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度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8-2019學年度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度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2.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單元檢測(四)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1953年6月財經委員會主任陳云,對私營企業(yè)的利潤分配提出了一個新的原則:即在企業(yè)的正當盈利中,按國家所得稅、企業(yè)公積金、職工福利費、資方的股息紅利等四個方面分配,簡稱“四馬分肥”。這一辦法( ) A.標志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B.推動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 C.擴大了企業(yè)的經營自主權 D.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格局形成 【考點】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 【題點】社會主義改造 答案 B 解析 新中國成立初期對私營企業(yè)進行“四馬分肥”,建立起工人階級對資本主義企業(yè)的監(jiān)督與管理,推動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故B項正確。 2.“一五”計劃期間,上海、天津等原工業(yè)先進地區(qū)人均工業(yè)產值的增長率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反映出當時中國( ) A.工業(yè)發(fā)展速度放緩 B.重工業(yè)生產速度加快 C.工業(yè)布局發(fā)生變化 D.工商業(yè)改造已經完成 【考點】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 【題點】第一個五年計劃 答案 C 解析 “一五”計劃期間,我國的工業(yè)基地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qū),工業(yè)布局發(fā)生變化,因此導致上海、天津的人均工業(yè)產值增長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故C項正確。 3.(2018三明高一檢測)20世紀50年代一位農民在日記中寫道:“由于單家獨戶經營經不起天災人禍的襲擊,有的貧農家底薄、缺資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難不少,出現了賣地賣牲口、出賣勞動力的現象,政府號召組織起來,在搭工幫工的基礎上成立互助組?!辈牧现小罢栒俳M織起來”的措施是( ) A.成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B.成立人民公社 C.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 D.實行公私合營 【考點】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 【題點】社會主義改造 答案 A 解析 依據材料中“單家獨戶經營經不起天災人禍的襲擊”“搭工幫工的基礎上成立互助組”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闡述的是三大改造中對農業(yè)的改造,即農業(yè)合作化,因此材料中“政府號召組織起來”的措施是成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故A正確。 4.“一鏟能鏟千層嶺,一擔能挑兩座山,一炮能翻萬丈崖,一鉆能通九道灣。”這是某一時期在中國某地流行的口號。該史料作為直接論據,可以說明( ) A.“一五”計劃的超前完成 B.“大躍進”的“浮夸風” C.“文革”的嚴重錯誤 D.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考點】探索與失誤 【題點】探索中的失誤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一鏟能鏟千層嶺,一擔能挑兩座山,一炮能翻萬丈崖,一鉆能通九道灣”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該口號反映了大躍進的“浮夸風”,故B項正確。 5.漫畫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如圖是20世紀50年代《漫畫》雜志的某一期封面,對其解讀正確的是( ) A.農村棉花種植獲得大豐收 B.農業(yè)合作化取得豐碩成果 C.契合了當時的形勢需要 D.農業(yè)經濟實現跨越發(fā)展 【考點】探索與失誤 【題點】探索中的失誤 答案 C 解析 漫畫“1958年棉產7 000萬擔”,明顯與事實不符,故A項錯誤;農業(yè)合作化是三大改造中對農業(yè)的改造,時間是1953年至1956年,故B項錯誤;1958年,發(fā)動“大躍進”,浮夸風盛行,漫畫的內容契合了當時的形勢需要,故C項正確;漫畫內容明顯與事實不符,不是“農業(yè)經濟實現跨越發(fā)展”的表現,故D項錯誤。 6.(2018湖南師大附中高三月考)歷史上曾經先后有40多個國家,3 000多個國內單位派人去河北徐水縣“取經學習”。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曾派記者前去看個究竟。他聽了記者的匯報后說:“中國的共產主義是喝大鍋清水湯,蘇聯是土豆燒牛肉?!焙蒸敃苑蛟u價的是中國( ) A.社會主義改造 B.“大躍進”運動 C.農業(yè)集體化 D.人民公社化運動 【考點】探索與失誤 【題點】探索中的失誤 答案 D 解析 赫魯曉夫執(zhí)政時間是1953~1964年,再由“中國的共產主義”“大鍋清水湯”并結合這一時期的中國社會可知,赫魯曉夫評價的是中國的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是走向共產主義的產物,實行統(tǒng)一生產和分配(“大鍋”),在實際生活中不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故生活水平較低下(“清水湯”),D項符合題意。 7.下圖是我國安徽鳳陽縣1975~1982年糧食產量變化圖。導致其變化的原因是( ) 鳳陽縣糧食產量變化圖 A.推行農業(yè)合作化運動 B.大力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C.發(fā)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考點】經濟體制改革 【題點】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安徽鳳陽縣1975~1982年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這得益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故D項正確。 8.“個體戶”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在人們腦海里扎根的。下面兩幅圖片是個體戶經營情景。這反映了中國( )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豐富人們生活 D.中國所有制形式趨向多樣化 【考點】經濟體制改革 【題點】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答案 D 解析 “個體戶”的出現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單一公有制,體現中國所有制形式趨向多樣化,故D項正確。 9.下表反映了新時期我國經濟運行方式在四個年份中的變化情況。該表反映了我國( ) 農產品收購價比率(%) 1978年 1984年 1991年 1993年 國家定價(%) 94.4 37.0 22.2 10.3 國家指導價(%) 0 23.0 20.0 7.0 市場調節(jié)價(%) 5.6 40.0 57.8 82.7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 B.改革開放后經濟體制逐漸的轉變 C.農村經濟發(fā)展需要加大市場引導 D.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退出歷史舞臺 【考點】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題點】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課時綜合 答案 B 解析 由國家定價向市場定價轉變體現了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故B項正確。 10.(2018日照高一檢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理論認識上經歷了“利用論”→“補充論”→“重要組成論”三個階段。這一認識的變化過程直接體現了( ) A.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走向深入 B.市場經濟體制已經成熟 C.經濟宏觀調控能力顯著增強 D.現代企業(yè)制度逐步建立 【考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題點】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的逐步建立及其影響 答案 A 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在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理論認識上經歷了‘利用論’→‘補充論’→‘重要組成論’三個階段”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認識的變化過程直接體現了經濟體制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由計劃經濟體制向著市場經濟體制邁進,故A正確。 11.1979年7月,中國通過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80年代相繼頒布《涉外經濟合同法》《外資企業(yè)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等。這些文件的發(fā)布( ) A.表明中國已經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B.主要是為了發(fā)展市場經濟 C.增強了政府對外開放政策的可信度 D.鞏固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 【考點】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題點】涉外法律體系建設 答案 C 解析 中國真正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標志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故A項錯誤;中國發(fā)展市場經濟是在1992年以后,故B項錯誤;中國通過立法的形式推進對外開放,顯然有利于提高對外開放政策的可信度,故C項正確;題干材料主要體現涉外經濟,與“鞏固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無關,故D項錯誤。 12.1990年鄧小平視察上海時指出,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qū)那樣,早幾年開發(fā)就好了。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后也要這樣搞。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現在就要做起。據此,中央采取的重大舉措是( ) A.建立上海經濟特區(qū) B.設立上海為沿海開放城市 C.在上海設立沿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D.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 【考點】浦東的開發(fā)和開放 【題點】上海浦東的開發(fā)與開放 答案 D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20世紀90年代上海開放的具體表現為浦東的開發(fā)和開放,故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13題20分,14題20分,共40分)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農業(yè)生產統(tǒng)計表(金額單位:億元) 年份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農業(yè)總產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國統(tǒng)計年鑒(1983年)》 材料二 我國小麥產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國小麥增產速度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所沒有的,更是資本主義國家所望塵莫及的……美帝國主義者說我們人口多是“不堪重負的壓力”,我們要用更多的事實告訴他們,人口多,生產糧食更多。只要我們需要,要生產多少就可以生產多少糧食出來。——《人民日報》社論(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鄧小平《關于農村政策問題》(1980年5月31日)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狀況。這一狀況的出現與當時在農村開展的什么運動有關?(4分) (2)對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國農業(yè)生產情況你是如何判斷的?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哪兩次運動有關?這兩次運動導致的后果如何?(8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產到戶”政策最先在哪兩個省份實行?為什么說“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8分) 【考點】社會主義建設的起步;經濟體制改革 【題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綜合 答案 (1)農業(yè)總產值持續(xù)增長(或農業(yè)不斷發(fā)展)。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2)不真實?!按筌S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 (3)安徽、四川。因為“包產到戶”政策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實行的(或沒有脫離社會主義軌道)。 解析 第(1)問,“發(fā)展狀況”從表格數字可以看出;“運動”主要結合材料中的時間來分析,中國此時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第(2)問,結合材料中的時間,可以看出是“大躍進”時期的浮夸風,是不真實的;“運動及后果”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3)問,從時間上看,應該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逐漸在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到1979年,集體農業(yè)活動的組織方面正在發(fā)生一場意義更為深刻的變化……開始了叫作生產責任制的某些嘗試?!?983年底,幾乎全部農業(yè)生產都是以家庭為基礎。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材料二 沿海對外開放示意圖 材料三 1987年6月12日,鄧小平會見外賓時第一次公開提出建立海南經濟特區(qū)問題。他說:“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qū),這就是海南島經濟特區(qū)。海南島和臺灣的面積差不多,那里有許多資源,有富鐵礦,有石油天然氣,還有橡膠和別的熱帶亞熱帶作物。海南島好好發(fā)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薄栋倌曛袊? (1)材料一中給農村帶來“深刻的變化”的政策是什么?這種變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哪次重要會議后出現的?(4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8分) (3)根據材料三并聯系海南建省辦特區(qū)二十九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你認為海南辦經濟特區(qū)的優(yōu)勢有哪些?(8分) 【考點】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特區(qū)的創(chuàng)辦;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開辟;浦東的開發(fā)和開放 【題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綜合 答案 (1)政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 (2)格局:形成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3)優(yōu)勢:資源,如礦產、熱帶作物等。環(huán)境,如空氣、土壤、氣候等。人文,如政策、僑鄉(xiāng)、人文景觀等。(答出兩個方面即可) 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給農村帶來“深刻的變化”的政策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種變化是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出現的。第(2)問,從我國沿海對外開放示意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第(3)問,根據材料“海南島和臺灣的面積差不多,那里有許多資源,有富鐵礦,有石油天然氣,還有橡膠和別的熱帶亞熱帶作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海南辦經濟特區(qū)的優(yōu)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度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單元檢測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 2019 學年度 高中歷史 第四 單元 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建設 道路 檢測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614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