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4怎樣放得更大教案 教科版.doc
《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4怎樣放得更大教案 教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4怎樣放得更大教案 教科版.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怎樣放得更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顯微鏡的發(fā)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過程與方法: 1、用兩個放大鏡組合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 2、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3、閱讀課文中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人類發(fā)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2、科學的不斷發(fā)展,會促使技術不斷地改進,而技術的發(fā)展,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發(fā)展。 4、學習科學家對科學執(zhí)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懂得人類的不懈追求促進了顯微技術的不斷進步 【教學難點】自制簡易顯微鏡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卡紙(或現(xiàn)成的紙筒)、剪刀、膠帶。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手電筒或小鏡子。 教師演示器材:兩個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自制的顯微鏡,相關課件(如顯微鏡的歷史等)。 【教學過程】 一、顯微鏡的發(fā)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能熟練地使用放大鏡來觀察一些細小的物體了,但人類的探索欲望總在不斷地發(fā)展,放大鏡不能滿足人們對微小世界繼續(xù)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們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顯微鏡,用電子顯微鏡…… 2、介紹各種顯微鏡 1)最早的光學顯微鏡:荷蘭詹森父子制作的顯微鏡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顯微鏡。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組成,它是光學顯微鏡。后來光學顯微鏡經(jīng)不斷改進,最大放大倍數(shù)可達1500倍左右。 2) 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場代替透鏡。一下子把放大倍數(shù)提高到一萬倍。20世紀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萬倍。 3) 掃描隧道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可達3億倍。 二、做個簡易顯微鏡 1、怎樣放得更大? 師:放大鏡何以變成了顯微鏡呢,在放大鏡變成顯微鏡的過程中人類進行了怎樣的思考與努力呢?我想當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問題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在現(xiàn)有的放大鏡的基礎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讓學生嘗試回答) 2、我們自制顯微鏡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增加放大鏡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數(shù), 但即使我們將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數(shù)也只能達到25倍左右。這個凸透鏡已經(jīng)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該怎么辦? 2)嘗試用兩個放大鏡觀察物體。 調整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觀察物體,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開一個凸透鏡,比較一下兩次看到的物體有什么不同。反復幾次,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借助紙筒,參考第10頁的方法自制一個顯微鏡。(事先讓學生自備與放大鏡外徑一樣大的紙筒每組1-2個,否則課堂上的時間會不夠) 3)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物體。 供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如花蕊,青苔,蠶絲,紙纖維,昆蟲的足、翅、觸角等。 三、小結 17世紀時,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們就像我們一樣,嘗試著把兩塊凸透鏡組合起來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觀察工具,它們便是顯微鏡的前身。 板書設計: 4、怎樣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鏡 看 ——(兩個凸透鏡組合) 到 ——光學顯微鏡 更 ——電子顯微鏡 多 ——掃描隧道顯微鏡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六年級科學下冊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4怎樣放得更大教案 教科版 六年級 科學 下冊 第一 單元 微小 世界 怎樣 更大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254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