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訓練10 非典型性議論文本閱讀.doc
《江蘇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訓練10 非典型性議論文本閱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訓練10 非典型性議論文本閱讀.doc(4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訓練(十) 非典型性議論文本閱讀 一、[xx淮安改編]閱讀下面的文章和圖表,完成后面的問題。(11分) 古典詩詞與文化自信 阮 直 ?、偕虾偷┐髮W附中的16歲高中生武亦姝經過三輪比拼擊敗四期擂主《詩刊》編輯彭敏,最終獲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年度總冠軍?!邦佒蹬c才華齊飛”,武亦姝成了眾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達11.6億的收視人次,也讓節(jié)目的策劃者始料未及。 ?、跒槭裁幢臼切”娀闹袊诺湓娫~能夠以如此大眾化的方式脫穎而出?人們都以為當下的民眾不再讀書,更別說誦讀古典詩詞了。央視記者在采訪一位觀眾時,他的回答精彩、準確:“詩詞是小眾的,但在某些家庭、某個人的心靈島嶼里,詩詞卻是千山萬水,是他們的‘主旋律’?!? ③每個人成長的歷程,都有詩心相伴,都有遠方與夢想,這就是所謂的“詩性心靈”。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人性溫暖、個體真情、細微感悟、形象表達是能穿越千年的,并與當下任何個體的人生、命運發(fā)生勾連,并在個體面對生活的焦躁、困惑時給予他們平靜與慰藉。[A] ?、苌钋遑毑粫屛覀兊皖^,可面對經典我們只能俯首稱臣。對文化的敬畏是因為我們內心永遠矗立著一個個文化巨匠與大師,他們的生命與智慧,他們的精神與風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菰娦牡撵`感是個體的,而詩意的審美卻是共同的,詩歌意境是古今一脈的文化印記,但是當代詩人的許多作品卻不能賦予我們這樣的精神給養(yǎng)。從50后、60后到00后,他們的心中都儲存著若干首古典詩詞,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成了他們共同的文化記憶,使他們形成了一致的審美方式。所以,“中國詩詞大會”才能讓億萬觀眾回味那些年背過的唐詩宋詞,重溫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韻致。 ?、拊娧灾?歌詠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價值是散文大于小說,詩歌大于散文。古典詩詞不僅使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登峰造極,其創(chuàng)造審美的“中國意境”更是中國美學對世界美學的獨特貢獻。 ?、邚摹榜厚皇缗?君子好逑”的純真質樸,到“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豪情,到“心遠地自偏”的淡然超脫;從“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大唐豪邁,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自憐……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從這些雋永、深情的詩詞中得到心靈的滋養(yǎng)。 ?、嘀販毓诺湓娫~,不是因為經典在凋敝,也不是為了借古抒懷,而是因為這些經典記載著我們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懷與精神世界,是我們民族審美方式的獨特表達,是華夏子孫心靈永不荒蕪的執(zhí)著追求,是我們走向復興的精神支撐。 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評價古典詩詞時講道:我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和事實,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間,這就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來源。 ?、庠姼钑鴮憙刃?改變需要行動,我們的生活,不僅取決于我們的心態(tài),更有賴于我們的作為。 (選自《xx中國雜文年選》,有刪改) 1.閱讀全文,概括古典詩詞對于個人成長的意義。(每點不得超過10個字)(2分) 2.第②段加點處“大眾化的方式”指什么?(2分) 3.下面材料,你覺得放在文中[A][B]兩處中的哪一處更恰當?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65歲,只上過四年學的農民王海軍,一邊擺攤修車,一邊和眾人“推敲”詩詞語句。只要別人改得好,他就請對方喝一瓶啤酒。詩詞大會上,他即興賦詩;節(jié)目動情處,他潸然淚下。 4.根據文章內容并結合下列圖表,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表一: xx年學生喜歡古典詩詞原因的調查數據表:(安徽師大附中高中文理兩個班154名學生) 原因 吸收傳統(tǒng) 文化精華 提高學 習素養(yǎng) 古詩詞語言美、 意境美的熏陶 為了應 付考試 人數 19 35 21 69 百分比 12.8% 24.5% 13% 44.8% 表二: xx年學生喜歡古典詩詞原因的調查數據表:(周至中學高一到高三六個班300名學生) 原因 喜歡它 的思想 喜歡它 的語言 老師的講解、電 視媒體的宣傳 考試時有 很大幫助 人數 53 128 86 33 百分比 17.6% 42.7% 28.7% 11% A.從圖表一看:xx年學生喜歡古典詩詞的原因傾向于應付考試。 B.從圖表二看:學生喜歡古典詩詞的原因有了很大的改變,開始傾向關注古詩詞的文化思想內涵和語言獨特的魅力。 C.近年來央視推出《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大型系列節(jié)目,主要是因為經典在日趨凋敝,為了提醒人們在喧囂的時代不要忘記古典詩詞的獨特魅力。 D.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中,詩歌的價值大于散文的原因是古典詩詞不僅在語言文字上登峰造極,它創(chuàng)造審美的“中國意境”也在世界美學上獨樹一幟。 二、[xx河南改編]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問題。(11分) 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 紀秀生 ?、倌刚Z通常是指一個人所屬民族的群體語言,是一個民族最為鮮明的符號標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為一個共同體。母語自信則是對母語品質和母語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自身母語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個民族對自己的母語都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視其為最美的語言。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徽章。漢語擁有最為豐富的書面文獻和自公元前841年以來不曾中斷的歷史記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因其承載的文化的先進性而對世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讓我們自豪,也增強了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然而,在近現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加之西方語言和文化的沖擊,我們對漢語的自信產生了動搖,這給漢語帶來了危機,造成了傷害?!拔逅摹逼陂g,漢語嚴重歐化,有學者甚至主張用拼音來代替漢字;20世紀80年代,漢語的計算機輸入成為難題,漢字又蒙受了“筆畫復雜、輸入困難”的責難;即使是現在,國人對外語的重視程度依然遠遠超過漢語……因此,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是每個中國人必須正視的問題。 ?、蹖δ刚Z的不自信,究其本質,是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文化是我國生存和發(fā)展的軟實力,是中華民族的命脈和靈魂。而漢語既是這種文化的產物,也是這種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就不能再對漢語采取那種“自貶、自侮、自戕”的態(tài)度,而應重新拾回對漢語的自信。 ④事實上,從語言學角度看,漢語也的確有值得我們自信的理由。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發(fā)展水平最高的語言之一。在世界語言中,漢語具有獨一無二的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國語言的季羨林先生稱譽漢語是世界語言里最簡練的一個語種,同樣表達一個意思,如果英語要60秒,漢語5秒就夠了。漢語在表達的自由度和創(chuàng)造性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美國語言學家范諾洛薩說,漢語充滿動感,不像西方語言那樣被語法、詞類規(guī)則套死。漢語有聲調,音韻鏗鏘,和諧美麗,瑞典語言學家高本漢認為,在這方面,漢語比西方語言略勝一籌。 ?、葸M入21世紀,隨著我國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漢語在全球快速傳播,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不斷升溫的“漢語熱”不僅強化了人們對漢語的認同,旺盛的需求也為漢語“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據英國語言學家格雷多爾研究預測,到2050年,漢語將上升到國際語言分類金字塔的最高一層。因此,我們更應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做一個根基牢固的中國人。 (有刪改) 1.從全文看,作者認為應該“重拾漢語的母語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請逐條概括。(4分) 2.請簡要分析第②段的論證思路。(4分) 3.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結合原文選擇表述有誤的一項 ( )(3分) 材料一 國學大師錢穆說過,漢語之美在于“精”。“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僅10個字,不僅使我心與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學。著語不多,會心自在深微處。 材料二 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說,語言是一個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過一種語言,一個人類群體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個民族的特性才能獲得完整的映照和表達。 A.材料一突出了漢語簡練的特點,可以證明“漢語具有獨一無二的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 B.材料二引用外國語言學家的評論,表明漢語已經在全球快速傳播,引起了外國人的好評。中華民族的國際地位因為民族語言而顯著提高。 C.材料一展現的是語言的特征,與文本第④段“從語言學角度看,漢語也的確有值得我們自信的理由。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發(fā)展水平最高的語言之一”相照應。 D.材料二敘述的是語言的重要性,與文本第①段“母語通常是指一個人所屬民族的群體語言,是一個民族最為鮮明的符號標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為一個共同體”相照應。 三、[xx徐州一檢改編]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11分) 建筑要有人文之根 石 羚 ?、僮罱?中國某地模仿法國風格建筑的小鎮(zhèn)在網上熱傳。大到埃菲爾鐵塔,小到路燈、雕塑、植被,讓人真假難辨。有網友直呼,和巴黎相比,這里就差一條塞納河了。 ?、谶@一現象并非孤例。據統(tǒng)計,中國至少已有6座“凱旋門”,10余座“美國國會大廈”,3座埃菲爾鐵塔……徜徉其中覺得很“洋氣”,“擺拍”出來像置身異域,讓人不出國門就能體驗世界風情。這些建筑的出現,固然有其出現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總歸是附在別人文化表層的一貼“狗皮膏藥”。法國的巴塔蘭克劇院作為當代音樂史上的圣地,建筑雖也融合了中國元素,但并沒有因此而丟失自己的文化屬性,而恰恰是因為其承載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減。反觀國內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中國的巴黎”“東方佛羅倫薩”,做到極致也不過是贗品,失了本國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沒瓤。 ?、凼聦嵣?中國的建筑風格從來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絕“洋建筑”,關鍵在于如何在借鑒的過程中,呈現出建筑的文化主體意識。比如,北京的前門大街,就是一個融合了中西風格,呈現出獨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積淀的特色歷史街區(qū)。而人們之所以質疑當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熱,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文化的理解。 ?、芘c“模西建筑熱”同樣遭受詬病的,還有“仿古建筑熱”。有的地方,本來并沒有什么前朝風土,卻樂于以古街古巷為名,雕梁畫棟,青磚粉墻,小飾品假古董齊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對西式風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則是復古思維的畸形生長?!皬慕謪^(qū)歷史找賣點,然后找投資,再找規(guī)劃設計、施工隊”的仿古建筑公式,對于西式建筑熱來說,同樣適用。無論是抄襲西方,還是效顰傳統(tǒng),建筑設計與規(guī)劃的盲從背后,是對文化根底不自知、對文化傳統(tǒng)不自信。 ⑤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現,也是生活的沉淀。每個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歷史脈絡之中。千姿百態(tài)的開平碉樓,集防衛(wèi)、居住功能于一體,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風格;馬達加斯加首都族群混雜,馬來高腳草屋、非洲木板棚與歐式教堂錯落有致,多元才是這里的和諧;而作為中國獲得普利茲克獎的第一人,王澍讓每一層的每一戶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則繁花似錦,入則清凈悠遠”。房子可模仿,文化難復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才能找到創(chuàng)新式融合的思路。 ?、蕖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我們的文化與歷史,已經給建筑留下了豐富的饋贈。立足文化本體,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葉茂。北京如今大力推動中軸線沿線重點地區(qū)綜合整治保護和申遺,就是因為那是老城的靈魂,中華民族“內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對稱”的營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都集中體現在這里,在人們記憶中揮之不去。 ?、呷绷朔俏镔|文化的滋養(yǎng),建筑即使再雄偉也缺少一條脊梁;而有了鄉(xiāng)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為精神家園。 (《人民日報》xx年2月6日05版,有刪改)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本文是針對哪兩種現象提出觀點的?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4.第⑤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xx徐州二檢]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12分) 數據權力如何尊重用戶權利 ?、佟?15”消費者權益日剛剛過去,人們還在談論食品安全、假冒偽劣,但也有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到消費者的數據權利。比如,一則“大數據殺熟”的新聞就持續(xù)引發(fā)輿論關注。有網友自述: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特價酒店,朋友的賬號顯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賬號則要380元。相同的房間,不同的價格,這算得上算法的“功勞”。通過深挖消費者過往消費甚至瀏覽記錄,讓算法洞悉消費者偏好,不少互聯網平臺清晰地知道消費者的“底牌”,于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诿髅魇敲鞔a標價卻能暗度陳倉,消費者只能大嘆防不勝防。隨著新聞的發(fā)酵,身邊也有朋友做了類似小實驗,發(fā)現上述情況絕非個案:同在辦公室的甲與乙同時打開某打車APP,呼叫起終點相同的快車(平價車)。但發(fā)現,平時常呼專車(高端車)的甲,顯示價格就比平時只用快車的乙略高。因為信息不對稱,這樣的手法顯得很隱蔽很“高明”,能通過賺取更多消費者剩余來獲得超額收益,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歡天喜地擁抱新經濟,認準了平臺反而深受其害,這真的成了“最懂你的人傷你最深”。 ?、塾腥苏f,這是針對不同消費能力群體的差別定價。從福利經濟學的視角,差別定價并非一定是壞事。飛機頭等艙價格總是數倍于經濟艙,演唱會內場座位必然高價,企業(yè)版軟件總比家庭版貴很多,它們并不是比普通座、大眾版“好”那么多!這樣的定價策略之所以被接受被實踐,不只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更基于這樣的大前提:它有助于擴大消費群體,保證產品供給,從而增進社會總體福利。然而,同一時刻對同一產品的差別定價,尤其是將消費者蒙在鼓里隨意加價的情形,并不在其列。為了獲得灰色超額利潤,它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已經構成違背消費者知情權的價格欺詐,不為價格法所允許。 ?、軓哪瓿踔Ц秾殏€性化年度賬單引發(fā)的大數據信任危機,再到“大數據殺熟”的案例,大數據時代普通消費者的弱勢處境暴露無遺。盡管互聯網從誕生之際,就被冠以“透明”美譽,但今天看來,這份透明是非對稱的。一方面,平臺化意味著新的中心化,平臺手握海量數據,對個人生活軌跡以及消費偏好精準畫像,讓個人無處藏匿;另一方面,就像“大數據殺熟”案例所展現的,平臺可以有所隱瞞,只以“有限真實”示人。這樣的權力結構,像不像站在一只望遠鏡兩頭對視的人:一方看到了對方無限放大清晰的像,另一方則只能看到一個極度縮小的黑點? ?、莓斎?這絕不是說大數據帶著原罪,技術本身是中性的,要避免“技術的貪欲”,既要求擁有技術者不丟失克制的美德,更應構建與大數據發(fā)展相適應的消費權利觀念。畢竟,面向萬物互聯的未來,大數據的深度利用與廣泛共享是無法扭轉的趨勢,無論是通過大數據營銷快速撮合交易,還是依靠大數據分析完善社會治理,數據正在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換個角度說,當大數據無孔不入,也要謹防數據規(guī)則遠遠落后于數字生活,尤其要避免一些“數據王國”濫用數據權力。只有保證普通用戶數據權利與平臺數據權力間的大致平衡,才能為大數據的長足發(fā)展贏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間。 ?、迯纳顚哟紊险f,大數據使用引發(fā)的幾次公眾信任危機,與人們對于技術運用的期待,是一體兩面的。當網約車踢出了黑車,當12306擠出了“黃?!?全社會已經傾向于相信:新技術的使用,不僅能讓社會更有效率,更可以激發(fā)誠信透明的商業(yè)倫理和商業(yè)文明。這一份期待,也當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商業(yè)自覺與技術倫理共識。 (《人民日報》xx年3月23日) 1.針對“數據權力如何尊重用戶權利”的疑問,作者給出的觀點是什么?(3分) 2.第①段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結合文本思考,“大數據殺熟”應該怎么理解? (2分) 4.結合文本,概括針對不同消費能力群體的“差別定價”和從福利經濟學的視角所談的“差別定價”的不同。(4分) 五、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問題。(9分) 不拖延的人,離幸福更近一步 ①許多偉大的創(chuàng)作者都有拖延的毛病,有些還為自己發(fā)明了對抗絕招。《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每天開始寫作前,會把衣服脫光,換上一件破破爛爛、衣不蔽體的睡袍,因為當他這么見不得人時,就沒辦法寫到一半跑出去逛街,只能乖乖待在書房里寫作。 ?、谛睦韺W家整理出了生活中最常見的拖延癥患者,大約分為以下四大類型:想要拼到最后一刻的沖刺者;對結果懷有恐懼的逃避者;選擇困難者;容易分心、愛尋求刺激的人。 ?、垡鉀Q拖延癥,可以先檢視一下自己比較接近哪種類型。這些背后的動機稍有不同,所以進一步認識或許能幫助你跟自己對話。但無論你是哪個類型,有個觀念必須認知,踏出第一步再說!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動起來! ?、苓@聽起來好像很難,但憑我自己的經驗,絕對比在原地猶豫不決要來得舒服多了。從前寫作時,總是因為對自己的作品期許很高,苦思半天卻無法動筆。但后來我發(fā)現,只要能夠逼迫自己開始寫,先不管文字好不好,開始了這個行為,身體會逐漸適應,心情也會逐漸進入狀態(tài)。所以我現在會在開始寫一篇文章前,亂寫一通,并告訴自己:我現在寫的第一句根本不是文章的第一句,只是在暖身而已,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動起來再說!只要先有一些動作,讓自己開始朝著目標動起來,就是最好的第一步。 ?、萜浯?把大的任務切成小塊。要蓋完一棟房子,先從一塊一塊磚頭壘起來開始吧。我們會拖,往往在于我們雖然設定了目標,但缺乏計劃好的行動。在面對一件復雜、很重大的事情,都可以從最基本的行為著手。把一個大任務切成小塊,規(guī)劃后再去執(zhí)行,是很重要的技巧。 ⑥要完整地讀完一部書,讀前你最好先擬定一個時程,設定一個合理時數(例如半小時或一小時)來做這件事,并且做完就給自己一個獎勵,有必要的話讓自己中途休息幾分鐘再繼續(xù)。如每天除了設定所讀的內容這個目標外,你還要思考讀書前要做什么,例如給自己倒一大杯水、把桌子清理干凈、稍微做一下伸展等。這都是為了讓你能順利完成“靜心讀書”的計劃,也應該編制一套行動指南,去除許多原本阻止你完成事情的障礙。當你內心設定好一個執(zhí)行計劃,并按照這個計劃設定每一個工作小目標,能大大提升你完成整個計劃的可能性。 ?、弋斠粋€人看到老年的自己,你就會自動存養(yǎng)老金了。很多上班族都知道,要盡早為自己的養(yǎng)老存錢,但對于大多數25~35歲的年輕人來說,已經在做財富規(guī)劃的還是少之又少。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想象“未來的我”會是什么樣子,也就很難感同身受。但是,如果我們能將這個“未來的我”變成一個具體的面孔,讓自己看到、感受到,那整個視野將大大不同,“迫切感”也就油然而生。所以,面對遙遠的計劃,你要想辦法把未來的感覺帶到現在。加州大學哈爾赫什菲爾德教授就做了一個實驗來顛覆這個現象:他找了一群大學生,把他們的照片先修成老年人的樣子。接著,他讓這群學生戴著眼罩,進入一個VR(虛擬現實)世界探索,然后在這個虛擬環(huán)境里,他們遇見了“未來老年的自己”。經過這個體驗后,赫什菲爾德教授請這些大學生做一個財富規(guī)劃的習題。比起沒有看到老年自我的控制對比組,凡是見到老年自我的學生,把自己未來的退休金都增加了一倍。 ?、嘁虼?成為一個不拖延的人,還需要調整自己的時間觀,讓自己看得遠一點,想象拖延給未來所產生的后果,你就會感受到這個壓力。這不是鼓勵悲觀,而是用比較實際的態(tài)度設想未來,讓自己能未雨綢繆。你將會深刻感受到:現在真的不能再拖了!不拖延的人,離幸福會更近一步。 (選自《人民網》xx年2月) 1.簡要分析文章的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2.結合全文分析,如何才能做一個“不拖延的人”呢? (4分) 3.讀下面的鏈接材料,結合選文,說說你對拖延的看法。(3分) 鏈接材料 (1)美國心理學家尼爾菲奧里總結了他與成千上萬拖延者合作的經驗,得出如下結論:“拖延有時是一種本能,適當拖延可以帶給人們暫時釋放壓力的快感?!? (2)俗話說“事緩則成”。比如購買過程中因為無法承受昂貴價格拖延,最終可能會因為商品過季而打折;爭吵拖延,可能會利用這段時間平靜下來,更有效率地解決爭端而且避免傷害到親友;毛澤東跟日本鬼子游擊拖延戰(zhàn)術,最后打敗了武器發(fā)達的日本人,取得勝利。 (3)事實上,有些情境下的拖延還會給我們帶來其他好處,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一件被推遲的乏味任務被別人完成了”。 六、[xx威海改編]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問題。(8分) 人生因閱讀而氣象萬千 陳 凌 ①每到世界讀書日,這樣一張照片所定格下的歷史瞬間總會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國遭受空襲,位于倫敦的荷蘭屋圖書館也難以幸免,幾乎被炸成廢墟,墻壁傾頹,磚石滿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顧敵機剛剛離去,又在尚未倒塌的書架前翻檢書籍。戰(zhàn)火的殘酷與讀書所展現的不屈意志,兩相對比,不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更給人以持久的感動。 ②或許,也會有人不解:戰(zhàn)火紛飛,還不忘閱讀,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艱難折磨得心靈枯萎,但有書香滋潤的靈魂不會?!辈痪们?在一家書店里看到的一則讀者留言,或許可以作為解答。對于那3名男子而言,閱讀絕非是暫時忘記戰(zhàn)亂的“鎮(zhèn)靜劑”,而是勇敢面對現實,讓精神再次振奮、讓意志戰(zhàn)勝淚水的方法和途徑。 ③閱讀何以有這樣的偉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閱讀實際上會給人以兩種收獲,一種是通過讀書,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另一種是通過讀書觸發(fā)反思,知道自己本來就有的東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識,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臨困難和選擇之時,閱讀的力量就越能顯示出來。一個人的努力往往會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知識讓我們理解每一項選擇的意義,而智慧還能進一步讓人知道,自己的選擇是符合內心的,從而堅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遠離了閱讀,就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戶。書籍并非是裝點門面的飾品,而是精神的營養(yǎng)品。不能與書籍獨處,只會讓人生之路走向狹隘,甚至禁錮心靈;浸潤書香,才能讓我們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讓人生氣象萬千。曾國藩一生飽覽群書,文章筆力雄厚,就連梁啟超都稱贊他“可以入文苑傳”。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認為自己有“三恥”,居第一位的,就是對天文和算學“毫無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為恥,曾國藩們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認識,就因為他們深刻地知道,讀書“能養(yǎng)人精神”。 ⑤讀書或許并不必然導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內在的豐沛。這些年,兩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驚艷了無數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為。令人動容的,并不僅僅是武亦姝2000多首詩詞記憶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為以外賣小哥身份成功逆襲的不凡,更是因為他們身上散發(fā)的那種“閑看花開花落,漫隨云卷云舒”的從容淡定。這樣一份獨特的氣質,正源于閱讀的滋養(yǎng)。有句話說得好,“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為,讀書太多,容易脫離生活。其實不然,讀書并不是要逃離這個世界,而是要讓人擁有平視世界的眼睛,閱讀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個人和書籍接觸得愈親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統(tǒng)一,因為他的人格復化了,他不僅用他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既塑造豐盈的內心,又給人以豐富的生活,這恐怕便是閱讀之于人生的獨特意義。 (選自《人民日報》xx年4月23日) 1.文章開頭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歷史瞬間,有什么作用?(2分) 2.閱讀下面加點短語,從議論文語言特征的角度進行賞析。(3分) 一位作家曾指出,閱讀實際上會給人以兩種收獲,一種是通過讀書,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另一種是通過讀書觸發(fā)反思,知道自己本來就有的東西,并激活它。 3.根據文章內容,結合自己的讀書事例,從一個方面談談你因閱讀而發(fā)生的改變。(3分) 七、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問題。(10分) 學生的精神 陶行知 ①現在中國許多學生及一般教員,有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滿”。不論研究何種學科,只有相當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滿意足。中國“四書”上有兩句話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真是千古不滅的格言,并且是兩句不能分開的話。因為要“學而不厭”,才能夠做到“誨人不倦”。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了教員,還是要繼續(xù)的“學而不厭”。這可說是我現在要講的“學生精神”的先決問題。 ②現在開始來講《學生的精神》了。學生精神大約分為三點。 ③學生求學須具有科學的精神。我們不論研究什么學科,總要看一個明白,想一個透徹,多發(fā)些疑問,切不可武斷盲從。例如別人要我們信仰國家主義,我們必須明了國家主義的內容是否合于現代社會,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針。其他,社會主義亦然,無政府主義亦然……尤其我們研究科學之時,碰到一個問題來了,“知之則知之,不知則不知”。因為我們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還有能夠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認以為知,那么,不知道的終究沒有知道的日子了。這可說是自己斬斷自己求學的機能。所以我們學生求學,第一步就要有科學的精神。 ④要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們在任何環(huán)境里面做事,不可過于急進。譬如園丁栽花木,倘只執(zhí)一鐮斧,亂砍荊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隨之而受傷。務須從旁著想,怎樣才能使荊棘去掉,那么,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會也是一樣。尤其是我們學生,因為是領導民眾的中堅分子,倘用亂刀斬麻的手段,必引起一般民眾的畏懼之心,怎樣還講得社會改造?所以我們要社會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眾前頭,慢慢地領他們向前走,并且還要告示他們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會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轟轟烈烈倡社會改造,社會還是不能改造的。 ⑤應付環(huán)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們處在任何環(huán)境里面,必抱有堅強人格,不可搖動,尤其到了利害生死關頭之時,必須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這才算得一個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國民?,F在中國學生在普通情形的時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沒有多大的區(qū)別。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沖的關頭,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中國民眾的不能團結,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原因。所以我們處在任何的環(huán)境里面,堅強不搖的人格及不屈不撓的精神,決不能少的,尤其在我們學生時代。 ⑥學生的精神,大概分為上列三點。我覺得在今日的學生及教員,是必須具備的。 1.文章是圍繞什么觀點展開論述的?(2分) 2.請說出選文第①段句子中加點詞語“這”所指代的內容。(2分) 這可說是我現在要講的“學生精神”的先決問題。 3.從修辭手法角度賞析下面句子。(3分) 譬如園丁栽花木,倘只執(zhí)一鐮斧,亂砍荊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隨之而受傷。 4.下面材料如果作為本文的事實論據,你認為放在哪一段比較合適?為什么?(3分) 明朝的方孝孺先生,當燕王朱棣篡位之時,使他草“即位詔”,他大書“燕王篡位”四字,因此被夷十族。當燕王篡位之時,勢力勝過現在的任何軍閥,但不能壓迫方先生一筆錐。 八、[xx攀枝花]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12分) 靈感并不那么值錢 萬維鋼 ?、偃藗儗Α皠?chuàng)造性思維”的認識有三個迷信:創(chuàng)新的關鍵是某個絕妙的靈感,靈感非常難得,想法越離奇越有價值。其實,這些迷信是不符合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 ?、趽f阿基米德洗澡時福至心靈,想出了測量皇冠體積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發(fā)現了”,從此,有人把凡是通過神秘靈感獲得重大發(fā)現的時刻叫作“尤里卡時刻”)。人們熟知: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發(fā)現萬有引力;門捷列夫夢見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個說法是夢見一張張撲克牌被放進一個大表中),醒來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們由此形成了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傳統(tǒng)認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一種神秘思維,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靈感才是關鍵。然而事實是,偉大的發(fā)現都是慢慢地得出來的。 ?、馨⒒椎碌墓适乱巡豢煽?。牛頓的蘋果故事完全是傳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過萬有引力的設想,我們有充分理由推測牛頓的引力思想是“學”來的——借鑒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數據,然后做了無數計算驗證。在門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給元素分類已是顯學,英國化學家紐蘭茲已經發(fā)現用原子量大小進行排序具有明顯的周期性,把這種周期性稱為“八音律”,這已經非常接近門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菟沟俜壹s翰遜在《好想法從哪里來?》一書中提出“慢直覺”的概念。他說,偉大的發(fā)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連接起來的結果,研究一個問題,開始有個模糊的直覺,選擇一個方向往下走,隨著研究深入,新想法連接起來,得到新事實支持,慢慢長大。由此看來,“尤里卡時刻”其實是慢直覺積累到一定程度導致突破的時刻。生物學家克里格婁在他的《怎樣成為成功的科學家:科學發(fā)現的戰(zhàn)略思維》這本書中指出:不要指望靈感,要指望汗水。 ?、薨l(fā)明大王愛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試錯和積累經驗,他的秘訣在于使用簡單、步驟少、并行、可以反復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實驗室泡著,有龐大的助手團隊幫著干。發(fā)現電磁感應的物理學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幾十個實驗,大部分想法被證明是錯的,這沒關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會產生各種想法,也許一百個想法里面只有一個最后被證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個個拿來嘗試,失敗就是常態(tài),成功則是失敗的副產品。 ⑦從“想法—驗證”這個策略來看,創(chuàng)造性思維雖然不怕離奇,但不應追求離奇,因為越是離奇,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離奇的靈感有更大的戲劇性,所以往往被人們記住,接著人們誤以為一個想法如果不離奇就不配稱為靈感,誤以為要想創(chuàng)新,就必須刻意追求離奇的想法。真正的職業(yè)人員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創(chuàng)新,都是在當前基礎上的改進。 ?、囔`感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值錢。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須“生之有根,長之靠譜”。所以,鼓勵創(chuàng)造性思維應當鼓勵嘗試,鼓勵失敗,而不是鼓勵妄想。 (選自《青年文摘》總第608期,有刪改) 1.第②段畫線句中“據說”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3分) 2.作者認為對“尤里卡時刻”的正確理解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2分) 3.作者用四個事例論述了“偉大的發(fā)現都是慢慢地得出來的”這一觀點,請用簡明的語言指出這四個事例。(4分) 4.下列對原文內容和寫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辛苦工作不重要,靈感才是關鍵,這是人們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傳統(tǒng)認識。 B.作者有理有據地反駁了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錯誤認識,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C.作者認為在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要想創(chuàng)新就必須刻意追求離奇的想法。 D.作者認為鼓勵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應該鼓勵妄想,而應該鼓勵嘗試,鼓勵失敗。 九、[xx廣州]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18分) 【權威發(fā)布】 “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日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fā)布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報告數據顯示,xx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0.3%,較xx年的79.9%有所提升。報告數據還顯示,xx年我國成年國民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均有所上升。 (表1) 我國成年國民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 年份 網絡在 線閱讀 手機 閱讀 電子閱讀 器閱讀 平板電 腦閱讀 xx年 55.3% 66.1% 7.8% 10.6% xx年 59.7% 71.0% 14.3% 12.8% 數字化閱讀方式越來越普及,人們通過數字化媒介閱讀的時間也在增長。報告發(fā)現,雖然xx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期刊的閱讀時長有所增加,但紙質媒介的閱讀時間整體較短,人均每天讀書、讀報和讀期刊的時間總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的一半。 (表2) 我國成年國民各類媒介人均閱讀時長 (單位:分鐘/天) 年份 紙質媒介 數字化媒介 圖書 報紙 期刊 互聯網 手機 平板 電腦 電子閱 讀器 xx年 20.2 13.2 6.6 57.2 74.4 13.9 5.5 xx年 20.4 12.0 6.9 60.7 80.4 12.6 8.1 在我國成年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中,49周歲以下中青年群體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歲人群占34.6%,30~39周歲人群占26.1%,40~49周歲人群占24.2%,50~59周歲人群僅占10.6%。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xx年4月24日) 【廣州調查】廣州市民日均綜合閱讀時長遠超同年全國成年國民閱讀時長 《廣州全民閱讀指數調查研究報告(xx)》數據顯示:xx年度廣州市民綜合閱讀率達90%,廣州市民日均綜合閱讀時長達到97.20分鐘,遠超xx年度全國成年國民71.47分鐘的閱讀時長。未成年人以紙質閱讀為主,日均紙質閱讀時長為49.48分鐘,日均數字閱讀時長為38.80分鐘。而成年人在數字閱讀上花費了更多時間,日均數字閱讀時長為56.27分鐘,日均紙質閱讀時長為42.62分鐘。廣州市民的數字閱讀率達到94.11%,其中成年人達到95.73%,未成年人相對較低(86%),而市民日均數字閱讀時長達到53.41分鐘。 另一方面,盡管廣州市民的數字閱讀已經相當普遍,但數據顯示,部分廣州市民仍然偏好紙質閱讀,如就廣州成年人的紙質報紙(89.2%)、雜志(78.8%)的閱讀率而言,這一數字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資料來源:廣州文明網) 【各抒己見】 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陳力:有人說,數字閱讀是“碎片化閱讀”,因而對此憂心忡忡。我以為,“碎片化閱讀”也是一種有益的閱讀方式。倘若人們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獲取知識與信息,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更何況,有誰聽說《詩經》三百篇、《唐詩三百首》是一口氣讀完的?我們在讀一首詩、一首詞、一篇文章的時候難道不是在進行“碎片化閱讀”?重要的不是閱讀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閱讀與否和閱讀的內容。 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數字閱讀基本以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為主體,閱讀的主要內容并不是電子圖書,而是一些相對輕松娛樂、篇幅較短的文章等。這跟數字閱讀主要載體——手機自身限制有關,屏幕小,相對而言很難進行深度、長篇的閱讀。綜合起來看,紙質書能提供系統(tǒng)的、體系化深度閱讀,目前并沒有好的數字閱讀載體可以實現替代。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數字閱讀時代后,所有過去閱讀不能發(fā)生的地點和時間,現在都被閱讀搶占過來,所以整體來看,人的閱讀的時間是增加的,只是媒介變了。電子閱讀不僅在量上迅速擴展,在質上同樣是提高的,它走出了過去傳統(tǒng)、封閉的閱讀空間,人更容易接觸到關于書的推薦信息,專家薦書、社交媒體薦書也都開始成為日常。電子閱讀使得人在不同閱讀材料、對象間穿梭跳躍,完全打破了書的物理形態(tài)的局限。 人民大學教授郭英劍:我想表述的一個觀點是,以電子閱讀、手機閱讀為特征的數字化閱讀,更多改變的是人們的閱讀方式而不是閱讀內容,所以,我認為以“深閱讀”和“淺閱讀”來劃分傳統(tǒng)閱讀方式與數字化閱讀方式是不準確的;而且,我也并不認為數字化閱讀一定會導致膚淺化。閱讀是否膚淺化,既取決于閱讀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決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夠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膚淺。換句話說,不能用媒介載體的不同而只能根據作品的內容去界定閱讀的“深”和“淺”。 《新京報》記者李大超:閱讀有深淺之分,有消費型閱讀和學習型閱讀的差異,有實用型閱讀和涵養(yǎng)型閱讀的區(qū)分。我們有批評淺閱讀、消費型閱讀和實用型閱讀的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高度拒斥淺閱讀,批評淺閱讀縱容了思想的懶惰,弱化了思維能力。實際上,任何對于國民閱讀整齊劃一的要求都沒有考慮到閱讀者本身的差異。隨著閱讀的普遍化,閱讀的差異性會越來越明顯,而閱讀取向兩極分化的趨勢則難以逆轉。 1.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分) A.xx年我國成年國民的各種媒介綜合閱讀率在上年基礎上有所提升,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也在提升。 B.xx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調查顯示:手機閱讀占比最大,電子閱讀器閱讀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xx年成年國民各類紙質媒介的人均每天閱讀時長都有所提升,但其總時長遠遠低于人均手機閱讀時長。 D.xx年我國成年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的調查數據顯示:年齡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齡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2.下列關于xx年廣州市民閱讀特點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3分) A.廣州市民的綜合閱讀率要高于同年全國國民的綜合閱讀率。 B.廣州市民日均綜合閱讀時長遠超同年全國成年國民閱讀時長。 C.廣州未成年人日均紙質閱讀時長和日均數字閱讀時長相當。 D.部分廣州市民在數字閱讀相當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紙質閱讀。 3.下列對材料中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陳力對碎片化閱讀持肯定態(tài)度,他認為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也是合理的,人們大可不必對數字閱讀憂心忡忡。 B.徐升國認為數字閱讀的內容受到載體的限制,因此深度、長篇閱讀很難進行,目前數字化閱讀還無法替代紙質閱讀。 C.嚴鋒認為數字閱讀在質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數字閱讀使讀者和書的關系突破了傳統(tǒng)閱讀的限制,是一種創(chuàng)新。 D.郭英劍認為數字化閱讀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數字化閱讀不會導致閱讀的膚淺化。閱讀的“深”和“淺”應由作品內容界定。 4.《新京報》記者李大超關于閱讀表達了哪些觀點?請分點概括。(4分) 5.你對數字化閱讀與紙質閱讀的發(fā)展趨勢有怎樣的預測?請根據文本內容和自身閱讀經歷談談你的看法。(5分) 十、[xx福建]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10分) 【材料一】xx年初,一封習近平總書記給全體留德學子的回信傳遍全球?!白?回中國!”一時間歸國成潮。這是一個國家崛起于世界舞臺的“磁場效應”: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強勁的經濟實力和龐大的市場份額,對留學生形成了強大的吸附力。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眾多海外學子的心聲:“在外國做得再好,也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旁觀者?;氐絿鴥?我會成為祖國變化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來中國求學的海外留學生數量也在迅猛增加。 【材料二】下表是“歸國潮”的有關數據 “歸國潮”經歷三段式發(fā)展期 【材料三】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超過七成是有留學背景的“海歸”。目前,全國共有留學人員創(chuàng)業(yè)園300多個,近8萬名留學人才創(chuàng)建了一大批如環(huán)保、新能源、生物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yè),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與高徒陳宇翱、陸朝陽先后回國,他們組建了一支令世人傾慕的中國物理界的“夢之隊”。“打破體制壁壘,制定優(yōu)惠政策,誠納天下英才”,在“歸國潮”風起云涌之際,國家有關部門敏銳地把握住中國的發(fā)展大勢,適時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設的諸多戰(zhàn)略決策。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內容的一項是( )(3分) A.近幾年,80%左右的留學生歸國,促使來華求學的海外留學生數迅猛增加。 B.我國政治、經濟和市場強大的綜合實力是形成留學生“歸國潮”的主要原因。 C.眾多海外留學生不愿在國外做“旁觀者”,希望同到國內,為祖國發(fā)展做貢獻。 D.潘建偉與高徒回國,是中國崛起于世界舞臺的“磁場效應”的一種具體表現。 2.閱讀【材料二】,請分別概括“歸國潮”三個階段“回流率”的特點。(3分) 3.閱讀【材料三】,請簡要概括“歸國潮”為我國帶來哪些積極影響。(4分) 十一、[xx岳陽]閱讀下面一組文本,完成問題。(10分) 【文本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被人為創(chuàng)造出來,用以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偶像劇、商業(yè)大片、娛樂圈花邊新聞、網絡游戲、熱點消息等,我們每天光是保持對自己該做的事情的專注,就已經很困難了。 拿網絡游戲來說吧,背后可能是幾百人的團隊,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詳盡的數據,通過聲、光,交互、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認知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精心打造而成,目的是什么?創(chuàng)造一個虛擬空間,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時間。 可以說,一切娛樂產品背后的龐大團隊,考慮的更多的是用多種手段來減小你觸及它們時的心理阻力,誘導你一次次去點擊,耗費你的精力,讓你忘記自己該做什么,讓你很難保持專注,更不用說深度思考了。 【文本二】 這個時代,我們似乎很難投入地、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們的大腦已經習慣了輕而易舉獲得大量愉悅感,久而久之,當這種強度的愉悅感已經滿足不了你時,你需要更高強度、更持續(xù)、更深入的刺激,相對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悅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學習、閱讀、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沒有人愿意去做。 【文本三】 當我能夠在畫畫中其樂陶陶時,我的生活變得令人著迷。我驚訝地發(fā)現在自然景色中還有許多以前從未注意到的東西,每當走路坐車時,附加了一個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鮮有趣至極。山丘的側面有那么豐富的色彩,在陰暗處和陽光下迥然不同;水塘里閃爍著如此耀眼奪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層一層地淡下去,表面和邊緣那種鍍金鑲銀般的光亮真是美不勝收。在每一個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種額外的興味。 在美術館,我會用一種剖析的理解的眼光來欣賞一幅幅藝術杰作,我常??匆娮璧K過我的難點,被一個個繪畫大師如此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真不知道還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體力的情況下比繪畫更使人全神貫注了,我的日子因專注于這一目標而使每一個空間都很充實,我感到心滿意足。這就是思考帶給我的福利。 (節(jié)選自英國政治家丘吉爾的《我與繪畫的緣分》) 1.這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 )(2分) A.闡述大眾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毀掉的。 B.呼吁大眾不要讓自己成為愉悅感的奴隸。 C.呼吁大眾在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上磨礪專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D.表現丘吉爾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對自然、藝術、生活的熱愛。 2.根據文本信息,比較“生活中大多數人的愉悅感”和“丘吉爾的愉悅感”有什么不同?(2分) 3.根據【文本一】【文本二】預測一下,大眾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失去什么能力?(2分) 4.軍軍想將上面三則文本作為素材,寫一篇議論性文章,請幫他補充完成下列寫作提綱。(2分) 擺出難以保持專注和不愿深度思考的現象 分析難以保持專注和不愿深度思考的原因和影響 5.這組文本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2分) 十二、[xx重慶A]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問題。(18分) 如何成為一個“學霸” “學霸”有很多含義,其中一種含義是指那些會學習,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雖然學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優(yōu)勢,但是,在心理學家眼中,學霸之所以為學霸,正確的努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原因。本文想為各位呈現一些經心理學研究證實普遍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詳盡發(fā)問法:連接新知識與舊知識 研究發(fā)現,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思考“為什么”的問題能夠非常顯著地提升學習成績。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讀懂了,實際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沒有真正理解。當我們對所學知識進行各種“為什么”的發(fā)問時,我們會把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聯系起來,用舊的知識來解釋新的知識,從而讓新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這樣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會記得更牢。所以,我們應打破教條式接受知識的習慣,對學到的每個知識點都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畫印象深 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心理意象法的關鍵就是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在心理學界早就流傳一句話:只要能付諸比喻和聯想,使其“可見”,就沒有記不住理解不了的東西。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學習內容放到一個心理圖像里,這個心理圖像可能是一個具體的物品、一幅畫面、一個動態(tài)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場景聯系起來,實現知識整合,提升我們的記憶和理解。 三、習題檢測法:從內部主動回憶 大部分學生都很不喜歡習題測驗。但是,習題測驗的確能夠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和記憶。1906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說過:“一般而言,從內部進行主動回憶比從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彼?我們能給學生的建議是適量地做高質量的習題,而這種習題最好是依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編寫。習題測驗的過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對學習的鞏固作用。 四、分散學習法:不要“臨時抱佛腳” 如果你想在考試中發(fā)揮出色并能長期掌握知識,那就要用分散學習法了。對于學習來說,有計劃有間隔地完成學習任務是值得推薦的,因為有些人雖然可以考前突擊記住大部分內容,但是沒有前者來得牢固和持久。從長遠的效果考慮,應該把“少量多次”作為首要策略。分散學習10小時相比集中學習15或20小時,對長期記憶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還發(fā)現有意識地進行這種分散學習的效果比偶然出現這樣的分散學習要好得多。當然,這種方法的運用還是要考慮所學內容的特點。 五、交叉學習法:促進思維快速轉換 交叉學習,是在一個學習階段內學習多個技能,進行穿插練習。如果我們利用交叉學習的方法,會得到比長時間學習同一種內容更好的學習效果。由于進行交叉學習,在做下一類習題的時候,前面的知識點和習題種類仍然停留在學生的記憶中,因而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區(qū)分不同問題該用何種方法來解決。這樣,下次遇到這些問題時,學生能夠更快更準地把問題歸類到不同知識點上。因此,我們不妨把不同類型的學習材料交叉地編排在學習計劃中,這樣能讓我們在快速轉換思維的過程中對知識系統(tǒng)進行靈活地調整和明確地區(qū)分。 (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 【鏈接材料1】 羅馬房間記憶法是一種古老的記憶術,當時的政治家為了發(fā)表長篇演講,要記下大量資料,為方便記憶,便創(chuàng)造了這個方法。其特點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間作為記憶的“檔案柜”,把記憶的對象與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連接起來。 【鏈接材料2】 學霸何曉羽作息時間表(部分) 6:40-7:00 起床 7:00-7:10 背誦一篇英語短文 7:10-7:30 早餐 7:30-7:50 識記十個英語單詞 挑戰(zhàn)一道數學易錯題 7:50-12:00 上課 12:10-12:20 學習英語語法 12:20-12:40 午餐 12:40-12:50 背誦一首古詩詞 12:50-14:00 午休 14:00-14:20 閱讀名著片段 1.下列說法不符合選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真正的“理解”需要讓新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 B.習題測驗是用內部主動回憶的方式來鞏固學習。 C.有意識地分散學習對長期記憶而言效率更高。 D.交叉學習是利用前面的知識來解決后面的問題。 2.“鏈接材料1”中的“羅馬房間記憶法”與選文中哪種學習方法類似?請指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 (4分) 3.閱讀“鏈接材料2”,具體分析學霸何曉羽用到了選文中哪些學習方法。(5分) 4.老師要求背誦《桃花源記》,小峰大為苦惱,請你根據選文,推薦兩種方法幫助他背誦。結合《桃花源記》的內容作簡要闡述。(6分) 十三、[原創(chuàng)]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15分) 貼心的回家之路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于1980年的《人民日報》。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人員流動限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xiāng)外出務工、求學。諸多人群集中在春節(jié)期間返鄉(xiāng),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 【一組數據】 歷年春運人數(單位:億人次)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22.62 23.59 25.57 28.61 31.10 34 33.23 28.1 29.1 27 (據百度百科) 小貼士:8號召開的xx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中,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初步預計,今年春運全國旅-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江蘇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三部分 現代文閱讀 專題訓練10 非典型性議論文本閱讀 江蘇省 徐州市 2019 年中 語文 復習 第三 部分 現代文 閱讀 專題 訓練 10 典型性 議論 文本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604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