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4課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4課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4課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4課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實詞 1.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__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 (3)秦伯說,與鄭人盟:________________ (4)失其所與,不知:________________ (5)夫晉,何厭之有:________________ 點撥 (1)“已”同“矣”,了。(2)“共”通“供”,供給、供應(yīng)。讀ɡōnɡ。(3)“說”通“悅”,高興。讀yu。(4)“知”通“智”,明智、聰明。讀zh。(5)“厭”通“饜”,滿足。 2.古今異義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來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且貳于楚也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撥 (1)古義:那人;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2)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時所帶的箱包、鋪蓋等。(3)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4)古義:從屬二主,有二心;今義:數(shù)字“二”的大寫。 3.一詞多義 (1)封 (2)軍 (3)闕 (4)若 (5)知 (6)能 (7)說 (8)辭 (9)鄙 (10)微 點撥 (1)做疆界,動詞/疆界,名詞 (2)軍隊,名詞/駐軍,動詞/軍隊編制單位 (3)宮殿,名詞/空隙、豁口,名詞/侵損、削減,動詞 (4)如果,連詞/你,代詞/像,動詞 (5)知道,動詞/明智,形容詞 (6)才能,名詞/能夠,動詞 (7)陳說,動詞/雜說,名詞/通“悅”,高興 (8)推脫,動詞/告別,動詞/推辭,動詞 (9)邊遠的地方,名詞/名詞用作動詞,把……當做邊邑/淺陋鄙俗,形容詞 (10)細小的東西,名詞/隱約地,副詞/稍微,副詞/沒有、不,副詞 4.詞類活用 (1)燭之武退秦師:________________ (2)晉軍函陵,秦軍氾南:________________ (3)若亡鄭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_ (4)越國以鄙遠:________________ (5)鄰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____ (6)既東封鄭:________________ (7)若不闕秦:________________ (8)闕秦以利晉:________________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_____ (10)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 點撥 (1)使動用法,使……撤兵 (2)名詞作動詞,駐軍 (3)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4)名詞作動詞,把……當做邊邑 (5)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6)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用作動詞,作為疆界 (7)動詞使動用法,使……消弱 (8)名詞的使動用法,使……獲利 (9)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10)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二、虛詞 (1)之 (2)其 (3)以 (4)焉 (5)而 點撥 (1)代詞,指秦軍/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其,還是,表商量語氣或希望語氣/表反問語氣,難道/表疑問語氣/表面看是商量,實際上是威脅語氣 (3)因為,連詞/拿、用,介詞/表順承,連詞/把,介詞 (4)語氣詞,表陳述/疑問副詞,何/疑問代詞,哪里/兼詞,于此 (5)才,連詞,表順承/表修飾,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 三、句式 (1)是寡人之過也: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_____ (3)以其無禮于晉:________________ (4)且貳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 (5)佚之狐言于鄭伯:________________ (6)若亡鄭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_ (7)夫晉,何厭之有:________________ (8)若舍鄭以為東道主:________________ (9)晉軍函陵,秦軍氾南:________________ (10)辭曰:“臣之壯也……”:________________ (11)許君焦、瑕:________________ (12)敢以煩執(zhí)事:________________ 點撥 (1)~(2)為判斷句 (3)~(6)為狀語后置句 (7)為賓語前置句 (8)~(12)為省略句 四、名句積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五、課文點撥 1.理清故事情節(jié),把握作者的敘述步驟。 點撥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接著引出燭之武,這是故事的開端;鄭伯于危急之中請求燭之武,燭之武應(yīng)允前往,這是故事的發(fā)展;燭之武私訪秦伯,并用一番動人的言辭說服了秦伯,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后來晉也退兵,鄭國轉(zhuǎn)危為安,這是故事的結(jié)局。整篇文章組織嚴密,融為一體。 2.秦晉聯(lián)盟,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怎樣說服秦伯,從而力挽狂瀾的?屬于三十六計中的哪一計? 點撥 這篇文章將燭之武的嫻于辭令表現(xiàn)得極為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絕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一步,先處處為秦著想,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然后指出亡鄭實際是增加了晉國的土地,削弱了秦的實力,接著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第二步,充分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指出晉的忘恩負義和貪得無厭,打動了秦伯的心。屬于離間計。 3.課文是如何刻畫燭之武這個人物的? 點撥 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長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能言善辯卻早已聞名鄭國。所以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推薦了他。他的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顯得有血有肉。鄭伯的自責,更重要的是,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滿,增強了他義無反顧地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鄭國的利益,似乎處處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因而能夠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國家危難,燭之武深明大義,不計個人得失,挺身而出,赴敵營義無反顧;強敵當前,燭之武不卑不亢,措辭得體,聰慧機智,富有人格魅力。 一、中心主旨 文章通過記敘秦晉圍鄭、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塑造了燭之武這一人物的形象。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反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溢于字里行間。 二、寫作特色 1.伏筆與照應(yīng)。 本文在敘述故事時,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yīng)。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耙箍P而出”照應(yīng)了開頭的“晉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國危矣”?!霸S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yīng)了上文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師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本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辭”,打起了退堂鼓,使拯救鄭國的希望又趨于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guān)系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強了文章的藝術(shù)感染力。 3.詳略得當。 本文主要是表現(xiàn)燭之武如何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之后,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tài)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的,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分明。 三、結(jié)構(gòu)圖解 燭之武退秦師 四、文白對譯 (45分鐘,90分) 一、基礎(chǔ)知識(18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組是(3分)( ) A.秦軍氾南(s) 夜縋而出(zhu) 佚之狐(y) B.共其乏困(ɡnɡ) 若不闕秦(quē) 許君焦、瑕(xi) C.秦伯說(yu) 杞子(qǐ) 楊孫戍之(sh) D.逢孫(fnɡ) 微夫人之力(f) 失其所與,不知(zh) 答案 C 解析 A項“氾”讀fn;B項“共”讀ɡōnɡ;D項“逢”讀pnɡ。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與“越國以鄙遠”中的“以”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以其無禮于晉 B.焉用亡鄭以陪鄰 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D.以亂易整,不武 答案 B 解析 例句和B項的“以”都是目的連詞,“來”;A項的“以”是介詞,“因為”的意思;C項的“以”是介詞,“把”的意思;D項的“以”是介詞,“拿,用”的意思。 3.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 A.且貳于楚(從屬二主) 越國以鄙遠(把……當做邊邑) B.晉軍函陵(駐扎) 焉用亡鄭以陪鄰(增加) C.行李之往來(使者)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渡河) D.秦伯說(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擴張) 答案 D 解析 D項中“說”通“悅”,高興。 4.下列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3分)( ) A.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B.何厭之有 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D.以其無禮于晉 答案 B 解析 A項介詞結(jié)構(gòu)“于鄭伯”作后置狀語,句意是:佚之狐對鄭伯說。B項賓語前置句,句意是:(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C項介詞結(jié)構(gòu)“于君”作后置狀語,句意是:如果滅亡鄭國對您有好處。D項介詞結(jié)構(gòu)“于晉”作后置狀語,句意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 5.默寫名句。(6分) (1)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敢以煩執(zhí)事。____________,君知其難也。____________?” (2)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武。__________?!? 答案 (1)鄭既知亡矣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越國以鄙遠 焉用亡鄭以陪鄰 (2)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知 以亂易整 吾其還也 二、文本閱讀(18分)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6~9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軍隊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出門所帶的包裹 C.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版:筑土墻用的夾版 D.秦伯說,與鄭人盟 盟:盟誓 答案 C 解析 A項名詞用作動詞,“駐軍”;B項是“出使的人”;D項是“結(jié)盟”。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項①做,②給予;A項都是連詞,表目的;B項已經(jīng);C項并且。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秦、晉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情勢下,燭之武不顧個人安?!耙箍P而出”,求見秦伯,表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精神。 B.燭之武具有高超的論辯藝術(shù),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抓住秦伯的心理,層層深入,逐步滲透,最終使秦伯心悅誠服。 C.秦、晉曾是友好鄰邦,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晉對秦卻嚴加防范。燭之武對這種微妙的關(guān)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這是他得以智退秦師的關(guān)鍵。 D.燭之武的勸說,使秦伯撤走了圍鄭的軍隊,還派部隊幫助鄭國防守,秦晉聯(lián)盟頃刻瓦解,晉國不得已而退兵。燭之武既退秦師,又退晉師,可謂一石二鳥。 答案 C 解析 “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對,應(yīng)是“晉曾經(jīng)答應(yīng)把焦、瑕二邑割讓給秦”。 9.翻譯下列句子。(9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4分)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5分) 答案 (1)我沒能及早重用您,如今事情危急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2)如果放棄滅亡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的使者往來經(jīng)過,(鄭國可以為他們)供應(yīng)缺乏的東西,這對您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 三、課堂延伸(18分)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題。 鄭伯克段于鄢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闭埦?,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惫唬骸敖嫌?,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唬骸盁o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泵臃鈳涇嚩俪艘苑ゾ?。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選自《左傳》) 10.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 A.亟請于武公 亟:屢次 B.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都:大概 C.蔓,難圖也 圖:對付 D.國不堪貳 貳:從屬二主 答案 B 解析 都:城邑。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項都是疑問代詞,哪里;B項第一個“之”為助詞“的”,第二個“之”用于主謂之間,不譯;C項第一個“以”為介詞“把”,第二個“以”為介詞“用”;D項第一個“其”為代詞,第二個“其”為語氣副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莊公寤生”使姜氏受驚,由此厭之,偏愛共叔段,導(dǎo)致了后來兄弟之間骨肉相殘的悲劇。 B.姜氏為共叔段請求封給制這一地方,莊公因制是險要之地而不給,可見其精明,深知其地對國家的重要性。 C.共叔段在母親的縱容之下,違反國家制度,肆意擴張,臣下再三勸莊公約束共叔段,及早消除隱患,莊公不許,因為他對兄弟存有寬容之心,不忍下手。 D.當共叔段與姜氏密謀襲鄭,完全暴露其叛亂行徑時,莊公才認為“火候”已到,下令出兵伐京,一舉擊敗共叔段。鄭莊公竭力容忍共叔段得寸進尺,從表面看,好像處于被動地位,實際上主動權(quán)仍然掌握在鄭莊公手里。 答案 C 解析 這絕不是寬容,而是故意縱養(yǎng)其惡,使其不斷膨脹,讓他在自取滅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3.翻譯下列句子。(9分)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3分) (2)厚將得眾。(3分) (3)公伐諸鄢。(3分) 答案 (1)蔓延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況是您受寵的弟弟呢! (2)他占多了地方就會得到百姓擁護。 (3)莊公又到鄢地攻打他。 譯文 當初,鄭武公娶了申國國君的女兒為妻,叫武姜,生下了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難產(chǎn),使姜氏受了驚嚇,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因此討厭莊公。武姜疼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屢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yīng)。 等到莊公當上了鄭國國君,武姜為共叔段請求把制這個地方作為他的封地。莊公說:“制,是個險要的城邑,從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別的地方,我都答應(yīng)?!蔽浣譃楣彩宥握埱缶┻@個地方,莊公就讓共叔段住在那里,稱他為“京城太叔”。 祭仲說:“都城城墻長超過了三百丈,高超過了一百丈,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按先王的規(guī)定,大的城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F(xiàn)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違反了先王的制度,這會使您控制不了?!鼻f公回答說:“姜氏要這么做,我怎能避開這禍害呢?”祭仲說道:“姜氏有什么可滿足的呢!不如趁早給他另外安排個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讓他的勢力蔓延。如果蔓延開來,就難于對付了;蔓延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況是您受寵的弟弟呢!”莊公說:“不仁義的事情干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您姑且看著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同時歸他管轄。公子呂說:“一個國家不能容納兩個君王,您打算怎么辦?如果您想把國家交給太叔,就請允許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給,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產(chǎn)生二心?!鼻f公說:“用不著,他會禍及自己?!? 隨后,太叔又把雙方共管的邊邑收歸自己,一直把邑地擴張到了廩延。子封說:“可以動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會得到百姓擁護?!鼻f公說:“不行仁義就不會有人親近,地方再大也會崩潰?!? 太叔修建城郭,聚集百姓,修整鎧甲,制造武器,訓練步兵,修造戰(zhàn)車,要偷襲鄭國國都。武姜打算為他打開城門做內(nèi)應(yīng)。莊公得知了太叔偷襲的日期,說:“可以動手了!”他命令子封率領(lǐng)二百輛戰(zhàn)車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莊公又到鄢地攻打他。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國。 四、語言運用(16分) 14.請把下面的句子連綴成順序合理的文段,在橫線上填寫序號即可。(6分) ①主要有《論語》《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 ②先秦歷史散文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 ③表現(xiàn)了各流派的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 ④先秦散文分為先秦歷史散文和先秦諸子散文兩大類 ⑤有編年體的《左傳》,有國別體的《國語》《戰(zhàn)國策》等 ⑥先秦諸子散文產(chǎn)生于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時代 ⑦它們保存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國敘事散文的源頭,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答案?、堍冖茛撷蔻佗? 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的連貫性。要求學生調(diào)整語句,做到銜接合理?;卮饡r弄清楚材料話題是至關(guān)重要的,例如本題就是在分類解說先秦散文,解說一定有一個分類順序,弄清楚分類順序是第二個關(guān)鍵,例如本題就是按照總分順序解說的。另外,本題還有個獨特之處,即學生需要把課堂所學的先秦散文知識運用到答題中來。 15.請仔細觀察下面這幅題為“變”的漫畫,簡要寫出這幅漫畫的寓意。(4分) 答案 諷刺了社會上某些人只要接受好處就改變態(tài)度的不良思想或風氣。 解析 要注意觀察圖形。手勢的變化,皆因“小指”上的戒指。 16.目前,不少重點中學為了搶到尖子生,不惜代價,開出一個比一個優(yōu)厚的條件:免學費、發(fā)高額獎學金、補貼生活費、提供單間宿舍,有的甚至許諾解決尖子生父母的就業(yè)問題。這種瘋狂的搶尖子生的做法,被教育界形象地稱為“摘豌豆尖”“撇油花”。某中學團委針對這一現(xiàn)象出了一道辯論賽辯題: 正方:給尖子生特別待遇弊大于利。 反方:給尖子生特別待遇利大于弊。 請你為正方寫一段辯論提綱,要求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分條陳述理由。(6分) 答案?、購募庾由?,助長其驕傲情緒,滋生優(yōu)越感,對其成長未必有利。②從學校內(nèi)部來看,增加學校負擔,并讓其他同學自卑,留下心理陰影;在學校內(nèi)部也是一種不公平,損害大多數(shù)學生的利益。③從其他學校來看,損害其他學校的利益。④從教育的形象來看,功利色彩太濃,商業(yè)味太重,影響教育界形象。⑤從教育改革來看,分數(shù)至上不符合教育發(fā)展的潮流。⑥從社會影響來說,肥一己之私,損害大多數(shù)學校師生利益,從而損害整個社會的利益。教育不公會影響社會公平,也使學生的價值觀扭曲。(任選三條) 五、隨堂練筆(20分) 17.《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范?!蹲髠鳌飞朴诿鑼憫?zhàn)爭和記述行文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從《燭之武退秦師》中選一個人物形象,寫一篇人物形象分析。 答案 略。-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4課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武退秦師學案 新人 必修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241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