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十二章 近代物理 第一節(jié) 光電效應隨堂檢測 新人教版.doc
《2019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十二章 近代物理 第一節(jié) 光電效應隨堂檢測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十二章 近代物理 第一節(jié) 光電效應隨堂檢測 新人教版.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一節(jié) 光電效應 1.(2017高考北京卷)2017年年初,我國研制的“大連光源”——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發(fā)出了波長在100 nm(1 nm=10-9 m)附近連續(xù)可調的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激光脈沖.大連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術、霧霾治理等領域的研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一個處于極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電離一個分子,但又不會把分子打碎.據此判斷,能夠電離一個分子的能量約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 ( ) A.10-21 J B.10-18 J C.10-15 J D.10-12 J 解析:選B.由題意知,電離一個分子的能量等于照射分子的光子能量,E=hν=h≈210-18 J,故選項B正確. 2.(高考江蘇卷)已知鈣和鉀的截止頻率分別為 7.73 1014 Hz 和5.441014 Hz,在某種單色光的照射下兩種金屬均發(fā)生光電效應,比較它們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動能的光電子,鈣逸出的光電子具有較大的( ) A.波長 B.頻率 C.能量 D.動量 解析:選A.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mv=hν-W.由題知W鈣>W鉀,所以鈣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鶕=及p=和c=λν知,鈣逸出的光電子的特點是:動量較小、波長較長、頻率較?。x項A正確,選項B、C、D錯誤. 3.(多選) (2018河北保定模擬)如圖所示,這是一個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只調換電源的極性,移動滑片P,當電流表示數為零時,電壓表示數為遏止電壓U0的數值 B.保持光照條件不變,滑片P向右滑動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將一直增大 C.不改變光束顏色和電路,增大入射光束強度,電流表示數會增大 D.陰極K需要預熱,光束照射后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有光電流 解析:選AC.只調換電源的極性,移動滑片P,電場力對電子做負功,當電流表示數為零時,則有eU=mv,那么電壓表示數為遏止電壓U0的數值,故A項正確;當其他條件不變,P向右滑動,加在光電管兩端的電壓增加,光電子運動更快,由I=得電流表讀數變大,若電流達到飽和電流,則電流表示數不會增大,B項錯誤;只增大入射光束強度時,單位時間內光電子數變多,電流表示數變大,C項正確;因為光電效應的發(fā)生是瞬間的,陰極K不需要預熱,所以D項錯誤. 4.小明用金屬銣為陰極的光電管,觀測光電效應現象,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1)圖甲中電極A為光電管的________(選填“陰極”或“陽極”); (2)實驗中測得銣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銣的截止頻率νc=________Hz,逸出功W0=________J; (3)如果實驗中入射光的頻率ν=7.001014Hz,則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________J. 解析:(1)在光電效應中,電子向A極運動,故電極A為光電管的陽極. (2)由題圖可知,銣的截止頻率νc為5.151014 Hz,逸出功W0=hνc=6.6310-345.151014 J≈3.4110-19 J. (3)當入射光的頻率為ν=7.001014Hz時,由Ek=hν-h(huán)νc得,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 Ek=6.6310-34(7.00-5.15)1014 J≈1.2310-19 J. 答案:(1)陽極 (2)5.151014[(5.12~5.18)1014均視為正確] 3.4110-19[(3.39~3.43)10-19均視為正確] (3)1.2310-19[(1.21~1.25)10-19均視為正確]-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十二章 近代物理 第一節(jié) 光電效應隨堂檢測 新人教版 2019 高考 物理 一輪 復習 第十二 近代 光電效應 檢測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612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