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歷史 第3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課時跟蹤訓練10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版高中歷史 第3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課時跟蹤訓練10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版高中歷史 第3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課時跟蹤訓練10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新人教版必修3.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時跟蹤訓練(十)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一、選擇題 1.余秋雨說:“漢字是第一項中華文明長壽的秘密……它是活著的圖騰,永恒的星辰?!毕铝兴姆N字體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 ( )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漢字的演變歷程。①是商代的甲骨文;②是楷書,由隸書發(fā)展而來;③是隸書,始于秦朝后期;④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的全國統(tǒng)一字體小篆。故正確排序為①④③②。 [答案] D 2.2014年10月31目,第二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李衛(wèi)紅指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積極響應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號召,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足夠的文化擔當傳遞了正能量。”以下關于中國古代文字與書法藝術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秦漢時期出現(xiàn)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自覺的書法藝術 C.隋唐時期的書法藝術達到新的高峰 D.兩宋時期出現(xiàn)追求書法個性的書法家 [解析] 我國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漢字發(fā)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是在魏晉時期,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注重規(guī)范法度的楷書和狂放不羈的草書,標志著書法藝術達到新的高峰,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兩宋時期,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大家,他們的書法主張追求個性而忽略法度,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答案] A 3.從甲骨的刻符、青銅器的銘文,到筆畫詳備的楷書,綴連成一幅生動的文字史畫卷。觀察下面圖片,可以得出的準確認識是 ( ) A.楷體漢字形態(tài)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體漢字飛舞飄逸便于抒情達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識讀的刻畫符號 D.甲骨文具有現(xiàn)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漢字的發(fā)展演變,意在考查調(diào)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題目中的甲骨文和楷體字之間的形體關系,可以看出甲骨文具有現(xiàn)今字體的某些特征,所以D項正確;A、B兩項不符合史實,楷體字是由隸體字演變過來的,楷體字端莊嚴謹而不是飛舞飄逸;C項錯誤,從圖片中兩種字體的對應可知甲骨文是可識讀的。 [答案] D 4.中國古代書法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一些時代特點,如“宋人尚意”,即通過字體書寫,表現(xiàn)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圖為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局部),就很能體現(xiàn)“尚意”的特征。這幅作品字體的特點是 ( ) A.字形方整,筆畫平直穩(wěn)重 B.字形扁方,筆畫平穩(wěn)舒展 C.字形嚴謹,筆畫密集繁復 D.字形多變,筆畫簡約流暢 [解析] 圖片中“字形多變”的特征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 [答案] D 5.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圖標設計體現(xiàn)了中國悠久的文化。下圖為其中的一組圖標,你認為它的設計構思取材于中國書法藝術中的哪一種字體 ( ) A.行書 B.隸書 C.篆書 D.草書 [解析] 篆書的特點是筆畫圓潤,挺遒流暢,結體端莊嚴謹,造型健美,體勢工整,這種特點比較適合于圖標的設計。 [答案] C 6.下圖為宋代《貨郎圖》,下列作品與其題材類似的是 ( ) A.展子虔《游春圖》 B.閻立本《步輦圖》 C.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D.王冕《墨梅圖》 [解析] 《貨郎圖》體現(xiàn)了城市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C項描繪了北宋都城商業(yè)繁榮的情景,都屬于風俗畫。A項屬于人物山水畫;B項屬于人物畫;D項屬于文人畫。 [答案] C 7.“不求形似只求生韻,……自然流暢,意到便成,不形似卻與自然默契相?!毕铝凶髌放c其風格相似的是( ) [解析] 文人畫,兼詩、書、畫、印為一體,講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注重寫意,根據(jù)題目中“不求形似只求生韻”即可得出是文人畫,《送子天王圖》屬于寫實畫,故A項錯誤;選項B符合文人畫的特征,故B項正確;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屬于風俗畫,故C項錯誤;選項D屬于寫實畫,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 [答案] B 8.結合下圖信息,“圖畫文字”的準確含義是( ) A.原始社會晚期,漢民族先民在各種器物上刻畫的符號,漸漸演變成為漢字 B.因為“書畫同源”,故漢字可以用圖畫表示出來 C.漢字起源于圖畫,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讀出來的圖畫 D.象形字越來越符號化,逐漸脫離圖畫,形成漢字 [解析] 中國的原始文字都是可讀出來的圖畫,稱為“圖畫文字”,也說明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故C項正確。A、B兩項不正確,D項是指“圖畫文字”的發(fā)展,不符合題意。 [答案] C 9.京劇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學成就的戲劇藝術。下列關于京劇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區(qū) B.由元雜劇直接發(fā)展而來 C.清朝時期成為廣泛流行的新劇種 D.在徽劇和漢劇融合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 [解析] 京劇是在徽劇和漢劇融合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不是由元雜劇直接發(fā)展而來的。本題選B。 [答案] B 10.繪畫是人們歷史生活的反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往往帶有宗教色彩,隋唐時期的繪畫,山水、花鳥成為主題,更多的宣傳享受和娛樂;宋朝繪畫中,表現(xiàn)人民生活的世俗場景大量出現(xiàn)。這些繪畫共同之處是( ) A.佛教開始傳入我國 B.藝術形式的多樣化 C.古代繪畫博大精深 D.藝術內(nèi)容的時代性 [解析] 審題關鍵在“變化說明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反映了社會動蕩人們尋找精神寄托的時代背景;隋唐時期的繪畫突出享受和娛樂,反映的是隋唐盛世的生活特色;宋朝繪畫中的世俗場景反映了城市經(jīng)濟發(fā)達狀況下市民生活的特點。A本身錯誤,B是藝術表象;C是綜合特點。D項符合題意。 [答案] D 11.下圖是南宋趙孟堅的《墨蘭圖》。畫中自題詩曰:“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痹娭辛髀读俗髡呓栉锸銘?,孤芳自賞,清高脫俗的情趣。該畫屬于( ) A.風俗畫 B.宮廷畫 C.文人畫 D.山水畫 [解析] 文人畫是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追求抒情寫意,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A項以民間風情為主,B、D兩項不具有這一特點。 [答案] C 12.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使用了下列圖片,據(jù)此判斷,他的研究課題應是( ) A.古代舞蹈藝術的演變 B.古代繪畫藝術的發(fā)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變 D.古代戲曲藝術的發(fā)展 [解析] 從“雜劇俑”“京劇臉譜”可知這與古代中國的戲曲藝術發(fā)展密切相關。故選D。 [答案] D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代選人才,有四項考察標準,一曰身,二曰言,三曰書,四曰判。對書的要求必須是“楷法遒美”。朝廷又開創(chuàng)性地在最高學府中設立書學,形成書學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算學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書法承襲隋而來,而隋代書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開唐風”?!幾择T天瑜《中華文化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中,京劇獲全票通過,入選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被譽為中國國粹的京劇藝術迎來發(fā)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1)中國書法藝術從魏晉時期開始走向美的自覺,至唐代達到高峰。據(jù)材料一概括唐代書法藝術走向鼎盛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兩幅繪畫是哪一種繪畫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其基本特點是什么? (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京劇形成于何時?有哪些角色行當?在表現(xiàn)人物方面與材料二中的繪畫有何相似之處? [解析] 第(1)問,從材料中進行概括。第(2)問,第一小問觀察畫作可知是文人畫;第二小問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概括。第(3)問,第一、二小問為常識題,聯(lián)系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三小問可從二者的表現(xiàn)手法上進行分析。 [答案] (1)科舉考試重視書法;政府在最高學府中設立書學;學習前代經(jīng)驗。 (2)繪畫藝術:文人畫。特點: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強調(diào)個性,追求神韻意趣。 (3)形成:19世紀中期。角色行當:生、旦、凈、丑。相似:用寫意的手法塑造人物。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風頹糜,諸多士大夫狂蕩不羈、沉溺聲色,其中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迷戀于戲曲。明人陳琬《曠園雜記》說,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詩,當鄉(xiāng)試發(fā)榜時,別人都爭去省門看榜,他卻在戲園里演戲,“門外呼周解元聲百沸,周若弗聞,歌竟,下場始歸”。 材料二 戲曲通過參與祭祀灶火等民俗活動,成為一種與民眾的宗教儀式、年節(jié)慶典、春祈秋報、紅白喜事渾融一體的民俗藝術,成為民間文化娛樂方式的主要承載物。清人焦循說:“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間,遞相演唱,農(nóng)樵漁夫,聚以為歡,由來久矣?!笔菍Ξ敃r平民戲曲生活的生動寫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慶徽班進京,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獨擅梨園,因此京劇的前身即為徽劇。道光年間漢調(diào)進京,于是形成徽、漢合流,促成湖北的漢調(diào)與安徽的徽調(diào)融合,京劇逐漸形成。京劇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經(jīng)過幾輩優(yōu)秀人的長期舞臺實踐,執(zhí)著探索,最終成為代表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 材料四 京劇被稱為“國劇”“國粹”,逐漸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認可。但有人認為,京劇發(fā)展到今天,已不適應現(xiàn)代人的欣賞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種觀點認為,京劇是原汁原味的國粹,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應該原封不動地加以保存。 (1)根據(jù)材料一、二歸納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繁榮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三,歸納京劇形成并迅速發(fā)展的原因。 (3)結合材料四,你認為應該怎樣看待當前的京劇藝術?為什么?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明清以后戲曲藝術迅速發(fā)展的原因。解題的關鍵在于仔細閱讀材料,并進行歸納和分析。第(1)問材料一中“士大夫狂蕩不羈、沉溺聲色,其中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迷戀于戲曲”體現(xiàn)了士大夫的推動;材料二“一種與民眾的宗教儀式、年節(jié)慶典、春祈秋報、紅白喜事渾融一體的民俗藝術,成為民間文化娛樂方式的主要承載物”體現(xiàn)了戲曲的平民化。第(2)問,由材料“逐漸吸收了京、秦二腔獨擅梨園”和“徽、漢合流”可歸納為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由“經(jīng)過幾輩優(yōu)秀人的長期舞臺實踐,執(zhí)著探索”可歸納為幾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第(3)問,先要對兩種觀點做出判斷。第一種觀點是要拋棄國粹,第二種是要原封不動保留。這些都不是正確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作答時要突出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更好地適應時代的潮流。 [答案] (1)士大夫的推動;戲曲的平民化。 (2)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幾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 (3)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合適的。作為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國家應當珍惜和保護京劇;京劇應當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更好地適應時代的潮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版高中歷史 第3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課時跟蹤訓練10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新人教版必修3 2018 高中歷史 單元 古代 中國 科學技術 文學藝術 課時 跟蹤 訓練 10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630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