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周公誡子 備課資料.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周公誡子 備課資料.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周公誡子 備課資料.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周公誡子 備課資料 一、基礎知識積累 1、給下列紅字注音 守以畏者(wēi) 睿智(ru) 桀(ji) 紂(zhu) 歟(y) 2、形近字 ┏祿(l)俸祿 ┏裕(y)富?! 々炽澹╩)沐浴 ┗碌(l)忙碌 ┗俗(s)通俗 ┗淋(ln)淋濕 3、多音字 ┏(xiāng)相信 ┏(wi)畏懼 相┫ 畏 ┫ ┗(xing)宰相 ┗(wēi)守以畏者 4、詞語解釋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號。 【誡】告誡,警告勸誡(多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 【往】去,到……去。 【無以魯同驕土】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就怠慢人才。驕,怠慢,輕視。 【相】輔佐。 【輕】分量小,引申為輕微,淺薄。 【哺】口中含嚼的食物。 【德行】道德品行。 【寬?!繉挻?,寬容。 【守】保持。 【恭】肅敬,謙遜有禮。 【榮】光榮,榮耀,榮華顯貴。 【儉】行為約束而有節(jié)制,不放縱。 【貴】地位顯要。 【畏】威,威嚴。 【聰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聰慧,聰明。 【愚】愚拙,不巧偽。 【哲】明智,聰明。 【博聞強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由】奉行,遵從。 【亡】滅亡,死亡。 【可不慎歟】能不慎重嗎?慎,謹慎,慎重。歟,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 5、文學常識填空 (1)《周公誡子》選自____,作者____,____(朝)古今詩學_____的開創(chuàng)者。 (2)周公,是周初的___家,姓___名___,曾幫助____滅商。 (3)“一沐三握發(fā),_____,猶恐_____”就是____的典故。 【參考答案】 (1)《韓詩外傳》 韓嬰 西漢 韓詩學 (2)政治 姬 旦 武王 (3)一飯三吐哺 失天下之士 吐哺握發(fā) 二、課文學習 1、作者簡介 【明確】韓嬰,又被尊稱為“韓生”,燕(郡治在今北京市)人,其生卒年月已難詳考。 西漢今文詩學“韓詩學”的開創(chuàng)者。治《詩經》,兼治《易》。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為常山王劉舜太傅。著有《韓詩內傳》和《韓詩外傳》。南宋以后,僅存《外傳》。清趙懷玉曾輯《內傳》佚文;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韓詩外傳》二卷、《韓詩內傳》一卷、《韓詩說》一卷。 2、關于周公 【明確】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稱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陜西岐山北),稱為周公。曾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攝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聯(lián)合武庚和東方夷族反叛,他出師東征,平定反叛,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并營建洛邑(今河南洛陽)作為東都。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主張“明德慎罰”。其言論見于《尚書》的《大誥》、《康誥》、《多士》、《無逸》、《立政》等篇。 3、題目解說 【明確】本文是節(jié)選自《韓詩外傳》,題目是編者加的。本文是周公教育兒子伯禽的一段內容。誡,告誡,警告勸誡之意。 4、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什么?周公提出的“六德”又是什么? 【明確】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即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六德”就是六種謙虛的美德,即“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 5、結構分析 【明確】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雖只1段,但按照“起、承、轉、合”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 擺出觀點:“往矣,子勿以魯國驕士”。 第二層(第2-5句):正面闡說論點。 第三層(第6句): 反面闡說觀點。 第四層(第7句):總結問題,突出中心。 6、翻譯: 【明確】周成王將魯?shù)胤址饨o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后,你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一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地位,也不能算輕賤了,盡管這樣,我還常常洗一次頭中間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頭發(fā)來招呼客人,吃一頓飯中間要停三次來接待客人,還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我聽說用恭敬的態(tài)度來保持寬以待人的品行,就會得到榮耀;用節(jié)儉來保有廣大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用卑謙來保有顯赫的官職,這就是高貴;用警備之心來保佑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就意味著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來保有知識淵博,也是一種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為君王的,之所以能擁有天下,是因為遵循了這些品行。不謙虛謹慎而失掉天下,進而導致自己亡身——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你能不謙虛謹慎嗎?” 三、深入探究 1、你認為文中提到的六種“謙德”有何顯示意義? 【明確】這六種“謙德”,對現(xiàn)在仍有借鑒意義:一個人尊敬別人,寬以待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再富有,仍需要提倡勤儉節(jié)約,這樣國家才會更發(fā)達,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這才是真正的高貴;一個國家科技發(fā)達,兵強馬壯,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于不敗之地;一個人學識淵博,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驕傲自大,這才叫真正的聰明。(能根據(jù)現(xiàn)實,言之成理即可。) 2、你是如何看待“禮賢下士”的重要性的? 【明確】首先要了解 “禮賢下士”的意思。禮:以禮相待;賢: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下士:降低身份結交有見識有能力的人。語出《新唐 書.李勉傳》,指尊待賢人和結交群士。 在本文中,周公誡子的觀點是“子勿以魯國驕士”,也就是要兒子做到禮賢下士,并且指出自己輔政“握發(fā)吐哺”,做到了禮賢下士。古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劉備的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方能建立蜀國等等。我們不難看出,古代明君都是能做到禮賢下士的,驕士多是昏庸之君。所以現(xiàn)在的領導者,更應該禮賢下士,只又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我們的事業(yè)才能發(fā)展,社會才能進步。 3、請概括周公的形象特點? 【明確】從本文人物的語言中可以看出,周公是一個懂得如何守業(yè),能做到禮賢下士,大智若愚;對晚輩能夠進行諄諄教導的一個長者形象。 4、寫作特點分析 【明確】 (1)文章言簡意賅,采用“起、承、轉、合”的結構,逐層深入地論證論點。 本文先擺出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論證,最后得逞結論。“起、承、轉、合”的議論文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層遞式結構的一種引申,是古代論說文的章法?!捌稹奔撮_頭破題,引出論述的問題,如本文“誡子”第一句;“承”即承接開頭,對論述的問題加以闡述,如本文證明論述部分:“握發(fā)吐哺”,六種“謙德”;“轉”是從各個角度證明論點,如本文的反面論述部分;“合”即最后進行歸結,如本文最后用反問句總結問題,起深化中心的作用。 (2)語言生動,詞語膾炙人口。 如:握發(fā)吐哺,博聞強記、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等。 (3)觀點鮮明,讓人容易接受。 通過周公對前往魯國的兒子的告誡,來揭示守業(yè)之難以及禮賢下士是守業(yè)的根本保證。睿智的語言,諄諄的長者的教導,讓讀者深有啟發(fā)。 四、課內閱讀 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1.解釋下列詞語?!? 封: 相: 畏: 博聞強記: 2.翻譯下列句子。 (1)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 (2)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3. 周公提出的六種 “儉德”。用六個字,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 4. 文中哪句話屬于反面論證? 5.你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 【參考答案】 1.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號 輔佐 威,威嚴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2.(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2)盡管這樣,我還常常洗一次頭中間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頭發(fā)來招呼客人,吃一頓飯中間要停三次來接待客人,還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3. 恭 儉 卑 畏 愚 淺 4. 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 5.(1)作為領導,要尊重人才,善待人才。 ?。?)做人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大智若愚。-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周公誡子 備課資料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下冊 周公誡子 備課 資料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335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