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恐龍無處不在》備課詳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恐龍無處不在》備課詳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恐龍無處不在》備課詳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恐龍無處不在》備課詳案 人教新課標版 這篇科普短文所介紹的是比較深奧的科學知識(“板塊構造”學說),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樸實、明白如話的語言,使原本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文章并不是直接解說“板塊構造”理論,是從恐龍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來談大陸板塊的移動。本文重在通過閱讀,整體感知,進一步挖掘文章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主動探究科學的精神。進而讓學生懂得寫作文章也可以這樣根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下筆。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明確文章的說明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了解本文既簡明精煉,又幽默風趣的語言特色。 2.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fā)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2.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二、教學重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fā)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三、教學難點 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四、教學流程 (一)恐龍錄像,激趣引讀 同學們,我們今天上課前先一起開看一段恐龍的錄像,去感受一下幾億年前恐龍的形象吧。(觀看視頻) 剛剛我們都被這壯麗的畫面和栩栩如生的恐龍形象所震撼了。那么有誰知道恐龍這個2.5億年前的世界霸主在6500萬年前卻消聲滅跡了呢?從恐龍的滅跡中我們還可以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恐龍無處不在》去一探究竟。(板書課題) (二)走進課文,理解內容 〈一〉發(fā)現問題 師:請談談對課文題目《恐龍無處不在》的理解 師:南極也有?你有什么證據嗎? 師: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在南極發(fā)現了恐龍化石,你的第一個想法是怎樣的?真實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么? 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142頁,速度文章的第2——5小節(jié),看看當作者阿西莫夫知道南極附近發(fā)現恐龍化石時,他是否也有很我們一樣的疑問呢?請大家找找作者對此發(fā)出的疑問。 ①恐龍如何能在南極地區(qū)生存? ②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么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但是通過剛剛的閱讀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知道南極附近發(fā)現恐龍化石時是否同我們一樣只停留在恐龍本身的問題上呢?作者將這個發(fā)現很什么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如果把這個發(fā)現與南極大陸聯(lián)系起來,這比僅考慮恐龍來說要重要得多?!?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他想問題的方式是否是獨立的,只看一個問題的呢? 作者是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想問題的。 〈二〉尋找答案 當作者用聯(lián)系的眼觀看問題把南極附近發(fā)現恐龍化石與南極大陸聯(lián)系起來后有沒有得出“恐龍無處不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呢? “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也就是說“恐龍無處不在”是什么造成的? “板塊構造”理論 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請大家先來看看“板塊構造”理論的示意圖,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下面,我們看到課本,文章中又是如何來介紹“板塊構造”理論的呢?再讀課文6——11自然段對此理論的介紹。對剛剛同學的口述點評,看看作者在說明“板塊構造”理論時是怎么樣來將這個有點繞口的概念講的及準確又生動形象呢? 〈三〉得出結論 作者用簡明精煉而又幽默風趣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板塊構造”理論,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南極發(fā)現恐龍化石”和“板塊構造”理論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fā)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有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通過我們對課文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是按照什么說明順序來結構文章的? 提出問題——尋找答案——得出結論 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順序 (三)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這篇科普短文作者采用邏輯順序,層層解剖,把化石和南極聯(lián)系起來思考,進一步追問恐龍如何生存?如何越過大洋?最終得出了“地殼在進行緩慢但有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結論。善于聯(lián)系是研究發(fā)現的必要前提,是思維創(chuàng)新的重要特征。具備此種思維品質,我們會在別人不經意的地方有獨到發(fā)現。請同學們把第一段再讀讀,此段決非空泛議論,討論這段話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你能從自己的學習或生活經驗中舉一兩個例子來闡述這一觀點嗎? 例: ①數學和物理的關系。復雜的物理關系用一個簡單化的數學公式概括。 ②數學圖案與美術的關系 。 拼圖和對稱。 ③生物學與建筑學,仿生,有種植物花瓣成螺旋形上升的,每個角度都可接受光線,仿照建房,每個房間都能接受陽光。大自然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啟發(fā)科學家的靈感。飛機、潛水艇、蒸汽機的發(fā)明眾所周知?,F在科學家模仿蒼蠅的構造發(fā)明了微型飛行器,模仿蟑螂的構造發(fā)明了太空探測器。甚至仿造人體視網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內,可以帶來視力的恢復…… ④倫琴發(fā)現X射線,對醫(yī)學很大的影響,還可做探測機器,測出土層厚度,鋼板厚度,做夜視儀。瞄準器。 ⑤居里夫人的發(fā)現,核電站,軍事上的用途。 ⑥學美術時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才能畫出美麗的圖案。 ⑦物理中有一個關于溫度的實驗,要用到數學中的直角坐標。 ⑧數學題,觀察中國地圖,說出拉薩,重慶,杭州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分別是多少? 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謝皮羅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渦總呈逆時針方向,他大膽地推斷這一定與地球自轉有關,并且推斷北半球呈逆時針,赤道不會有漩渦,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他就此發(fā)表的論文震驚科壇。 ⑩生物學家密卡爾遜調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況,他指出美國東海岸有一種正蚯蚓,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qū)也有,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但他無法回答這是為什么。他的論文引起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橫渡大洋,它的這種分布正好說明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后來裂開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 小結:大家說得很好。我們還要學會用聯(lián)系的觀點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就更有意義。 四、布置作業(yè) 1.將課堂上關于“事物間是有聯(lián)系”例子的發(fā)言整理在筆記本上 2.課余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詢有關“板塊構造”“恐龍滅絕”的資料介紹,進一步了解這一方面的科學知識和科研動態(tài)。 五、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當剛接到要上《恐龍無處不在》這篇課文時,我覺得手足無措。這篇文章是一篇帶有科普性質的說明性的小品文,其實并不是很正規(guī)的說明文。文章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讀一遍后基本都能明白作者的觀點。在備課是發(fā)現大部分老師都是從題目入手,詢問學生本文是不是講恐龍的,然后引出“板塊構造”理論,在得出結論。而我在備課是一直在考慮如何能夠和別的老師區(qū)別開來,所以在設計這篇課文時雖然整體的框架基本沒有跳脫出原來的框框,但在設計問題是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尋找學生在閱讀時會產生的以及會感興趣的問題。在分析文章中穿插介紹一些說明文的知識,寓教于樂,還課堂與學生。課后再加了一個拓展延伸,讓學生談談他們知道的“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的例子,讓學生講課上的知識和他們以前的認知結合起來。但是由于我在教學設計時太過于考慮學生能否快速的回答我的提問,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而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不是很到位。特別是對中心論點的把握,講不夠深入,只是點到為止。 通過這次“楓葉杯”青年教師課堂評比,我深刻的體會到了要想正真的上好課,除了要把握好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外,還要加深對課本本身的挖掘,對于課文的正點一定要深挖深究,不能僅僅是點到為止而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恐龍無處不在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恐龍無處不在備課詳案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上冊 第四 單元 恐龍 無處不在 備課 新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334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