言,陳述帝王治國方略,并針對時弊提出關于立法、建制、重農桑、修學校等三十多項措施。 ------《元史》卷158,《姚樞傳》 3.講授元朝政治 行省制度和對西藏、臺灣的管轄 結合《元朝疆域與行省分布圖》,進行具體分析: ① 元朝為什么要實行行省制度?具體內容是什么? ② 中書省又稱?它主要的職能和管轄哪些部門? ③ 最大的行省是哪一個?理解“都省握天下之機,十省分天下之治”;歸納秦、隋、唐、元中央集權制度的變革,使學生學會梳理和分析歷史事件發(fā)展與變化的方法; ④ 元朝對西藏、臺灣采取了怎樣的管理方法;請同學結合已有知識列舉歷史上西藏、臺灣與中央政府的聯系?認識到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西藏、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任何妄圖分割祖國領土的行為都是違背歷史潮流的; ⑤ 完成讀圖學史,來比較一下漢、唐和元的疆域。(展示漢、唐、元三個朝代的疆域圖)概括元朝疆域四至,說明元朝不僅在領土上,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超出漢唐盛世的史實。汲取相關信息,學會運用歷史地圖分析元朝的統(tǒng)治的特色; ⑥ 行省制度對后世的影響:《元史地理志》中寫到“自封建變?yōu)榭たh,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總結出:行省制度,為明清以后的行政劃分奠定了初步基礎,省一直沿用到今天;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特別是臺灣、西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的一個行政區(qū),使中華民族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材料】 元的疆域,比漢唐盛世時的領土,更加廣闊?!氨庇怅幧剑鳂O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有不及焉”,“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于內地”。 ------《元史》卷58,《地理志》 【材料】 宣政院,秩從一品,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遇吐蕃有事,則為分院往鎮(zhèn),亦別有印。如大征伐,則會樞府議。其用人則自為選,其為選則軍民通攝,僧俗并用。至元初,立總制院,而領以國師。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志》 4.講授民族關系 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 ① 關于民族融合,講清兩點:第—,從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開始,經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到元朝時,民族融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現。指導學生閱讀“知識鏈接”,講清回族的形成過程。 ② 關于民族分化政策,首先要求學生讀書知道四個等級名稱和范圍。其次由學生重點討論其實施的目的和實質。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是為了鞏固蒙古貴族的統(tǒng)治,實質是民族形式劃分下的階級壓迫。 5.講授中外交往 馬可波羅來華 ① 提問:元朝時來中國的外國人中,最著名的是誰?記述他在東方見聞的著作是什么? ② 關于中外交往,應講清三個方面:第一,分析原因:元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四大汗國橫跨歐亞;元朝重視海外貿易;南宋海外貿易留下的基礎。第二,表現:大都是聞名世界的大都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十幾年;絲綢之路再次興盛;泉州是最大的外貿港口。第三,要求學生結合《元朝的絲綢之路和馬可波羅來華海路線圖》進行識記,同時汲取相關信息,學會運用歷史地圖分析元朝對外關系的特色。 【材料一】 馬可波羅曾說:“商貨、寶石、珍珠輸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議”。 ------《馬可波羅行記》第2卷 【材料二】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也說:“泉州城最大,為世界最大商港之一,城中織造天鵝絨及緞,品種均極優(yōu)良。港中船舶極多,大者約有一百,小者不可勝記。其中回回商人,則另成一市”等等。當時泉州港口指示航行的燈塔——六勝塔,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元代泉州的繁盛情況于此可見一斑。 ------《伊本白圖泰游記》 5.組織學生討論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 ① 小組合作 進行知識梳理:統(tǒng)一全國;經濟發(fā)展;行省制度和對西藏、臺灣的管轄;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政策;中外交往。 ② 小組內交流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 ③ 全班交流 達成共識: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個統(tǒng)一的強大國家政權,建立了行省制度,行使了對西藏、臺灣的等邊疆地區(qū)的管轄,推動了經濟的發(fā)展,它的統(tǒng)一促進了民族融合,它的許多措施對我國后世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元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之—。但是,元朝也有其弊端。它實行了民族歧視和民族分化政策,對社會發(fā)展起到了消極作用。 ④ 結論 我們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蒙古族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板書設計] 統(tǒng)一全國 經濟發(fā)展 政治制度 民族關系 中外交往 1279年 措施和影響 中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 地方:行省制度 西藏:宣政院轄地 臺灣:澎湖巡檢司 民族融合和民族分化 馬可.波羅來華 元朝的統(tǒng)一 [訓練設計] 材料一:所謂“國家官制,率以國人居班簿首”。 ------《元史》卷13《霸州長忽速剌沙遺愛碑》 材料二:諸蒙古人因爭及醉毆死漢人者,斷罰出征,并全征燒埋銀。 ------《元史》卷105《刑法志》 材料三: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月,中書省刑部準兵部享如蒙古人員毆打漢兒,不得還報,指立證見,于所在官司赴訴。如有違犯之人,嚴行斷罪。請依上施行。 ------《元典章》卷44《刑部6蒙古人打漢人不得還》 材料四:黃慶二年(1313年),在科舉考試科目上規(guī)定,蒙古、色目人考兩場,而漢人、南人則須考三場;考題難易也有差別;雖然赴試的漢人、南人士子人數遠在蒙古、色目人之上,但錄取名額確是按四個等級平均分配;在錄取排列上,南人不得進入前三名;蒙古人一旦及第即委任六品官,而其他等級則遞降一階。 ------詹子慶《中國古代史》下冊 問題:上述四段材料所涉及的共同主題是什么? (參考答案: 四段引文反映了元朝社會中,各民族在法律和政治上的不平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元朝的統(tǒng)一 2019-2020年高中歷史元朝的統(tǒng)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元朝 統(tǒng)一 教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255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