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古代詩歌鑒賞 增分突破一 三類形象鑒賞題攻略課件.ppt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古代詩歌鑒賞 增分突破一 三類形象鑒賞題攻略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古代詩歌鑒賞 增分突破一 三類形象鑒賞題攻略課件.ppt(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章古代詩歌鑒賞增分突破一三類形象鑒賞題攻略,【考點解讀】《考試大綱》在古代詩文閱讀第四個層級(D)“鑒賞評價”中,明確要求考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表現(xiàn)在詩歌鑒賞中,主要是考查詩歌中所塑造的形象特點及意義。鑒賞詩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詩歌刻畫的藝術形象的內(nèi)涵,分析、判斷它們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會意義。詩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詩歌的形象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1.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尋詩兩絕句陳與義(一)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二)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詩中直接描寫陳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臨風尋詩。第二首詩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寫陳居士:飲酒喜歡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煩惱時喝酒大睡,醒來推窗賞著月色尋詩。從陳居士喜愛飲酒,可見出其性格中的灑脫;“亭角尋詩”和“推戶尋詩”則表現(xiàn)了詩人高雅的志趣。答案①行為灑脫。②情趣高雅。(分析略),★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竹軒詩興張镃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注】煙來。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咀ⅰ孔罕P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4分)答案見“現(xiàn)場采樣”。,★3.閱讀下面這首宋代律詩,按要求作答。,野菊楊萬里未與騷人當糗糧①,況隨流俗作重陽。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湫|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咀ⅰ竣亵芗Z: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4分)答案見“現(xiàn)場采樣”。,4.(2015安徽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月圓①杜甫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靜,高懸列宿④稀。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注】①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時所作。②綺逾依: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圓。④列宿:眾星。,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哪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4分)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解題時要先把握全詩的大體意思,了解作者主要寫了什么,然后聯(lián)系意象之間的關系進行概括即可。結合題目可知,詩歌的中心意象是月亮,全詩寫出了月光下的動人景象,有樓,有江,有柴扉,有綺席,有空山,還有松桂,一切都籠罩在皎潔的月光之中。答案孤月當空,清輝滿樓;月映寒江,影動柴扉;月灑江波,浮光躍金;月照綺席,光彩交融;月掛空山,萬籟俱靜;月明中天,疏星搖落。,,【題目1】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4分)[原文見“自我診斷”第2題],,答案塑造了一位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xiàn)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題目2】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4分)[原文見“自我診斷”第3題],答案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減其香,不為外部環(huán)境而改變內(nèi)心的高潔。,三類形象鑒賞典例精析一、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神態(tài)、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一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等。通過精當?shù)拿鑼?,以簡練的筆法刻畫人物的形象,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一是要知人論世,關注背景;二是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例如:,1.“君家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崔顥《長干曲》)這首詩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描寫了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見面時的情景,刻畫了一個熱情大方、聰明伶俐的少女形象。2.“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李白《從軍行》)這首詩有裝扮(碎鐵衣)描寫,有行動描寫,于敘事之中塑造了一個勇武過人、凜然可敬的英雄形象。,【即時小練】1.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點絳唇李清照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整首詞刻畫了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象?請結合本詞內(nèi)容加以分析。答案本詞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帶著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本詞上片寫身份,寫人物神態(tài),也烘托了人物嬌美的風貌。下片寫性格,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二、分析事物形象古人寫詩喜歡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某個事物上,通過對這個事物的吟詠表達自己的情懷,這就是所謂的托物言志。從全詩來說,即以象征性的事物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例如:1.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2.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杜甫經(jīng)歷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轉變,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帶漂泊達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條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他最終的歸宿。他在詩中反復寫到“船”這一事物形象,“危墻獨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詩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寫照。3.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吳鉤,泛指寶刀、利劍。辛棄疾通過看吳鉤,拍欄桿,表達了自己意欲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而又無人領會的失意情懷。,【即時小練】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三、分析意象、意境詩歌中的景物描寫主要有季節(jié)、時令、地域等景物描寫,農(nóng)事、戰(zhàn)事、狩獵、離別等場面描寫,以及色彩描寫等。鑒賞景物形象,一是“詩中賞畫”看物象的組合方式,看畫面的色彩,看動態(tài)和靜態(tài)。二是由形象畫面的色調(diào)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如果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是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diào)的,其內(nèi)在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是陰暗、凄冷和低沉色調(diào)的,其內(nèi)在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三是看意象組合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和情感。例如:,1.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杜甫《江漢》)“片云”“孤月”既為實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樣的孤獨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飄蕩,就像自己漂泊他鄉(xiāng);“落日”比喻自己黃昏晚年;“秋風”則是眼前實景,與上句“落日”喻象相對,虛實結合。兩聯(lián)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種天高地遠、孤月獨照的冷清意境。2.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杜牧《秋夕》)月色如水一般柔和清冷,孤獨的人兒寂寞無聊,坐看天上的牛郎織女星。景情交融在一起,營造了一種凄清的意境,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即時小練】3.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后兩句歷來為人們稱道,這兩句描繪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又創(chuàng)設出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答案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橫。意境: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創(chuàng)設出一種孤寂、閑適的意境。感情:作者熱愛山水自然,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古代詩歌鑒賞 增分突破一 三類形象鑒賞題攻略課件 高考 語文 二輪 專題 復習 第一 部分 第二 古代 詩歌 鑒賞 突破 形象 攻略 課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hcyjhs8.com/p-3222494.html