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總復習 實驗五 探究動能定理課時檢測.doc
《2019年高考物理總復習 實驗五 探究動能定理課時檢測.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物理總復習 實驗五 探究動能定理課時檢測.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高考物理總復習 實驗五 探究動能定理課時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中,每次選取紙帶后,我們應選取紙帶上的哪些點來求小車的速度( ) A.間距均勻的 B.間距不均勻的 C.間距均勻的與不均勻的都可 D.最好是間距均勻的,若紙帶上沒有間距均勻的,也可用間距不均勻的 2.如圖K51所示,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關于橡皮筋做的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測量 B.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車運動的全程中始終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為原來的兩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為原來的兩倍 圖K51 二、雙項選擇題 3.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減小實驗誤差,長木板應水平放置 B.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shù)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shù)倍增加 C.小車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橡皮筋恢復原長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D.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速度 4.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K51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是為了( ) A.是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B.是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三、非選擇題 5.(江門xx屆高三調研)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K52所示的裝置探究“探究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間的關系”,圖中桌面水平放置,小車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 圖K52 (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①在小車放入砝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繩連接小車和鉤碼. ②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列點,斷開開關. ③改變鉤碼或小車中砝碼的數(shù)量,更換紙帶,重復第二步的操作. (2)如圖K53所示是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其中A、B、C、D、E、F是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則打出C點時小車的速度為______________.要驗證合外力的功與動能變化的關系,除鉤碼和砝碼的質量、位移、速度外,還要測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K53 (3)某同學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小這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你認為在實驗中還應該采取的兩項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小組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了圖K54中的圖線(其中Δv2=v2-v),根據(jù)圖線可獲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K54 6.(潮州xx屆期末)物體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做正功,物體的動能越來越大,為了探究“重力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間的定量關系”,我們進行如下實驗: 圖K55 (1)某同學根據(jù)所學的知識結合設計了一個本實驗情景的命題:如圖K55所示,設質量為m(已測定)的小球在重力mg作用下從開始端自由下落至光電門發(fā)生的位移s,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v,試探究外力做的功mgs與小球動能變化量mv2的定量關系. (2)某同學根據(jù)上述命題進行如下操作并測出如下數(shù)據(jù). ①用天平測定小球的質量為0.50 kg. ②用 __________ (填“刻度尺”“游標卡尺”或“螺旋測微器”)測出小球的直徑為10.0 mm. ③用刻度尺測出電磁鐵下端到________的距離為80.40 cm. ④電磁鐵先通電,讓小球____________. ⑤讓電磁鐵斷電,小球自由下落. ⑥在小球經過光電門時間內,計時裝置記下小球經過光電門所用時間為2.5010-3 s. ⑦計算得出重力做的功為4.02 J,小球動能變化量為________J.(取g=10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試根據(jù)在(2)中條件下做好本實驗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真題回放 ◎ 7.(xx年福建卷)在“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實驗中(裝置如圖K56甲所示): (1)下列說法哪一項是正確的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時必須將鉤碼通過細線掛在小車上 B.為減小系統(tǒng)誤差,應使鉤碼質量遠大于小車質量 C.實驗時,應使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由靜止釋放 (2)如圖乙所示是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選取O、A、B、C計數(shù)點,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 Hz.則打B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甲 乙 圖K56 8.(xx年四川卷)如圖K57所示,某組同學借用“探究a與F、m之間的定量關系”的相關實驗思想、原理及操作,進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實驗: 圖K57 圖K58 (1)為達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細繩和托盤,通過調節(jié)墊片的位置,改變長木板傾斜程度,根據(jù)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__________運動. (2)連接細繩及托盤,放入砝碼,通過實驗得到圖K58所示的紙帶.紙帶上O為小車運動起始時刻所打的點,選取時間間隔為0.1 s的相鄰計數(shù)點A、B、C、D、E、F、G.實驗時小車所受拉力為0.2 N,小車的質量為0.2 kg. 請計算小車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車動能的變化ΔEk,補填表中空格.(結果保留至少小數(shù)點后第四位) 項目 O-B O-C O-D O-E O-F W/J 0.0432 0.0572 0.0734 0.0915 ΔEk/J 0.0430 0.0570 0.0734 0.0907 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可知: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W=ΔEk,與理論推導結果一致. (3)實驗前已測得托盤的質量7.710-3 kg,實驗時該組同學放入托盤中的砝碼質量應為________kg.(g取9.8 m/s2,結果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 實驗五:探究動能定理 1.A 2.B 解析:橡皮筋做的功等于橡皮筋所釋放的彈性勢能,但無法直接測量,橡皮筋的條數(shù)成倍增加,彈性勢能也會成倍增加,即做功成倍增加,但橡皮筋只是在釋放彈性勢能的一段時間內才做功,故A、C錯,B對.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與形變量的平方成正比,當拉伸為原來的兩倍時,橡皮筋的做功變?yōu)樵瓉淼?倍,故D錯. 3.BD 4.CD 5.(1)②接通電源 釋放小車 (2) 小車的質量 (3)①平衡摩擦力 ②重物的重力遠小于小車的總重力 (4)小車初末速度的平方差與位移成正比(或合外力做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6.(2)②游標卡尺?、酃怆婇T?、芪陔姶盆F下端?、?.00 (3)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量相等 7.(1)C (2)0.653 解析:(1)在“探究恒力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實驗中,平衡摩擦力時要去掉細線另一端的鉤碼.為減小系統(tǒng)誤差,應使鉤碼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選項A、B錯誤.實驗時,應使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由靜止釋放,選項C正確.(2)打B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v=10-2 m/s=0.653 m/s. 8.(1)勻速直線 (2)0.1115 0.1105 (3)0.015 解析:在O-F過程中,小車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FOF=0.20.557 5 J=0.1115 J.打F點時速度v=10-2 m/s,小車動能的變化ΔEk=mv2=0.22 J=0.1105 J.砝碼盤和砝碼整體受重力和拉力,從O到F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m)g-F]OF=ΔEkF,解得m=0.015 kg. 實驗六: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C 2.D 解析:利用g求v和h,相當于利用機械能守恒驗證機械能守恒,故A、B、C選項不正確. 3.D 4.AD 5.BD 解析:本實驗與重錘質量無關,但重錘質量選得大些,則空氣阻力相對減小,可以忽略不計,有利于減小誤差;紙帶下落和打點不能同步有兩種情況:紙帶先下落后打點;紙帶先打點重錘后下落.前者會使最初兩點間距離較正常間距偏大,且第一個點便有初動能,后者會造成最初幾個點的點跡不清,不便于選擇紙帶進行測量.兩種情況均會帶來較大誤差. 6.(1)E、F 毫米刻度尺 (2)1.88 1.84 7.(1)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阻力 (2)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釋放紙帶 (3)AC EG (4)0.235 8.(1)①mgR?、凇、踡gR- ④- (2)①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趫A弧軌道存在摩擦(或接縫B處不平滑等) 解析:(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物塊Q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mgR;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可得s=vt,h=gt2,解得物塊從C點拋出時的速度v=s.物塊Q到達C點時的動能EkC=mv2=.由動能定理,在物塊Q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物塊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mgR-;由Wf=μmgL解得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2)實驗步驟④⑤的目的是通過多次實驗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實驗測得的μ值比實際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實驗中測量量的誤差之外,其他的可能是圓弧軌道存在摩擦、接縫B處不平滑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物理總復習 實驗五 探究動能定理課時檢測 2019 年高 物理 復習 實驗 探究 動能 定理 課時 檢測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318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